頹廢

三島由紀夫《鏡子之家》:在「距離」的玩弄裡,體會自我的迷失和縫合

出生於1925年的三島由紀夫,本名為平岡公威。撇開川端康成,可以說是日本戰後文學的第二把交椅。帥氣的外表、優美深刻的文筆以及充滿傳奇的一生,使他不但在國內有極高的聲譽,在西方也具有不小的影響。更曾三度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身而過。

很多人知道他的大名是因為《金閣寺》或《假面的告白》,不過據他生前所說 — — 至少在他還沒寫《豐饒之海四部曲》前 — — 他認為自己最喜歡小說並非前述二者,而是這本1959年發表的《鏡子之家》。

在談及本書時,雖然被人們尊為「戰後文學」的巨擘,他卻似乎不想以此自居。

「我在《金閣寺》描寫了『個人』,這部《鏡子之家》想描寫的是『時代』。《鏡子之家》裡的主人翁,不是人物,而是一個時代。這部小說,並非所謂的戰後文學,而是『戰後結束』的文學。」——三島由紀夫

 

《鏡子之家》,截自博客來。
《鏡子之家》,截自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