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vemycar

影評《在車上》

在去看“在車上”的路上,一直擔心著三個小時的電影會不會讓我感到無聊,
 但在這部電影中完全沒有任何會想要跳過的鏡頭,對這一部片長三小時、 
大量長鏡頭還有大量人物對白的電影來說實在很難得。 
.
 在車上說起來其實沒有什麼太艱澀的故事,故事講述意外喪妻的知名劇場導演家福, 
在喪妻事件兩年後被邀請到福島指導舞台劇,而因活動曾發生過意外需要聘請一位司機,
 所以家福遇到了司機渡里,兩人在一次次的車程中漸漸互相理解,也替對方解開心裡的困擾。 
.
 以下有微劇透
 “在車上”中男主角家福的車不只是代步的工具,昇華成他與妻子音存在的證明、 與妻子偷情男演員的互相爭風吃醋、
也是家福與渡里分享秘密的地方,而最後的結局, 也代表家福真正的放下了這些纏繞他心中好幾年的故事。
在電影中會有相當多“故事”的文案, 故事的內容其實都可以與片中的事件相呼應,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敘事方式,
尤其喜歡音說的故事的含義。這是我第一次看濱口龍介導演執導的電影,未來有機會會想找其他的片來看。 
.
 我的IG會分享更多電影以及日常故事小漫畫,
未來會在這邊放比較完整的劇透影評,IG會放一些比較快速的短評
有興趣歡迎追蹤、留言

理解與溝通,語言不是最重要的。《在車上》觀後感分享

-《在車上》Drive My Car(2021)

之前看過《偶然與想像》這部作品就很喜歡導演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呈現。這部《在車上》更多描繪在面對親近之人死去之後的接納或是自責。從願意讓女司機駕駛他充滿愛妻回憶的車開始,到最後他坐到副駕駛,與女司機一起抬起菸頭,在公路上奔馳,以車的意象代表男主角的內心對於愛妻死亡的接納程度。

【再怎麼深愛一個人,都不可能完全窺探對方的內心】

再怎麼深愛的人,自己終究是成為不了對方,也無法完全了解對方內心的想法。連自己都不能誠實的面對自己,又怎麼敢肯定你看到的就是全部呢?和演員能夠相呼應的是,演出一個角色,勢必得拿出真實的自己與角色碰撞,但你自己終究不是那個角色,如果欺騙自己是那個角色,等同於在欺騙你自己,但如果怕過度投入拉出真實的自己而不去和角色對話,那麼也不會有好作品出來。

整部電影包含了多種語言,理解與表達,對他人、對自我,如果不正面面對自己的傷痛,生活將會如行屍走肉般,無人理解,也不會知道自己活下去的動力是什麼。只要活下去,總有路可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