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有

在愛之中,我們要更「成為」還是更「擁有」?:讀陸達誠的《存有的光環》

本文首刊於開根好,特此致謝

連結:https://www.squaregood.com.tw/news_info.php?id=772

每次在讀這本《存有的光環》時,最讓我驚豔的是,作者陸達誠討論的雖然是很深奧的問題,但卻總是能深入淺出,用清晰甚至乍看之下有些簡單的文字,來闡發出幽深隱微的內容。而《存有的光環》的內容,顧名思義,當然是圍繞著「存有」展開。

佔有與存有:哪一種會更好?

「存有」,並不是一個我們日常生活會用到的詞;它的意思是來自對西方的be/being這個詞的翻譯。但是,「存有」(being)的意涵,卻始終隱藏在生活的每一刻。關於存有,西方哲學已經有非常多不同角度的、豐富的討論,但這些我們姑且置之。而可以直接下手去探索本書的主題:即「馬賽爾式的存在主義」。當然,我們會講的比較簡單,沒有辦法像馬賽爾和陸達誠談得那麼深入豐富,否則就失去導引的功能了。

當理想化為現實:陪著馬賽爾讀「傾聽」與「同在」

取肉體


「道成肉身」(incarnation)這個詞,原本是基督宗教在描述耶穌進入這個世界,成為人類的一個用語。不過,後來一些有基督宗教背景的思想家,除了在宗教的意義上之外,也會在世俗的(worldhood)學科探討使用這個詞。這個詞用來表示深度的、不可見的、不能以感官經驗來把握的東西,在某些具體的情況中呈現出來。
這樣講好像很抽象,那我們舉一個例子好了。「友情」是我們的生活中最日常、最通俗的經驗之一,但是,如果我們真的要界定「友情」是什麼,我們會發現:它沒有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單純。譬如說,我們可以問:我們理想中的朋友是什麼樣子?在理想中,我們應該怎麼對待自己的朋友?我們現實生活的友情像是這樣嗎?而當我們心目中的或是理想中的友情,變成了現實中我和某一個特定的人之間的感情,這就是一種「道成肉身」(incarnation)的經驗。
所以,在某些思想家的用法上(如我們後面會提到的,馬賽爾與陸達誠),當他們說「道成肉身」這個詞的時候,不一定是在講宗教,也有可能是在進行世俗的哲學思辨。陸達誠在翻譯當代經典《是與有》的時候,把incarnation這個詞翻成「取肉體」;但在2021年翻譯《臨在與不死》的時候,還是把「道」這個字放了回來,翻譯成「道取肉體」。這樣,和基督教傳統所用的譯詞「道成肉身」,幾乎就沒什麼差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