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閱讀筆記 | 教你變得更有價值,不再需要為了賺錢出售自己的時間!

原文發表至《幣備思維》網站 :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閱讀筆記 | 教你變得更有價值,不再需要為了賺錢出售自己的時間!

前言|推薦原因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完全改變了我對金錢的想法與思考模式,整本書都是的滿滿的精華,因此我非常推薦你閱讀。

這本書的作者是中國的比特幣首富李笑來老師所撰寫的,他同時也是一名天使投資人與專欄作家;獨特的想法與見解,使他在 32 歲以前,就達到財富自由的境界。

所以今天就要來與你分享這本書當中,達成財富自由最重要的一個概念,教你變得更有價值,不再需要為了賺錢,而出售自己的時間!

【如何變有錢】阻擋你變有錢的5個心態|翻身致富,現在開始 !

原文發表至《幣備思維》網站 : 【如何變有錢】阻擋你變有錢的5個心態|翻身致富,現在開始 !

前言 | 我們都想變有錢

我們都想變有錢。長大後的我們,不斷的在賺錢、追逐金錢。做著一份穩定、但不喜歡的工作,以為努力的存錢才會有錢。

但事與願違,你用認真、努力所換來的金錢,其實一點也不值得。今天就要來與你分享阻擋你變有錢的 5 個心態,只要擺脫這 5 個心態,就能翻身成為有錢人 !

阻擋你變有錢的 5 個心態

第 1 個阻擋你變有錢心態 : 努力存錢就能變有錢

首先,我們來把存錢這件事,拆解成兩個情境 :

第一個情境 | 你真的透過努力存錢,變成有錢人 :

雖然這個假設,幾乎不可能實現,但凡事都有可能。不過,想要用一般人的薪資,存到大筆存款,真的太難了;與其說是變成「有錢人」,更像是變成「守財奴」。

書評|從理論層面分享致富思維與技巧 理財書《80後百萬富翁1》助你成為百萬富翁

只要掌握有錢人的思維,以及投資知識與技巧,普通人亦能成為百萬富翁?作者龔成的投資理財書籍《80後百萬富翁》系列共分為3本書,首部曲《80後百萬富翁1》偏向理論層面,並會在書中分享有關創富原則的理論。書中分為3個篇章,包括「思維篇」、「創富篇」及「投資篇」,協助讀者逐步進入創富之路。

內容簡介

在《80後百萬富翁1》的3個篇章中,「思維篇」是引導讀者致富的起點。作者分享了致富應有的思維,以及他認為會阻礙致富的思維與習慣。當中最重要的一個思維是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致富,因為只有相信自己可以做到這個目標,才會有動力展開行動及規劃。另外,書中亦強調在行動前應先為自己訂立一個計劃,讓自己有一個清晰目標,例如在特定時間內成功儲到一定金額的款項。

在「創富篇」方面,作者介紹如何利用金錢遊戲的規則滾出財富,並針對儲錢、慳錢及創富方面亦作出不少建議。舉例說,收入、儲蓄及開支亦會影響我們的創富之路,而作者則列出多個慳錢方法,包括建議記錄每天的支出,以了解自己的消費模式,以及避免使用信用卡消費等。在創富方面,作者則建議讀者透過閱讀及報讀課程等途經學習創富。在「投資篇」中,作者則分享了投資知識、技巧及經驗,亦是較為重要的內容,包括股票分析方法及十大錯誤投資觀念等。另外,在書本的最後部分,作者則介紹了「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及選股準則。

書評|何謂資產?應如何投資? 《財務自由行》助你從投資新手逐步邁向財務自由

希望不會再為金錢而感到煩惱或勞碌?希望在日後即使沒有工作,仍然可以生活得自由?全職投資者龔成的著作《財務自由行》則告訴一眾讀者,要達到財務自由並不是空想,只要根據書中的建議,在投資、置業等方面逐步進行規劃,任何人亦可以達到這個最終目標。

內容簡介

龔成憑股票累積數百萬財富,並先後出版多部理財書籍,包括《財務自由行》、《80後百萬富翁》及《80後千萬富翁》等。他現時為全職投資者,並會不時在網上分享投資心得。當中的《財務自由行》以「財務自由」為主題,而作者在書中會先講解金錢世界或是經濟系統等背景知識,例如是如何「以借創造息差 」及「倒金字塔式槓杆投資法 」等,並會分享我們應有的金錢思維。

至於在「財務自由」方面,書中則詳細地介紹了通往財務自由的5條道路,以及其相對應的5種資產,包括創業、建立團隊及成為專家等,亦解釋了讀者可以如何踏上相關道路,以及當中需要留意的事項。另外,在兩大資產,包括股票及物業方面,作者則各以一個獨立的章節作出詳細解說。以股票為例,書中分享了在計劃股票投資組合時的策略重點、選擇優質股的要點等。以物業為例,書中則解釋了不同投資方法的特點與成效,以及提出了有助平均入市的置業建議等。

投資就像蓋房子,記住這個口訣讓你無往不利

你知道房子要怎麼蓋才安全嗎?

房子不外乎就是樑、柱,越粗的、鋼筋量越多、混凝土越強的就越不會倒,管它幾級的地震。

投資上也是一樣,標的越安全、現金流越強勁,要輸也難。

但這不代表我們要追求極致安全,或是榨乾時間拿去賺錢。

你把錢全放定存,每天工作16個小時,假日還兼外送,你還是會變有錢。但這也太累了。

用蓋房子比喻,就是你不可以無限加大樑柱或鋼筋量,因為要花錢,學結構就是為了在最經濟的狀況下把房子蓋好。

那問題來了,怎樣才算夠安全呢 ?我們會用「頻率」來設計。

以地震頻率來說,就有3年、5年、10年、50年、200年等等。

如果我希望這房子能撐 50年,那絕不會用10年的地震頻率來設計,相對的,也不會用200年,用50年的地震頻率設計出的來房子就是在安全的前提下,最經濟實惠的。

你可能會說,但50年一遇的地震不代表一定要50年才會發生,更不代表你房子存在的 50年內不會發生啊。

同樣的,200年一遇的地震,也有可能你蓋好的50年內就發生。

這就如同我們在投資上遇到的難題,我們希望在時間與投資效益上找到最划算的選擇,但風險卻揮之不去地緊跟著我們。

結構學上對此有個對策: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投資也有必勝法嗎?為什麼這麼多人在股市落敗?

市場的報酬是由少數幾天貢獻的,投資人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參與市場,以免錯過那幾天的上漲。

這段話是你在很多投資經典書籍裡會看到的話。經過了這禮拜,相信這句話的人應該更多了一點。

以美股來說,納斯達克指數已經半死不活了2個月,很多人說反彈就是逃命波,但上個禮拜就漲了6%。

當然,算上上禮拜,今年以來納斯達克還是跌了20%以上,你也許會說,如果在年初就空手,錯過上禮拜根本就不是問題。

不過你應該不會在年初就知道會下跌,一般人,上從專業投資人,下至一般散戶,都是邊走邊看的。

但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呢,是年初你看到下跌,因為你是長期投資人,所以按兵不動,但跌到30%時你又受不了出清空手,結果錯過了後面的漲幅。

每一波熊市都是因為投資人信心降低了,不管是因為戰爭、疫情或是貿易。在下跌的過程中,短線操作的人可能早就出清了,造成了前段的下跌。

跌到一個程度,信心比較不足的長期投資人也受不了,造成第二波下跌,接下來第三波、第四波,一直要跌到大家信心回來,或是賣股票的人越來越少為止。

你可能發現了,在這種情況下,越早賣股票的損失越少。單看這個區間是這樣沒錯,但重點還是什麼時候買回去。

不知道這禮拜的上漲是曇花一現,或是反攻的號角,但行情總是會在半信半疑中成長。

當沖不是罪,但晚人家兩步的當沖註定失敗

每次看到當沖社團就覺得奇怪。

不支持當沖可以獲利的人,可能會說當沖跟賭博沒兩樣;支持的人則會認為當沖是可以兼顧高槓桿與不留倉的好方法。

但我覺得奇怪的點是,不管你支持或不支持,在當沖社團研討切磋、甚至跟單就是不合邏輯啊。

當沖是建立在看出微小的波動方向,用高槓桿放大獲利,所以真正獲利的百分比可能很小,只是用幾十倍的本金去操作,所以有利可圖。

但跟單就很奇怪,勝負說不定只有一兩檔而已,等你看到時說不定都過了好幾檔了,賣出又差了好幾檔,是要靠什麼賺錢?

有溜過直排輪嗎?對初學者來說,最難克服的就是穿上鞋子的高度,感覺你變成有兩個腳踝,這種情況下別說花式了,光要移動都很困難。

但很多當沖跟單的人就像穿著不合腳的直排輪鞋,還想跟人比賽跑,不跌倒就不錯了,還想要贏錢。

就算只是技術切磋也是不太合理,如果你的壓箱寶被人家參透了,之後就只能靠速度取勝,前面說過勝負就一兩檔,把自己的優勢拱手讓人,可能就讓你由盈轉虧。

所以合理的推測,大家應該不會把自己的絕招公佈出來,更不會在打算買進前就分享給大家知道,這種落後又不完整的技術,在當沖這種精細操作中應該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Solana Defi質押-利用Friktion質押平台獲得30%年化報酬率

Defi 的全名是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泛指在區塊鏈上進行數位資產交易的各種應用,也可以想像是虛擬貨幣世界的銀行。比如說虛擬貨幣交易所、虛擬貨幣投資、NFT 交易平台等等都屬於 Defi 的範疇。

 

比特幣的出現可以視為區塊鏈 1.0,在以太坊與智能合約誕生之後,釋出了開源程式碼讓更多人可以去開發新的系統,就正式進入了區塊鏈 2.0 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各種 Defi 平台相繼出現,各種生態系也相繼開發,其中 Solana 區塊鏈這個新星出現,更是以交易速度快、成本低廉獲得了”以太坊殺手“的稱號。

 

這一篇中我將會介紹 Solana 鏈上的一個質押平台 Friktion,讓你可以將閒置的 Solana 做質押,賺取更多 Solana,獲得年化 30% 以上的報酬。

 

書評|如何達致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助你逐步達到目標

《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是我在開始投資計劃前,所閱讀的第一本理財書籍。最初會留意這本書,是因為它出現在某一期的「香港誠品暢銷榜」。此書提供不少實用資訊,包括投資的步驟等,甚為適合投資新手。

書名所指的「財務自由」,意思就是財務獨立,也就是不用為了生活而忙碌籌錢。書中將財務自由分為7個階段,包括「認清現實」、「養活自己」、「喘息空間」、「穩定成長」、「擁有彈性」、「財務獨立」及「坐擁財富」。以第2個階段的「養活自己」為例,即指自己的收入足以應付開支,而達成此階段的所需金額則大約為每個月開支的1倍。除了基本的理財與投資觀念以外,書本亦詳細解釋了投資的步驟及相關注意事項,以及如何逐步達成財務自由的最終目標。

另外,提起理財,少不免需要提及收入與支出,而關鍵之處正是增加收入與減少支出。在增加收入方面,書中提出的其中一個建議是開展副業,亦介紹了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副業。而在減少支出的方法方面,書中則列出在結帳前應思考的11個問題,以及減少餐飲等日常生活開支的不同方法等。

在理財書籍《財務自由》中,每一個章節亦解釋得甚為詳細,並舉出不同例子及利用圖表,讓讀者可以更容易理解書中的內容。除了與理財有關的內容以外,此書亦提供不少相關的實用資訊,例如向上司提出加薪請求時的要點與建議,以及節省旅遊費用的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