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90年代的香港

當談到90年代的香港,還有一些其他值得一提的重要方面。

教育是香港社會非常重視的領域之一。在90年代,香港的教育體系繼續發展,強調高質量的教育和學術成就。香港的大學和學院提供了廣泛的學科選擇,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此外,香港政府也積極推動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以滿足市場對技術人才的需求。

在90年代,香港的社會運動和政治參與也逐漸增加。人們開始關注社會公義和民主價值,積極參與討論和表達意見。例如,1997年香港回歸前夕,許多人參與了大規模的示威活動,表達對香港前途的關切和期望。這種社會運動的興起反映了香港市民對自由和民主的追求。

此外,90年代的香港也見證了科技和通訊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的普及和便利的通訊設施使得人們更容易連接世界各地,獲取資訊和開展商業活動。香港成為亞洲的科技中心之一,涌現出許多科技創新和初創企業。

最後,90年代的香港也面臨了一些挑戰和轉變。回歸中國後,香港逐漸適應新的政治和經濟體制。一些傳統產業面臨轉型和困難,需要努力尋找新的發展方向。此外,香港也在改善社會福利、保障公平和促進社會和諧方面面臨挑戰。

90年代的香港

90年代是香港的重要時期,它標誌著香港回歸中國的前夕,同時也是香港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代裡,香港經歷了經濟繁榮、文化融合和政治變革,成為了亞洲最具活力和國際化的城市之一。

經濟方面,90年代是香港經濟起飛的時期。香港的金融、貿易和航運業蓬勃發展,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樞紐。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逐漸鞏固,吸引了大量的國際金融機構進駐香港。此外,香港的製造業和服務業也繁榮起來,帶動了大量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

文化方面,90年代是香港文化融合的時期。香港作為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和文化影響。電影工業是當時香港最引人注目的文化領域之一,以黃秋生、周潤發、張國榮等為代表的香港影星在國際上享譽盛名。香港電影不僅在亞洲地區獲得廣泛的觀眾支持,也在國際上獲得了重要的認可。

政治方面,90年代是香港政治變革的時期。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這一歷史性的事件引起了香港市民對未來的擔憂和期待。中國政府承諾實行"一國兩制"的政策,確保香港的高度自治和繁榮穩定。然而,這一政策的具體實施和香港社會的發展仍然面臨挑戰和困難。

「香港不是殖民地」符合中國主權,當強調國家繼承

日前,數間出版社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教科書表示「香港不是殖民地」。誠然,該論述符合中國一直擁有香港「主權」的事實,亦糾正香港只受到「殖民統治」的論調,惟詮釋欠缺全面,當以「主權」與「國家繼承」的關係論證其合法性。

香港「主權」所在涉及「國家繼承」

從法律角度,大清最先以條約形式將香港納入勢力範圍(國境)。撇除「自古以來」的虛無,政治科學之父讓.布丹(Jean Bodin)指出「主權(Sovereignty)是一個共和國擁有的絕對和永恆的權利」,這裡的「共和國」指廣義的國家。撇除「元清非中國論」,明清交替,大清首次以「中國」在國際法的精神下,與俄羅斯沙皇國簽訂平等條約——《尼布楚條約》,確立國家邊界。18世紀末,「中國」已經不是單純指鬆散的「中原」,而是引申對特定領土作出申明的國體,大清的政治形態逐漸或完成過渡至「主權國家」(Sovereign State)。從「主權」的定義,大清可說是擁有香港「主權」的過渡國;從「主權國家」的轉變,大清可說是擁有香港「主權」的始祖。

俄烏戰爭正酣,中國處境尷尬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進軍烏克蘭。當中不乏冠冕堂皇的理由,除兩國間的政治矛盾外,更是俄羅斯對包括美國的北大西洋公約(北約)組織東擴的主動回應。中國作為俄羅斯的近鄰,無論是回應西方箝制,還是在地緣政治的角度,均與俄羅斯保持友好關係。然而,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正面對尷尬的外交局面。

多災多難中華民國

         在中國歷史上,很難找到一個像中華民國似的朝代,從誕生的第一天開始,就歷盡磨難、飽經拙折,但又延綿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天。歷史上只有秦漢與隋唐可相比喻,但是秦朝與隋朝都是短命皇朝,沒有民國的歷史長;而當民國在大陸統治的這短短三、四十年間,中國近代文化耀眼、能人輩出,產生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燦爛光芒。

         從孫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以來,到蔣介石北伐成功,再到對日抗戰,國共內戰,退居台灣,直到今日面臨民進黨的台獨主張威脅,中華民國便沒有一天有好日子過。   孫中山當年建立民國,誰知道被袁世凱篡奪了革命成果,企圖恢復帝制;後來袁世凱死後,又面臨軍閥割據、昏庸無能的北洋政府。孫中山只好在廣州成立革命政權, 後歷經陳囧明的叛亂,命運多舛的他,病逝時只有五十八歲;去世前只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的遺言,就撒手人寰了。

          蔣介石繼承他的遺願,揮軍北伐,期間又經過寧漢分裂,最後終於北伐勝利,東北易幟,全國名義上是統一了。但面對共產黨的武裝威脅,內部又貪污腐敗,四大家族把持政權;所謂蔣家天下陳家黨,宋家姐妹孔家財,搞得全國民怨連連。外部更受到日本軍國主義的步步進迫,爆發九一八事變,在東北成立偽滿州國,甚至全面侵華戰爭。在十四年的抗日戰爭中,國人死傷千萬,損失慘重。

東方之珠蒙塵

           香港這顆美麗的東方之珠不再璀璨了!它已變得黯淡無光,死氣沉沉;過去的百家爭鳴,創作、言論、集會自由、熱鬧繁華,隨著國安法的實施,已失去了一大半;變得跟內地的城市一樣,外表雖繁榮,但人心卻空虛,人們如行屍走肉,毫無主見。

         當三百多萬人,扶老攜幼的走上街頭,含住淚水,舉起雨傘,高喊要民主、爭自由的時候,看得使人熱淚盈眶、血脈賁張;他們只是要爭取一人一票,普選特首那麼簡單的要求,也不被接受;一國兩制的誓言,徹底破滅,不能不令人感到心寒;在過去的兩年裡,有數十萬人,紛紛移民出走,別了!香港,我心愛的自由之地。

          英國殖民者雖有百般不好,總好過你共產黨,專門欺壓、奴役自己的同胞。今天自由民主已是普世的價值觀,老百姓當家作主,選賢予能,領導只是人民的公僕,任期一到,請你鞠躬下台;再也不允許過去帝王式的統治風格,任何一黨一派,無論你有多高明,也不能永遠騎在人民的頭上,貪污腐敗,作威作福,頤指氣使,堅持為民“服務”到底。國安法的實施,所謂愛國(愛黨)者治港論,使立法會難以反映民意,淪為橡皮圖章;各家媒體又紛紛自我設限,產生寒蟬效應;一些反共的聲浪,更被誣指是漢奸,過去的自由之港已不復存在了。

漢人與中國人之分別


        清朝統治中國二百多年,逼迫漢人改穿胡服,前額剃個光頭,後腦留著長辮子,但是在政治上卻推行漢化,現在中國人已沒有人會說滿州語,滿州人或八旗人已被徹底漢化,更不用說搞滿獨了 。

        起初滿州人還想學蒙古人,不讓漢人到東北開墾,想著有朝一日退回東北,誰知後面的俄羅斯人不斷滲透,不得不開放大批漢人進入東北。 結果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不但東北的漢族人口增加,沒了退路,連整個民族都被漢人同化了。        

         清朝統治中國,不但改變了明帝國的人口結構,也擴大了中國的版圖,像東北、新疆、內蒙、青海、西藏等邊疆地區,使中國增加了一半的領土,因此孫中山建立民國時便不得不考慮到少數民族的問題,由最初的驅除韃虜,改為五族共和,使漢族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        

         為何我們稱自己是中華民族,而不是漢族呢? 因為漢族的領土只包括關內,也就是內地的省份,並不包含邊疆地區,那就是秦漢唐宋明歷代漢人所佔有的地方;清朝所擴張的版圖,就通通不屬於我們。 所以過去日本不願承認稱乎我們為中國,而只叫支那,甚至策化使滿蒙獨立,就是這個道理。 

可歌可泣的抗日戰爭

         八月十五日是日本投降日,回想起七十七年前結束的那場戰爭,真的是驚心動魄,地搖山動,可謂驚天地泣鬼神,是中華民族從未有過的大災難,差一點就亡國。 在歷史上,雖然漢族曾兩次遭受胡族的佔領,分別是元清時代,但兩次都成功地融合胡族,而成為更強大的中華民族,還不斷開張擴土,使國家版圖更為擴大,讓漢文化得以壯大自己,而胡族也因此而漢化,成為今天中華民族的一份子。

         對日抗戰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未曾有過的劫難,長達十二年之久,從九一八事變開始,日本便處心積慮、存心想吞併中國。 其中歷經七七蘆溝橋事變、淞滬會戰、南京屠城、血洗長沙、重慶大轟炸等戰事,都沒有擊垮中國人的鬥志,最終反而以日本的失敗投降告終,真是天佑我中華。

         說起抗日戰爭,就不能不提起蔣介石,他雖然獨裁,又治理國家無方,但堅持抗戰的精神值得佩服,他與夫人宋美龄堅決抗日,聯合共產黨,以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的道理,來對抗日本人的行為可圈可點。 不像汪精衛和陳壁君夫婦那樣,說偽滿洲國是清朝的嫁妝,而出賣東北,淪為漢奸,其曲線救國的歪論,更是遭全體國人的唾罵。

靠北的大河劇:我讀《黑龍江:尋訪帝王、戰士、探險家的歷史足跡,遊走東亞帝國邊界的神祕之河》

黑龍江是東亞各國相互競逐話語權的一條大河,中國聲稱其源頭為松花江;俄國則聲稱其發源於貝加爾湖以東的因果達河(Ingoda River);北韓則賦予松花江發源地的長白山,為革命聖地的象徵,所謂的「白頭山血統」則是金氏家族賦予自身統治正當性的論述基礎。

不過,在中俄地理學家攜手調查之下發現,黑龍江的源頭實則為位於蒙古北部的鄂嫩河。

作者Dominic Ziegler以鄂嫩河為旅行的起點,陸續探訪黑龍江流域的及其周邊的幾座城市。伊爾庫次克(Irkutsk)、赤塔(Chita)、尼布楚(Nerchinsk)、阿爾巴濟諾(Albazino,過去稱為雅克薩)、海蘭泡(Blagoveshchensk)、伯力(Khabarovsk)、尼柯萊夫斯克(Nikolayevsk,中文稱為廟街),每個城市各自背負了不同時期的帝國、政權、國際變局、人群移動,所賦予的歷史印刻,及其後發展的蛻變與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