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才是屬於自己的旅行

2024台北國際書展有感:文化是一種氛圍,而不僅是形式

多年來一直想去台北書展,然而上一次準備起行之時,遇上疫情,然後就一直未有機會再到台灣。終於在2024年總算還願,來到了這個以出版和文化盛名的地方所辦的書展。如果一定要和自己熟識多年的香港書展比較的話,那已經不只是高低之別,而是從根本已經有所不同。

 

樸實的吸引力

 

由從前到現在,台灣一直是我旅遊的首選目的地。友人都喜歡問,到底台灣有甚麼吸引,要我在開關以後一去再去呢?我說,其實是沒有甚麼吸引的,因為那不是可以言以名狀的喜歡,而是一種浸沉在當中的感覺,讓人難以忘懷。

 

每一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氣氛,就如外國人都喜歡說香港熱情有活力,香港給人的記憶,就是燈火通明,就連政府想要把香港帶旺,也想到要把夜晚變成日間般熱鬧,由林村走到深水埗都是發光的,就連維港除了幻彩以外,更要來個每月都要有煙火,就可想而知光對香港的重要性。

 

可是,在台北的夜晚,鮮有人想到的是繁華,更多的是一種樸實:由社區變成觀光區的夜市,配搭著平民玩的小玩意;嚐一口清粥小菜,甚或只是在便利店裏坐在吧枱吃關東煮,這種平淡卻不乏味,就是台灣的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同樣的夜晚,台灣創造了另一個傳說:二十四小時書店。

 

迷路才是屬於自己的旅行:共享單車是政策還是文化?

久違了的旅行,遇上熟識的共享單車。雖然早在十數年前已經見識過台北的共享單車,那時候還是剛開始試行的階段,所以一直沒有用過。但忽然發現,關於共享單車,在兩岸三地這十數年間,大家都有發展過,卻遇上了截然不同的結果,那是為甚麼呢?

 

共享單車的發展其實相當奇妙。首先,共享經濟這回事,也不過是這十數年間忽然冒起的一個話題。「共享」這個概念不難理解,也就不過是將一項資源更有效地運用,當某甲用完一項東東,便放在公共地方,讓其他人可以按需要使用這回事。就比如圖書館的圖書,某程度上就是「共享圖書」。

 

但這種共享的模式固然是一種烏托邦的概念,如果人人都打算用別人的東西,那誰來付出第一件東西呢?又,關於該共享物的管理,保養,所有權等等,又應該如何處理呢?這一堆法理情理都難於解決的問題,導致以共享的理念雖好,卻一直不易廣泛地實施。

 

而隨著科技的發展,似乎為共享的概念帶來了更新一代的模式。

 

迷路才是屬於自己的旅行:解決問題的兩地差異

說到筆者偏愛的地方,肯的是台灣,特別是台北。不過,不少人也會說,就算是生活在台灣的人,都不太喜歡台北,其中一個反感的對方,是台北的交通。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城市的設計是為了照顧甚麼而設,便會長成甚麼樣子。而我深信台灣街頭最特別的景象,應該是這個:機車等候區。

 

土地問題引發的交通問題

 

單說台北範圍,其實對比於香港,就只是兩個新界分區的組合大小(大埔+西貢/元朗+北區),但卻住了二百五十多萬人,因此可以想像得到其人口稠密的程度比起香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了應付如此稠密的人口,台北市擁有相當發達的交通系統,例如發展了全台灣第一個捷運系統,結合陸上的鐵路,並持續地發展中。

 

隨著台灣在近代的經濟發展極為迅速,位於台灣的核心,台北的居民也就開始富有起來。可以想像的是,當一個如此稠密的都會區,交通的繁忙程度只會越來越嚴重,而與此同時,人們又開始稍為有點錢的時候,為了節省公共交通的輪候時間,很自然會傾向擁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可是,同樣是因為台北的佔地太少的關係,私家車的出現其實同樣令路上交通嚴重擠塞,在兩者中間取了一個平衡,便很自然會轉而發展擁有機車,也就會香港人說的電單車。

 

照顧機車變得更多機車

 

迷路才是屬於自己的旅行:在新加坡散步尋回香港的屋邨小店回憶

筆者稱不上「旅遊精」,絕對不是放假必須要離港旅遊的一族。然而,對於每一次的旅程,我總是提醒自己,多用腳走走,試一試迷路的感覺。用這種方法去旅行,即使未必可以走到別人推介的地方,但我卻總能說得出一些故事,是不少和我去過同一些地方的人,一直都沒有為意過的小事情。

 

2017年的時候,筆者因工作關係需要到新加坡數天,不過由於主要的行程都在晚上,變得在白天可以有些時間四處探索一下。那並不是第一次去新加坡,但卻是第一次自己一個人在外地旅遊。在大學裏其中一門修讀的科目,是關於東南亞地區的研究,其中筆者對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故事特別有興趣。襯著能夠可以毋須顧全同行的人會否太悶的關係,終於可以安排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行程。

 

那一次的行程,我是以步行的形式,在新加坡的南部,由聖淘沙附近出發,一直向著濱海灣方向繞了個圈。在外地,可以步行的距離我都盡可能步行,因為步行是我個人最信任的「交通工具」,時間易於控制,而且不用擔心轉乘或不懂下車等煩惱。

 

而步行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隨時停下來,或突然改變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