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學

三島由紀夫《金閣寺》:論語言與死亡的關係

《金閣寺》,截自博客來。

《金閣寺》是三島由紀夫寫於1956年的小說。算是他最為人熟知的作品。說起這本小說,人人都認為這是三島展現自身美學的作品。其中充斥著各種對「美」的概念思辨。或許三島的確想在《金閣寺》之中探討美吧,不過當初深深吸引筆者的,不是其中美學思辨的論述,而是書中主角因為口吃對語言、情感還有世界產生的想法。

 

一般人通過自由操縱語言,可以敞開內心世界與外界之間的門扉,使它通風良好,可是我怎麼也辦不到。我這把鑰匙生鏽了……(當我得說話時)我感到自己變成了化石。意志、欲望、所有的一切都石化了。外界與我的內心無關,並再次堅定於我的周圍。

 

太宰治《人間失格》書評:他人的眼光就是自己的地獄

 

「小說的重要性,並非在於他們以富有啟發性的方式讓讀者看到故事人物的命運,而是故事人物的命運在經過火焰燃燒後,會釋放給讀者一股他們無法從自身命運裡獲得的熱能……可以使自己那個冷地直打寒顫的生命獲得溫暖。」

 

這段話出自班雅明〈說故事的人〉這一文章,雖然談論的是俄國作家尼古拉.列斯克夫。不過或許這段對小說的註解,更適合拿來談太宰治的文學作品。特別是他的《人間失格》中那幾近絕望、放棄存活的獨白,讓人閱讀後,反而讓人能更堅毅地面對未來的不安和孤獨。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於1948年發表完後,作者就和他的女書迷殉情而死了。這本小說常常被人視為太宰自傳性質的小說。不過看起來,《人間失格》更像是太宰死前留下的告白式的遺書,在這裡面,寫盡所有他一生對人世的疑惑,以及對活下去的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