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學知識

真夏方程式 東野圭吾 / 真夏の方程式 東野圭吾

這是湯川學系列的第六本小說,故事發生在美麗的鄉下小鎮玻璃浦,湯川學因海底礦物開發計畫,來到這個擁有美麗海景卻沒落的小鎮。一個看似意外死亡的事件引起了湯川本人的注意,在他與警方的追查下,發現這不只是簡單的意外事件而已,似乎有人為的成分傪在其中,而在背後的故事真相又是如何?
-
這本書的推理算是中規中矩,沒有「嫌疑犯X的獻身」那麼精彩,但還是蠻不錯的。首先殺人手法的部分,算是意外成分蠻高的手法,全書只有湯川覺得是意外有點奇怪(還在那邊說這是科學家才注意的到的盲點),我在想警察可能也有注意到吧(也就是作為意外的話犯罪現場難以重建的部分),但書裡似乎沒有寫出來;此外,本書的推理還著重在角色間的關係,但人物間的關係其實蠻好猜的(狗血劇情🤣),而且湯川老師只要一說怪怪的就很明顯是誰有問題,所以讀者也很好把矛頭指向某些角色。不過東野把角色塑造的蠻有深度,閱讀時能夠體會到角色做出決定時的無奈(尤其是最後幾章)。
-
本作品還有另一個特色是湯川這次顯得很有人情味,以往的他雖然會分析人的性格以及舉動的矛盾之處,但是通常不會主動去關心別人,而且都是坐在辦公室裡聽草薙陳述案情後給予意見;這次的案件他不僅身處在現場,還在當地教小朋友科學實驗,變身成一位和藹可親的教授。此外,他還很積極地參與案件的調查,變成主動調查的偵探。
-

蟑螂 尤·奈斯博 / Kakerlakkene Jo Nesbo

蟑螂是尤·奈斯博筆下哈利霍勒系列的第二集。在泰國發生了挪威大使被殺害的案件,偵查必須迅速且不能洩漏醜聞,於是挪威方選中了澳洲任務回國後的哈利,看上的不是他的辦案能力,而是相信他會沉迷在酒精終使案件不了了之。因此,哈利再度離開挪威前往異國辦案。然而在辦案過程中,他始終圍著真相打轉,哈利周旋在心懷鬼胎的各位嫌犯中,還要遇上政府端的阻撓,他如何克服阻礙將真凶緝拿歸案?整個事件背後又牽扯了怎樣的利益交換以及權力鬥爭?這些都是本書的看點。
-
在書中的哈利受到雪梨案件後遺症的影響,做人處事比起第一集變得不圓滑,不過酒倒是喝得比較少(雖然故事一開始他還是在酒館裡遨遊),整個故事基本上都是認真辦案的哈利。值得注意的是,在挪威時去找他的警察是湯姆沃勒,這是一位在後面的集數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蟑螂一書中首次登場。故事中也有提到哈利的妹妹被強暴,但是沒有描述後續的劇情,哈利也沒查到強暴妹妹的兇手,不知道跟後面的故事有沒有關聯?
-

放學後再推理 東川篤哉

最近看太多血腥懸疑的犯罪小說了,換個心情讀個輕鬆的本格推理小說。東川篤哉以幽默推理見長,書中也蠻有這樣的日式風格的,無俚頭的行為被主角的吐槽,吐槽力點滿。全書以第一人稱敘述,描述主角霧之峰涼,這個高中女生在學校及生活中遇到的案件。
-
因為是學校附近的事件,基本上沒有死人這樣較沉重的劇情,頂多是找東西、小偷(也不是偷甚麼重要的東西)、嚴重的情況會發生傷害事件。故事中有些推理很有亮點,邏輯非常清晰,故事中的生物老師(強力推理專家)會看出主角看不見的盲點,從而推理出正確答案;但有些小問題是有時候光憑想像力就說出解答,雖然邏輯正確,但沒有物證還是會讓讀者難以信服。
-
全書共有8篇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霧之峰涼的逆襲”這篇,邏輯清晰,我們的主角也很快的推理出答案,不過生物老師在聽完她的推理後,又提出了難以反駁的論點!如果有讀者看到這篇故事的話,不妨不要急著翻出答案,停下來思考看看。至於我覺得最扯的是頂樓密室那篇,事件發生的情況蠻不可能的XD
-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輕鬆的推理小說,沒有太沉重的案件,也不會讓人看得心驚膽跳,適合想動動腦,又不想看可怕劇情的讀者!

歡迎留言分享想法!
歡迎追蹤IG→搜尋:detective_record
一起看書學知識~

莫拉的雙生 泰絲·格里森 / Body Double Tess Gerritsen

本書是Rizzoli & Isles的第四集,原本我其實以為泰絲格里森的書籍多是獨立作品,讀了之後才發現原來是套完整的Rizzoli & Isles系列。因為是系列作,在讀的時候多少會提到之前的事件,不過不影響”莫拉的雙生”中事件的精采程度。
-
故事中,法醫莫拉參加研討會回家後,發現自己的住家居然被警戒線圍起來,更驚恐的是,一名長相與她一模一樣的女子陳屍在她家門前的車裡,相似程度幾乎只能以雙胞胎作為解釋,於是莫拉與警方在追查案件與她的身世的同時(身世的部分因為我還沒看過”罪人”,不知道作者有沒有在上一集留下伏筆?),進而挖開了多年前的不知名殺人案件,而後更是牽扯出規模巨大的案子。
-

惡魔呢喃而來 多那托.卡瑞西 / IL SUGGERITORE Donato Carrisi

一開始買到這本惡魔呢喃而來時,就先被他的厚度嚇到了,這麼厚的書有時候閱讀起來會很吃力,不過本書並沒有這個缺點,相反的,他閱讀起來非常流暢,事件彼此環環相扣,驚悚程度也營造得很恰當!

----------以下有劇透----------

本書從簡介就很驚悚,「六隻女童的左臂被埋藏在森林空地裡,排成了詭異的圈圈,這是如此可怕的手牽手轉圈遊戲,幾乎可以聽到她們空洞淒涼的吟唱歌聲……」彷彿進行某種宗教儀式,令人毛骨悚然。然而除了女童們的左臂之外,其餘屍體卻被放置在別的地方。透過犯人的引導下,這些小女孩的屍體使警方追查出許多未被發現的案件。商務人士的後車廂、廢棄的修道院、有錢人家的客廳、富豪的宅邸、甚至是犯罪搜查總部⋯,全都引出了其餘案件的真相。
-
受益於本書的厚度,作者將所有提到的事件都描述得鉅細靡遺,讀者看這本書彷彿看了6本或以上的犯罪小說,多重享受😎對於貫穿整個作品的女孩綁架案也不馬虎,於開頭及結尾互相呼應,所有伏筆都回收起來串連出複雜交錯的犯罪。書中暗地裡的兇手採取「教唆犯罪」的模式,利用人心裡的弱點將人誘導到邪惡之道,呼應著書名惡魔呢喃而來。唯一有點可惜的是,對於真兇並沒有特別著墨他的動機為何,我一直以來都強調喜歡看有動機的推理犯罪小說🤔不過!前面提到的其他事件呢,就都有動機啦,所以整體來說瑕不掩瑜!

蝙蝠 尤·奈斯博 / Flaggermusmannen Jo Nesbo

蝙蝠一書的是尤·奈斯博筆下哈利霍勒系列的第一本書。故事發生在澳洲雪梨,一名挪威女孩的姦殺案使挪威警署派了哈利來到澳洲與澳洲警方合作。在這之前哈利才因酒精使一名警察同事死於交通意外,讓他呈現一個較為失意的狀態。令他沒想到的是,這不僅是一樁姦殺案,後續他們發現了幾樁案件都有共同的作案模式,最後成功鎖定了這些案件與犯人的關聯性,然而在逮捕犯人的過程中,意外仍然敢不上變化……
-
在本書中我們會看到尚帶點稚氣的哈利,雖說已經是一個酗酒仔了,但跟後面幾部作品的他比起來,在為人處事部分還是比較圓滑的。故事中哈利會有禮貌的服從長官說的話,甚至還會開朗的去把妹,雖然也會因為無話可說而有尷尬的沉默。不過到了故事後期,因為在哈利身邊發生太多事情,包含警方夥伴的身亡,導致他開始逐漸變成我們熟悉的哈利,開始用他獨特的辦案方式搜索案情。在書中的導讀有一概念我很喜歡,「閱讀系列小說的時候,主角漸漸變得有血有肉,看到主角一步一步變化的過程是很大的樂趣之一」。
-

羅傑·艾克洛命案 阿嘉莎·克莉絲蒂 /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Agatha Christie

羅傑·艾克洛命案講述白羅待在想要退休而隱居的小鎮,結果小鎮上的富豪慘遭殺害。與命案有關係的人除了宅邸的工作人員、賓客,還有與父親在金錢方面不合的兒子。離奇的是,這位兒子竟然在命案後失蹤,也讓他成為了頭號嫌疑人。原本看似鄉間大宅中的恩怨情仇,結局卻讓讀者驚嘆,且看神探白羅如何在複雜的關係中抽絲剝繭,將人物間的關係如解開繩結般,一條一條的理出邏輯的線。
-
本書的描述方式比較特別,類似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系列。在福爾摩斯中有華生醫生作為案件的紀錄,雖然腦筋跟不上福爾摩斯,卻忠實地寫下辦案的過程;本篇故事則由夏波醫生執筆,一樣對白羅的辦案邏輯感到不解,卻也字字珠璣的寫下這位矮胖比利時人的辦案過程。然而不只是單純的紀錄,白羅也從夏波醫生的手稿中得到破案的靈感,是本作品神來一筆之處。
-
另一方面,這本書也延續了阿嘉莎克莉絲蒂的一項特色,就是證人講的話通常有所保留,每個角色各懷鬼胎,隱瞞一部分真相之後就使整個事件變得撲朔迷離。白羅要針對證人的心理狀態以及自己的觀察,一句「我知道你們都有事瞞著我」顯示了他的自信,同時也讓讀者覺得心癢難搔,恨不得趕快翻到書的下一頁看白羅是如何思考,閱讀起來樂趣無窮;而最後的真相一如既往地顯示作者邏輯的縝密以及佈局的功力,已經不再需要文字來讚賞了。
-

獵頭遊戲 尤·奈斯博 /Hodejegerne Jo Nesbo

看完這本書,我只想說真的太愛尤·奈斯博的創作了。
-
本書的內容我沒接觸過的主題,是以獵人頭公司的人員作為主角,以前從來沒有看過類似的題材。故事主角羅格是一位極具盛名的獵人頭專家,同時也是一位名畫小偷,某日透過漂亮的老婆介紹了克拉斯·葛雷夫。雖說葛雷夫是他要介紹的完美人選,他卻意外發現老婆跟葛雷夫的婚外情,而他不知道的是,還有一場更大的設局在等著他,最後甚至牽涉到多條人命,究竟他有沒有辦法化險為夷?
-
作者奈斯博以哈利·霍勒系列聞名,不過本書是一本獨立於該系列外的作品,不僅是故事獨立,連寫作手法都有點不同,獵頭遊戲是全部由第一人稱視角描寫,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主角的想法以及為甚麼他會這樣行動;而哈利·霍勒系列多採用多重視角描寫,讓讀者以類似拼拼圖的方式得到真相;不過一樣的是奈斯博鬼斧神工的布局跟縝密的邏輯性。在我讀的時候,快到結局時我想說可以留一點隔天再看,畢竟結局大概就那樣,沒想到隔天讀最後幾頁的時候,那短短幾頁卻包含了大量劇情,以及最後的首尾呼應,讓我讀完後著實回味無窮。
-

尼羅河謀殺案 阿嘉莎·克莉絲蒂 / Death on the Nile Agatha Christie

尼羅河謀殺案講述一名及財富與美貌於一身的小姐琳妮,在埃及之旅中於尼羅河上慘遭殺害,身上的昂貴珍珠項鍊也不翼而飛,不僅如此,接二連三的還有其他人死於非命,船上其他人也各懷鬼胎,讓整個事件變得更加複雜。書中的登場人物很多,雖然故事圍繞在身上,作者卻也成功地讓每位角色都有固定的戲份,甚至讓他們都攪和在案件中,增加白羅的辦案難度。
-
此外,這是一本動機,或是說角色間的故事,占比非常大的一部作品,約用了大半本的書在描述,案件發生出場在蠻後面的,對一些讀者來說可能會讀得不耐煩,但我自己是蠻喜歡看阿嘉莎·克莉絲蒂寫的這些八點檔劇情,而且我也覺得動機描述其實在推理、犯罪小說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動機寫得好的作品往往在我心中是大大加分的,雖然說殺人的動機最常見就是三樣:愛情、金錢和自尊。
------------以下可能有雷------------
「謀殺之後必有愛情」,阿嘉莎·克莉絲蒂在本作中發揮她擅於描寫愛情的功力,她將角色間的愛恨情仇寫得繪聲繪影,我甚至隔著書都能感受到角色們的愛意/恨意,不過看到後面發現,這似乎也是她精心安排的陷阱,讓讀者陷入先入為主的思考中,很佩服這樣高明的手段。尤其熟悉白羅的讀者應該都知道他會朝涉案人的心理去推敲犯案動機,若讀者越是一頭栽入阿嘉莎·克莉絲蒂設計的愛情世界裡,就越會對真相感到衝擊。
-

魔鏡 有栖川有栖

除了上次在圖書館借的瑞士手錶之謎 之外,我也借了有栖川有栖的另一部作品:魔鏡。看完之後我只覺得……真是一部大爛作!榮登我讀過的推理小說中最最難以下嚥的作品。諷刺的是,在書的最後作者的後記,還寫說這是他頗為驕傲的作品之一??
-
先來簡單講一下故事架構,雙胞胎兄弟的哥哥的老婆死亡,嫌疑人就是雙胞胎兄弟的哥哥,但他們巧妙的利用交通系統來製造不在場證明,也就是鐵道推理,這是第一個殺人手法的亮點;第二個犧牲者就是雙胞胎兄弟,兇手則是利用時間差以及犯罪地點的混淆來製造不在場證明。
-
再來提到本書的缺點,首先是邏輯性,第一件命案花了一大堆篇幅在鐵道推理的細節(同時也浪費我一堆時間在想,我還認真拿鐵路時間表來研究),但是書中沒有很具體點出真的懷疑兇手的理由(其實有寫到保險金以及犯人開心的笑之類的,但這很不充分,因為他們提出的不在場證明其實很合理);而在最後偵探點出鐵道推理的真相時,真的是刷新我的三觀,從頭到尾沒有證據,就一個偵探在那邊瞎說??(而且我覺得若一開始就是弟弟去殺人的話,鐵道推理的不在場證明能夠更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