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

《淺談侘寂》

今天要和大家聊聊我最愛的美學風格『侘寂』。

我在創作好一陣子後的某天,偶然遇見了『侘寂』這個名詞,於是稍微了解了一下『侘寂』,除了很嚮往這種帶來內心平靜的美學之外,也意外的發現和我的作品風格非常相似,所以今天就決定來和大家淺談一下『侘寂』。

侘寂是一種帶有佛家禪意的美學,它包含著 無常、簡樸、自然、非完美 等特質,侘寂經常能給人帶來一種內在寧靜的感受。

佛教裡,我們常聽人說『無常』,所謂的『無』就是沒有;不存在之意,而『常』則是『無』的相反,指的是永恆不變,因此『無常』在這裡指的是沒有永恆不變的存在。

事實上,也只有無常本身是唯一永恆的道理。

簡樸與自然也都是很多人嚮往的禪意生活風格,『侘寂』的日文侘び寂び 中『侘び』指的就是這種簡樸自然、離群索居的生活風格,『寂び』則是帶著凋零、破敗等意,包含著時間性的美。

對我來說,生命是一種藝術、一種修行、一種哲學,就像『侘寂』一樣,不是完美無缺的存在,卻在每一個走向凋零的瞬間都有著不同的美,端看你用什麼角度去欣賞了!

今天的《淺談侘寂》就聊到這啦!如果大家有任何問題或其他感想也歡迎在底下留言分享給我喔~

抗疫日常與無常

無常的疫情突然襲來,令許多人都手足無措。經歷一波又一波疫情後,似乎我們都習慣了與疫情並存。不能逛街、不能聚會、不能一起吃飯、不可堂食、必須戴口罩、洗手、洗手、再洗手……這都是我們的「抗疫日常」。

當無常的疫情變得尋常,我們彷彿都變強了。原來我們可以連續數小時聽課/授課、多日不出門依然健在、整天戴口罩仍能溝通……從前我們以為不可能的事,今天,都變成了真實。為了對抗疫情,我們的適應力大大增強了。

雖說我們在抗疫中變強,但還是少不免想念過去的日常。不少同學都表示,很懷念未有疫情時,可以與同學在學校一起吃早餐、聊天、跳舞、參加活動。原來當日常變得無常,我們才學會珍惜過去的那些日常。

疫情中,每天大家最關心的,還有確診數字。數字反映抗疫的進展,不過更重要的,是數字背後「被代表」的人,還有他們各自獨特的生活。每多一宗個案,就多一個人失去自己快樂的日常,陷入與疫症苦鬥的泥沼中。更甚者,疫症造成超過二百人死亡……從確診到被隔離,繼而天人永隔,或許只是數天的事。當疫情變成我們的日常,願你我也無毋忘:生命本是無常。

生命無常,各人都不可能永遠安於現狀。有人說:生命並非貴乎長短,乃在於其深度。你有好好珍惜每個生命的日常嗎?你有為自己好好計劃未來嗎?願與各位共勉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