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

成功人仕由早上運動開始

你知道嗎?世界上一些知名的成功人仕,特別是一些強人領袖,都特別喜歡在早上進行帶氧運動。到底是因為做運動才能他們成功,還是因為他們成功才能做運動?事實上,由早上開始做行運動和訓練,的確是有其獨特且有效的益處,你又有沒有試過呢?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便是其中一個例子,即使年紀老邁之時,也會堅持每天游泳。在游泳當中,身體需要不斷大量交換氧氣來維持運動,而且,在水中運動,精神需要高度集中,才能好好地暢游,避免溺水。這種全神貫注的精神狀態,事實上正是令精神壓力放鬆的手段。在泳池裏專注於自己的呼吸,在水底中避開世俗的噪音,當然是一個絕佳一日工作啟動儀式。

 

要知道,能夠每天執行同一個習慣,同一套日程的人,在紀律上是毋庸置疑的。特別是起床後做運動,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但如果能夠每天都能堅持晨早起床做好運動,那麼,你對於自己的紀律,你對於生活的態度,都可以培養到一種令人難以否定的積極感。因為如果你是能夠每天堅持運動的人,最少,你對於時間上的安排肯定稍有執著,這種時間觀念會令人很正面地好好地管理和規劃自己的工作進度,因此會令工作更具效率。

 

不可戒掉的壞習慣

習慣是很奇怪的東西。我們每天重複着,確從未想過是否真的需要跟隨。習慣起來的東西通常也無傷大雅,亦無必要戒掉,但到你真正戒掉時,又很「爽皮」!

 

習性從何來?

我習慣把水杯放在工作枱上,每次要喝水,也總需先去斟水,然後又回到桌子工作。有天我發現了我大可把杯放到水壺旁,令添水時減少一個步驟,但很奇怪,就算新習慣比較方便,我也有點想捉緊舊的。

我另一習慣是把毛巾放到離浴缸遠點的架上,我每次沖完涼也滴著水伸手到遠處拿毛巾。有天我發現可把毛巾放到浴缸旁,但……浴缸旁的位置原本安排了放置小毛巾。

當我把大巾與小巾對調後,我再把水杯的位置也換掉。舊的習慣可能不方便,那我為何要捉緊舊物?

我想起在家住時,媽媽執屋的方式。與父母同住時很多規矩,其一是「東西在那裏拿,就放回原位」。碗在碗櫃、碟在碟櫃、杯在杯架,其實很合理,也令空間很整潔。但當本來的規矩不是我定的,不論合理與否,我就是跟隨,沒想過需要從新建立。

21天能養成習慣?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21天能養成一個習慣的說法,這也稱為「21天效應」。這說法源自美國的一名整形外科醫生Maxwell Maltz,在進行多次整形手術後發現並紀錄在他的著作《心理控制論:改變自我意像,改變你的人生》(Psycho-Cybernetics)中。書中提及Maxwell Maltz發現接受過整形手術的患者需要21天時間去習慣新的面容,而接受截肢的患者的「幻肢」感(即已截的肢體,仍有感覺,像仍附在身體上一樣等),也會需要21天左右消失並開始習慣。那21天是不是真的能夠養成一個習慣呢?

 

多花一分鐘,改掉三分鐘熱度

自問從小並不是一個三分鐘熱度的人,做事情都有規律也能堅持做到底,不會輕言放棄,就算失敗也不會氣餒。這一年來,可能習慣了自由的時間較多,沒有什麼被限制的工作,所以最近不知不覺間,發現自己做很多事情都無法堅持,好像漸漸養成了三分鐘熱度這個壞習慣。很愚昧地才意識到原來「壞習慣」真的是這麼容易養成的,開始嘗試改掉這個習慣,然後發現原來一點也不簡單。因為大家也知道三分鐘熱度簡單來說就是沒法堅持,要改變一個習慣就必須要堅持,無法堅持就無法改變⋯不停的循環⋯⋯所以我開始用一些簡單的方法來嘗試改掉這個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