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才是屬於自己的旅行:解決問題的兩地差異

說到筆者偏愛的地方,肯的是台灣,特別是台北。不過,不少人也會說,就算是生活在台灣的人,都不太喜歡台北,其中一個反感的對方,是台北的交通。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城市的設計是為了照顧甚麼而設,便會長成甚麼樣子。而我深信台灣街頭最特別的景象,應該是這個:機車等候區。

 

土地問題引發的交通問題

 

單說台北範圍,其實對比於香港,就只是兩個新界分區的組合大小(大埔+西貢/元朗+北區),但卻住了二百五十多萬人,因此可以想像得到其人口稠密的程度比起香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了應付如此稠密的人口,台北市擁有相當發達的交通系統,例如發展了全台灣第一個捷運系統,結合陸上的鐵路,並持續地發展中。

 

隨著台灣在近代的經濟發展極為迅速,位於台灣的核心,台北的居民也就開始富有起來。可以想像的是,當一個如此稠密的都會區,交通的繁忙程度只會越來越嚴重,而與此同時,人們又開始稍為有點錢的時候,為了節省公共交通的輪候時間,很自然會傾向擁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可是,同樣是因為台北的佔地太少的關係,私家車的出現其實同樣令路上交通嚴重擠塞,在兩者中間取了一個平衡,便很自然會轉而發展擁有機車,也就會香港人說的電單車。

 

照顧機車變得更多機車

 

而台灣的機車甚至是多得出現一個有趣的情況,就是有傳說中的「機車瀑布」,也就是在交通流量較高的時段,比如上下班的時間,會在一些下橋的路段看見一大堆機車出現,多得就像是瀑布一樣一湧而下。

 

或見及此,台灣在交通設計上便針對了機車的情況,劃定了「機車等候區」,要求機車實施「二段式轉彎」,即機車需要左轉前,先要靠右換成向原本左轉的路口成直線,然後才直駛過去。

 

筆者剛接觸到這個概念時,絕對是覺得有趣的,雖然這個政策在執行上引起了不同的爭議,但相對之下,筆者不得不去思考,為甚麼同樣是人口稠密的香港,卻沒有這麼多機車的出現呢?

 

相對之下,香港的私人交通工具就以私家車佔了大多數,而原因卻似乎是與台灣有一個相反的概念:政策上沒有重視機車的存在。

 

香港的機車車位比例,是每兩架車才有一個車位。為甚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中一個原因,很有可能是政策上機車的停車位是免費的,而免費的東西卻又很佔地方,此所以政府便寧願減少規劃這些免費的福利。但同一時間,私營的停車場很多都不提供機車車位,結果令機車車位又少了一個來源。

 

不照顧就沒有問題?

 

或者是政策使然,又或是刻意為之,香港的機車數輛的確相對較少。但這又是否代表解決了香港的機車問題呢?

 

政策上的不便是減低了購實的意願,但是實際上做成不便,是真正的問題。比如機車在香港找不到泊位時,那可以如何處理呢?現在的情況是,即使願意付款泊車,但仍然沒有泊車位可以提供,結果車主要各找位置泊好,不少車主寧願把機車推到橫街窄巷,但仍然屬於違泊,逃不開罰單。

 

同樣的問題,在台北的另一種解決方法,是推行其他替代用品,比如共享機車,甚至是共享單車,來吸引機車使用者轉用其他工具,這種處理的手段又是否值得借鏡呢?

本文由作者【Owen Chung】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2000年開始學習跆拳道,並由2004年開始擔任教練至今,曾任跆拳道館秘書長兼總教練,為培訓教練人材編寫及整理多種教材,指導學生人數數以千計。並於2020年創辦以研究和發展傳統跆拳道為目標的「宏道會館」,以傳統跆拳道技術為本,學習綜合格鬥技巧。   跆拳道成就了現在的我。專項於跆拳道......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