電影

《最後的編織》解讀(上):忘我的偏執

偶爾在網上發現一段約七分鐘的卡通短片The Last Knit,收看次數超過三千萬,令人不禁好奇,到底有甚麼吸引之處,可達如此高的點擊次數?一看之下,馬上明白了箇中因由。

The Last Knit中文大多譯作《最後的編織》,於2005年首播,由芬蘭導演Laura Neuvonen執導。看我的感想前,各位最好先看該影片(可在網上搜尋The Last Knit或「最後的編織」),否則會搞得一頭霧水。

簡單說一下劇情,在一望無際的荒原盡頭,是一個懸崖峭壁,一個瘦小的金髮女子搬來凳子坐在邊緣,不間斷地一針一針編織圍巾。她踢了一下腳邊沉重非常的圍巾,圍巾另一頭被踢出懸崖,並慢慢往斷崖滑下,瘦小的她身子被拖下去,但她依然加快編織,個人安危竟置之不理……一邊看,令人不禁替她抹一把冷汗。

基本的開場完成後,該片的導演便腦洞大開,以一個女人、一把秀髮、一張椅子、一把剪刀、一處高地、一陣清風、一座斷崖、一雙巧手、一對織針、一條圍巾等交織而成沒有對白的「默片」《最後的編織》,帶點超現實意味,看似是誇張的嬉戲之作,但只要細味一下,便可發現導演想透過人物與各樣道具,娓娓道出一個發人深省的警世寓言。

《波希米亞狂想曲》:遞給觀眾的肺腑之言——把握歲月創造你的人生巔峰

《波希米亞狂想曲》:遞給觀眾的肺腑之言——把握歲月創造你的人生巔峰

  《波希米亞狂想曲》是一部描寫英國搖滾樂團Queen崛起與發展的音樂傳記電影,故事多圍繞在主唱佛萊迪‧墨裘瑞的生活,講述其在團隊扮演的角色、他如何發揮自身才能、他與畢生摯愛Mary的關係,媒體與世人對於Freddie的爭議津津樂道,藉由頓悟的環節讓Freddie得以與自己、父母和團員和解,而後以1985年在溫布利球場(Wembley Stadium)舉行的《拯救生命》演唱會 (Live aid)作結。

  此部作品是以電影的體裁敘事,而非紀錄片。電影當中針對Freddie的人生進程有做一些調整與刪改,包括Freddie其實是在《拯救生命》演唱會 (Live aid)的兩年後才發現罹患愛滋病、皇后樂團從沒有解散過和樂團的組成過程更為複雜等。我想若是樂團的資深粉絲們可能會對於這樣的改編感到不滿,不過正因為如此調整,在某個層面上如暮鼓晨鐘般帶給觀者啟發。這部電影還有談論到身分認同、媒體亂象與缺乏歸屬感等議題,此篇文章先以電影中關於「時間」方面企圖揭示的道理。
 

《薇塔與弗吉尼亞》:浪漫是不完全了解對方,就是不了解才令人狂愛。


  《薇塔與弗吉尼亞》由錢婭.波頓導演執導,潔瑪.艾特頓飾演薇塔,伊莉莎白.戴比基飾演弗吉尼亞.吳爾芙,故事述說兩人是如何認識的,在原先已有婚姻關係的情況下,任憑內心的驅使建立一段社會體制下不得存在的禁忌愛戀,然而,兩人並不像能夠完美契合的兩塊拼圖般,他們之間的性格差異——大膽與瞻前顧後、奔放外向與深沉自問,關係看似嘎然而止卻又曖昧不明,薇塔表面背叛實則忠實自我的行徑觸發弗吉尼亞的潛藏靈感,薇塔成為弗吉尼亞的謬思。
 


 

《雷神索爾:愛與雷霆》:探討屠神者格爾的動機

  《雷神索爾:愛與雷霆》此部作品講述索爾在終局之戰後與星際異攻隊結伴踏上找尋自我的英雄旅程,只要有人需要索爾,他便會協助消弭邪惡勢力,然而他失去所有之後,如今索爾對人生無欲無求的階段下,彷彿達到了內在的昇華,一切都是完美的狀態,但卻少了甚麼?他不僅僅是神,是英雄,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個人。他內心深知自己在面對不斷失去之後,他害怕與人過於親近,所以原本溫暖待人像個親切的大哥哥的索爾,仍然不失喜歡與人相處的本性。然而,與人相處時充滿歡笑與融洽的情況下我們看見了他在細微處的遲疑;多半時候離群索居眺望遠景的生活中我們發現了不對勁,他內心似乎有許多未解的問題,而他只是靜候甚至埋藏於心底,接續發生的事件給了他一個修復的契機。這部電影將所有人物的敘事線都緊密地扣合主旨——愛,由於害怕失去與想要挽回逝去的摯愛而體認到愛的重要性,更要把握時機不留遺憾地表達心意。

【影評】《醉好的時光》藉酒精想洗去的淘汰感

原先以為因本身不諳酒精,因此對此片可能不會有太大的感想。但在片中以中年角色帶出的格格不入、存在危機,卻也同樣讓我有所共鳴,或許不論是否為中年,我們在生命的各個階段都有雷同的存在焦慮。

 

 

中年危機 - 一生幸福感的低點

「人們普遍一生的幸福感呈現U型,幸福感會隨著年齡逐漸下降,尤其在中年時期到達低點,並在 60 歲後反彈。」達特茅斯學院長年研究幸福感的經濟學教授 David Blanchflower 提出了此論點。片中的主角 Martin 即是處於此幸福感谷底的中年,與妻子同床異夢、與年屆青春期的孩子宛如陌生人,在學校擔任歷史教師的生活一成不變,甚至可以說是一塌糊塗。

「我要去 Nikolaj 的生日聚會,我不是說過嗎?」從影片一開始 Matin 想與妻子溝通,妻子卻有意無意的打斷,孩子重複提問 Martin 已經告知過的訊息,即清晰可見 Matin 不論是在家裡或是在課堂上說的話無足輕重,在家庭、職場上 Matin 的存在感皆被抹去。

這是他的中年,也或許就如同 David Blanchflower 提出的,是他幸福感的最低點。

 

 

影評|電影《殺出個黃昏》:3個「老殺手」、1個女高中生 借溫馨故事探討老人問題

「黃昏」是指日落以後,天還未變黑的時候。在電影《殺出個黃昏》中則代表3名「老殺手」在事業及人生上所迎來的黃昏,只是一個懷孕少女的出現,卻在無意間改寫了3個「老人」的人生。電影透過3名「老殺手」帶出社會上的老人問題,而謝賢、馮寶寶及林雪的細膩演出亦為這套電影加分不少。

內容簡介

電影《殺出個黃昏》由謝賢、馮寶寶、林雪及鍾雪瑩主演,男主角謝賢更憑田立秋一角首次獲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最終成功擊敗一眾對手獲獎。故事講述3名殺手組織的成員,包括刀法了得的田立秋(謝賢飾演)、擅長使用鐵鍊的蔡鳳(馮寶寶飾演),以及負責駕駛及接送的葉一叢(林雪飾演),隨著年齡漸長及時代變遷,而各自回歸平凡生活。田立秋在麵店內工作,卻因速度不及機器而被解僱;蔡鳳經營一間歌舞廳,卻與媳婦關係欠佳,而導致與家人關係疏離;至於葉一叢則為單身寡佬,對性工作者菁菁(顏子菲飾演)動情,但是對方只視他為普通客人。

某一天,蔡鳳因接到任務而召喚兩人出山,沒想到任務的目標卻是因為病重並無法負擔醫藥費而希望自殺。在是次任務後,3人組成「耆英天使」,協助孤苦無依的長者了結生命。直到田立秋在其中一次任務中,認識了一心尋死的女中學生屈紫瑩(鍾雪瑩飾演),眾人的人生亦隨著她的出現而被改寫,甚至讓田立秋及蔡鳳迎來充滿希望的「第二人生」。

《我愛上了義式冰淇淋》或許我們都會變成跟父母一樣的人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電影_我愛上了義式冰淇淋

我愛上了義式冰淇淋介紹

女主角為了完成母親的遺願,在暑假來到了羅馬,原本在美國看似平凡的生活,到了異國彷彿也開啟自己新的世界,從體驗各種美食,到擁有一段爛漫的愛情,好像我們到了新的城市或是國家都會更有動機去認識新朋友或是做出平時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不會做的事情。女主角跟隨著母親留下的日記,追尋著裡面的內容,彷彿也複製了當時母親的生活。還記得小時候我都會跟朋友討論,長大後要成為哪一種大人,或是不要成為哪一種大人。父母是我們一出生就接觸到的社會化角色,即使父母的形象並不是我們都會想追尋的榜樣,然而卻好像都會默默遵循,或是反其道而行?

圖片取自Netflix

 

長大會變成什麼樣-依附理論簡介

【影評】《世界上最爛的人》屬於千禧世代的迷惘與疼痛

世界上最爛的人是 Joachim Trier 在 2021 上映的黑色浪漫喜劇劇情片,受到多重獎項提名及肯定,包括女主角 Renate Reinsve 贏得坎城影展的最佳女主角殊榮。此片中導演特別將整部片分為序、十二個篇章和跋,分段講述主角 Julie 在 20 歲到 30 多歲間對於自我迷惘的探索、價值的建立,以及不同人生階段的心境轉折。

這部說是我 2021 最喜歡的一部電影,也是自從我開始寫影評後私心一直非常想寫的片,但同時也害怕寫不出它的深意。它一針見血地點出 Y 世代末 Z 世代初近幾年所面臨到的徬徨以及迷惘,一下想去這、一下想去那,充滿抱負卻找不著揮灑處,最後只好在抵達與抵達之前無止盡地晃蕩甚至躺平,這樣的故事離我太近。

 

【影評】《游牧人生》對於「家」願想的掛念、破碎以及釋然

趙婷擔任導演的游牧人生 Nomadland 改編自 Jessica Bruder 2017 年發行的書籍 Nomadland。片中沒有對游牧型態的居住方式做出評價,也沒有過於浮誇的劇情,只溫柔的採用鏡頭緩緩帶出主角 Fern 依車而居的生活日常以及原由。

此片一開始並沒有特意解釋 Fern 為何而上路,僅以鏡頭帶過 Fern 收拾人囊、踏上游牧之路的過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的揭露出 Fern 與老公之前是 Empire 小鎮石膏公司的一員,他們結婚後就定居於此,甚至老公過世後 Fern 都未離開過小鎮。直到石膏公司倒閉,沒有生計的全鎮人們被迫搬遷,而 Fern 也是因此才踏上路。

 

我們也都曾想融入主流人生價值觀

Fern 當然也曾經試著在離開家鄉以後找份世俗認為的「正當」全職工作。

「我很愛工作,我會認真工作。」Fern 在就業諮詢處露出懇求且殷勤的微笑。但承辦人員只冷漠的回應現在並沒有任何 Fern 能夠勝任的工作。

或許是因為年紀,又抑或是金融大海嘯讓各產業都陷入膠著。她並不是不曾試圖融入主流的人生價值觀,但主流好似沒有給意外失業的中老年員工一席轉圜之地。

 

【影評】《蘇州河》愛情是神性的,也是俗爛的

波光粼粼的蘇州河,晃動的鏡頭、動盪的一生

本片大部分鏡頭以第一人稱的「攝影師」手持晃動視角及淡漠的口白敘述出「馬達」、「牡丹」、「美美」及「攝影師」的交錯故事。

此片大體可分為兩個故事、三個篇章,彼此錯綜卻又相互獨立。第一個篇章講述著馬達及牡丹、第二個篇章講述著馬達、攝影師、牡丹,第三個篇章為兩個故事的交織。

 

直至愛情殞落的那刻,才發現自己原來一直愛著

第一個篇章是馬達與牡丹。送貨員馬達及野牛草伏特加富豪的千金美美在一次又一次往返的接送當中萌生愛意。劇情裡突顯了牡丹的主動以及馬達的被動。牡丹與馬達見面時總投以熱烈的親吻及擁抱,馬達被動、安守份際甚至不做回應。牡丹的愛是張狂的、綻放的,馬達的愛是內斂的、節制的,甚至是後知後覺的。

在馬達的黑道好友要脅著馬達去綁架牡丹,在拿到贖金後牡丹問馬達,跟牡丹爸要了多少錢,聽聞完金額就大吼了一句「我真便宜」,並頭也不回投入蘇州河。

「如果我從這裡跳下去,我會變成美人魚去找你的。」牡丹露出最後一咧陽光到殘忍的笑,遂投入河中。牡丹濺起的水花不大,但在馬達心中卻止不住的迴盪。他愛的人就這樣沒了,或許至那時他才發現原來他一直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