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

金橙地毯隨風漣漪施展忘憂魔法

擁有「萱草」、「忘憂草」充滿溫情美名的金針花年復一年在8~10月 將翠綠幻染成金黃色置身滿山遍野、如詩如畫的暖色山谷中 心也跟著溫熱起來

即使是下著小陣雨的颱風天 依然不減金針自然散發的光芒

在今年中秋假期前一個周末米雅前往花蓮下榻玉里 想要一睹季節限定的自然美景

身為一位阿卡西解讀師當然會閱讀各個風景名勝的靈魂檔案 幫助我在旅行其中的過程裡 能用最適合的方式和祂們相處 更能以最寬廣的視角欣賞祂們的一切美好

汲取自然能量則是我最喜歡的身心靈充電 安靜地坐下來 感謝此地的每個小原子 甚至是空氣中的負離子 謝謝祂們滋養我 使我又能精力充沛面對生活的五味雜陳

太魯閣半日遊遊記

       甫進入起伏的地勢,還未做好心理準備,遊覽車就開始在山路間奔馳,九彎十八拐,每過一個彎,離山林好像就更近一步了。

       久違地走進大山裡,天光溫暖地透過窗子撒在我們身上,還沒瞧見目的地,連綿的青山已帶給我們驚喜──奧妙的自然情景。往左手邊的車窗隨意一撇,印入眼簾的是天藍色的一片湖,美麗得不像塵世間的景色,而它的確也不該存在在這連雲疊嶂間。藍色的水面不是美麗的多瑙河;是那讓人類便利的發電池。

       沿路走過山月吊橋所見所聞都是蓊綠的巒山與呼呼的風聲,風吹亂了髮梢,也吹動了我的心,絡繹不絕的人群好像在這一刻靜止,這一瞬間世間上只餘我一人以及這陣清風。再往上走去,是一座看似無窮的木造天梯,一階一階向上,原本在吊橋上不夠清晰的群山,在天梯的最高處全都鮮明了起來,從前的吊橋在此處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還有封閉的道路、象鼻隧道……那些前人的遺跡悉在我面前,它們不再只是沉睡的舊物,那是進入大自然的證明與血汗。離開山月吊橋我們一行人繼續搭著車前往崇德步道,那裡看得到清水斷崖,十分符合我對於東部的想像,不過我們沒停留太久便打道回府了,而且走完步道的我們也都疲乏了。

花蓮景點旅遊推薦:文化與自然的結合—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林田山是早期台灣四大林場之一。在1918年,日本人開始在林田山進行伐木,因為山路不便,1938年之後日本人開始興建社區,減少伐木工人上下山的時間。

當時約有四五百個住戶,從運輸木材的鐵道、教堂、學校、醫務室、消防隊、甚至也有社區影音中心,林田山不只擁有良好的生活機能,也提供居民們文化交流的空間,因此成為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址。上圖為當年建造的運輸鐵道,從山上一直延伸到花蓮的沿海地帶。

日本人當時砍伐林田山的木材,以火車運輸到花蓮港,再將木材搬上船隻運回日本。今日花蓮的火車鐵軌已經重新建設在別的地方了,不過花蓮政府仍保留珍貴的歷史足跡,至今還是可以在港口附近看到當初日本時代建造的鐵道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