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

馬奎斯《愛在瘟疫蔓延時》:推動世界的不是幸福的愛,而是分離、悔恨的愛

「愛在瘟疫蔓延時」……嚴格來說,這個書名的翻譯其實不太好,儘管我們知道這樣會讓較多的人在書店買下這本書。但相信如果那些讀者好好看完小說,會對這個書名有另外一番更深沉的感觸吧。

比起直譯「霍亂時期的愛情」傳遞出的中性味,透過蔓延這個動詞,這個譯名大大地強化了人們對書的想像,在其中浪漫化了愛情,也加強人們對「瘟疫」如同戰爭或集中營般殘酷的想像。沒看過書的人可能會以為這本小說是在描述某個地方,突如其來地發生一場可怕的瘟疫,然後講述一對情侶在其中的悲歡離合。但實際上,讀者必須讀到很後面才會明白為什麼馬奎斯要這樣命名此書。在此之前,人們只會不停困惑:我們看到了很多愛情,可是書名的瘟疫到底是什麼呢?

左圖:《愛在瘟疫蔓延時》,右圖:《霍亂時期的愛情》。皆截自博客來。

 

《愛在瘟疫蔓延時》讓人動容的不是瘟疫之下堅貞愛情的悲歡離合,而是各種愛情在時間流逝中所展現的百態。

神誕生的由來

愛情到㡳是什麼呢?

生活到底是什麼?

痛苦到底是什麼呢?

一個小小的意識帶著好奇地思索著他的疑惑。

 

整個世界只有他一個。

空蕩蕩,一個虛無的世界。

意識一直知道自己的存在。

每天創作一個個疑問供自己娛樂。

他每一天都過得順心順意。

直到今天生平頭一次感到難過。

因為他無法將他的創作分享。

他感到孤單,無人跟他對話。

小小的意識,開始產生一個慾望,如果有好多個自己有多好呢?

無慾無求的他,第一次祈禱可以有多一個自己的願望。

他的小小的願望,在他強烈的心下誕生了。

他開始自然地分裂了自己。

一個新的她誕生了。

他稱呼自己,她稱呼是他另一個的自己。

他們倆便和諧地相處,有說有笑。

他便將他創作的語言文字傳授給她,另一個自己感到極其幸福。

他們一起的時光,感到無比快樂,幸福。

他們會自然地說我愛你。

他們會感受到大家的震動,享受著互相的歡愉。

小小的意識跟另一個小小的意識最喜歡共震時的一致性,感到無比有默契。

他們熱愛這種美妙的律動。

他非常熱愛由他誕下的她。

情色是意識中質疑自己生命的部分——從巴塔耶《情色論》看動漫《人渣的本願》

《情色論》X《人渣的本願》
《情色論》X《人渣的本願》

 

撇開薩德的《索多瑪一百二十天》、《貞女的厄運》外,法國哲學家——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957年發表的《情色論》(L’Érotisme),是後世人們在研究情色、性愛時,另外一部無法迴避的重要經典。這部作品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和他的書名相反,他並不是就情色本身去談論情色,而是相反:從情色的壓抑、禁忌去談論情欲的本質:逾越。

 

和一般我們對情慾的想像不大一樣,巴塔耶並沒有單純把情慾視為人的本能。而是將它視為文明之後才出現的更強烈的欲求。他首先強調人和動物最大的不同在於人會工作,並形成固定的秩序和日常生活的規律維持社會文明的穩定發展。而人類原本作為一種動物所具有的繁殖性慾,因為歷經宗教、文明的洗禮在本質上產生了更大的改變。這個簡單的差別是:性慾,不再是為了繁殖為目的。而是有為了破壞、裂解日常秩序的目的。

 

戀人的手錶

最近 Swatch 與 Omega 推出聯乘系列,看著排隊的人龍,我也想起自己有過一隻 #Swatch 手錶。那是中學時期,男朋友送我的聖誕禮物,可能就是受類似這則老廣告的慫恿,在聖誕佳節給戀人送錶。紅色塑膠錶帶,清晰乾淨的錶面,調至最入的一格戴在手腕剛好。也許當時年紀小,覺得是很珍貴的禮物。

後來發生了一些事,我在課室將手錶還給他,趁著小息放在他的桌面上,只讓秒針環迴行走的聲音代我說話。然而,它最後又回到我的抽屜裏,錶帶已損耗近乎斷裂,我也從沒拿去修理,甚至已下落不明。

眾裏尋她千百度—《似曾相識》的愛情與時尚

月圓之夜追看《940920》,卻想起另一齣關於穿越時空的電影。兩人的相遇,不在朦朧若霧的月色下,亦沒有懸疑濺血的命案,而是在灑遍夏陽金光的海旁;沒有 15 秒顯影的即影即有相機,但同樣也是由一張舊照所觸發,雖然已相識千百遍,但真正的邂逅發生在 1912 年 6 月 27 日。

「愛,需要多麼執著、多麼癡迷,才足以激發絕對的意志,足以讓你穿越時間,到另一個時空找到今生難求的至愛。」中學時在圖書館借了《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回家,不知在內頁還是封底讀到這句話。劇中家 Richard 望到酒店牆上的女星肖像後,終日魂牽夢縈,決定透過催眠回到 1912 年。在那充滿氣派的酒店裏,再看不到抽象線條的現代畫作或錄音機,而是愛德華時期最後的一片絢麗景象。來回在大堂的女士戴著羽毛帽或草帽,手套下的纖指輕搭在男士臂上,另一隻手則提著陽傘準備外出散步。

短篇小說《白色四葉草》

輔仁大學《第四屆野聲文學獎》入圍作品

  

故事大綱:

白化症少女X愛運動的少年組織而成的愛情短篇故事

僅剩三天壽命的少女四葉,不希望把剩下的時間全留在醫院裡度過。

在隔天偷偷溜走的她找到了高中同學疾風,要求他帶她逃離醫院,而展開了三天的小小旅行。

在這期間,疾風對她的情意逐漸回來,卻在這之後得知了她將死亡的消息……

──白色四葉草,含有奇蹟的象徵。

──目送離去的那個人,往往才是最痛的。

──疾風是我給你取的,獨一無二的名字哦。

──對我來說,妳也是獨一無二的,四葉。

這是一部早已注定好的結局,感傷又感人的短篇愛情故事,希望能讓讀者們產生共鳴。

 

 

  醫院頂樓,夜晚的天空高掛著似微笑的月亮。

  四葉站在欄杆邊緣,舉起望遠鏡望向夜空。

  眾多的星辰頓時映入眼簾,她的心感到異常的暖。

  「真希望,能成為星星。」她輕聲許願。

  正當她陶醉於星辰時,醫院樓下傳來一陣節奏規律的跑步聲,她隨著聲音往下望去,從望遠鏡裡看到的,是一名少年正在慢跑。

  與四葉相反的黑髮、相反的黝黑皮膚,還有相反的健康身體,都是她所憧憬的。

好想談戀愛!告白到底要不要?

「我喜歡上一個人,但我不知道該不該跟他告白…」

不同的學員不同的對象,這樣的問題卻一次次出現在情感諮詢的晤談過程。
對於這些問題,我認為比起”要不要告白”或許更重要的問題核心還是得回歸到”為甚麼告白”這件事情。

許多人的告白是為了將選擇權交給對方,覺得自己與對方不可能進展到下一步,又沒有將情絲斬斷的決心與勇氣,於是抱持著「若聽到對方拒絕我,那應該就能好好放下了吧!」的心態,選擇以逃避的方式腦衝一波好讓對方拒絕;此外,也有人將告白作為翻盤的籌碼,企圖藉由這樣的舉動,在戀愛市場上扳回劣勢。

然而,
你的告白是為了解脫,還是為了關係進展?

情感關係的建立,多是在雙方互動的過程中對於彼此互有好感,願意進一步發展開始,並非三言兩語簡單的告白就能建立信任關係(不然世界上就沒有單身狗了XD)貿然開口表白,不但容易嚇到對方,更有可能因為對方的回饋反應,陷入更深一層的悔恨與糾結之中。

所以要不要告白呢?這不是賭博,沒法幫你翻盤,更不應該成為你逃避自我責任的方式,告白是一種工具,是讓曖昧雙方能有一個相互確認關係的宣告儀式。

請記住:「告白不是試探性的提問,而是確認關係的浪漫宣告

戀愛市場上的競爭關係


有另一半的對象能不能追?
處於交往階段時遇到更好的對象該不該爭取?

對於上述這些問題,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處於反對立場,「這個行為很不道德」、「搶來的對象,最終也會被搶走」乍看之下似乎有太多太多的理由讓大家堅持反對意見。而我們會反對這類行為的發生,不外乎是因為這樣會增加失去另一半的風險,我們擔心若這些行為被認同以後,便會有更多在戀愛市場上具有魅力的競爭者能夠搶奪自己的對象,為了不讓自己承擔這些風險,為了驅散掉內在的害怕與恐懼,於是大多數人建立了一個不成文的共識,我們牴觸這類會帶來風險的行為發生,並將做出這些事情的人貼上渣男/渣女的負面標籤。

然而,事情真的那麼單純嘛?

當這樣的道德枷鎖被制定,我們便容易在交往後處於低競爭性的舒適圈,當人長期處於沒有危機的環境時,便很容易怠惰下來,不再重視關係之間的磨合,不再成長。這也是為甚麼有非常多人都會抱怨另一半在一起久了就越來越不花心思,越來越怠惰的根本原因。

【HKese 原創】【書評】《小王子》觀後感(上):由心感官的童真世界

本書基本資訊

作者:安東尼 · 聖修伯里 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譯者:李玉民

法文書名:Le Petit Prince

本書寫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一度被列為禁書呢。聖修伯里將其獻給了萊昂 · 維特的童年時期,不過萊昂 · 維特是誰呢?他別名為里翁 · 沃斯,是作者聖修伯里生前的一個朋友,是一位猶太裔的法國人,與聖修伯里一樣是位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佔領法國後被關進了集中營,最後死在了集中營

聖修伯里說,請孩子們原諒,他把這本書獻給了一個大人。這個大人居住在法國,在那裡他饑寒交迫,急需得到安慰。所有的大人原先都是孩子。最後聖修伯里將獻詞改為:獻給童年時代的萊昂 · 維特。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唉!

  朋友前陣子跟我更新她的感情近況,她告訴我在交友APP裡認識了一個男生,大家出來見面了都已經不下十次,晚上吃完飯後也會相約一起到河邊跑步及聊天,感情進展不錯,感覺在正軌上,我調侃地跟朋友說:「你已沉到海底。」

  

  本來以為朋友只差臨門一腳就能成功牽手,可惜晴天霹靂,傳來令人費解的消息。那男的跟她說,我剛跟前度分手,目前仍未準備好踏入另一段認真的關係......但如果她願意,仍然可以跟我朋友保持這種戀人未滿,友達以上的微妙關係,情侶目前是成不了了,我朋友無奈地說,我頓時語塞。心想:這是在演戲嗎?

  

  我與朋友討論良久,覺得這個男的對我朋友不是太認真,雖然未能忘記前度乃常有之事,需要點時間都可以理解,但卻希望與此同時得到我朋友在旁邊如情侶般的陪伴實在說不過去,甚至感覺有點缺乏尊重,假如仍需時間處理與前度的情感羈絆就不應當初與別人眉來眼去搞曖昧,現在這樣感覺有點像買保險,騎牛找馬。朋友嘴上也同意不應繼續與他藕斷絲連,快刀斬亂麻方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