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吉

<大明東征提督李如松贈朝鮮都休察使柳成龍>之抗日援朝

明朝萬曆朝鮮之役在中國、日本、朝鮮及韓國歷史上影響深遠,與先前的寧夏之役與其後的播州之役合稱為「萬曆三大征」。

朝鮮觀的張力

明朝與日本的朝鮮觀存在極大矛盾,構成朝鮮觀的衝突戰爭。朝鮮之於明朝「事大」以誠,「在明雖稱屬國,而無異域內」,國王和世子必須經過明朝冊封,才得到法統地位,更行明朝年號,朝鮮尊明朝為宗主國,奠定明朝與朝鮮穩固的宗藩關係;明朝對朝鮮有「扶危字小」的責任,故面對日本侵略時表示「刻期殲賊,作我藩籬」、「所以自救」的回應,實際上是唇亡齒寒的道理。至於日本,則單方面視朝鮮為從屬關係的朝貢國家,存有蔑視的觀念,豐臣秀吉更勘查朝鮮地形和繪製地圖,可見早有征服朝鮮之意。明朝與朝鮮有著「事大字小」的倫理紐帶和道德責任,並存在宗藩關係;日本對朝鮮卻一直單方面視之為附屬國,波及明朝的宗主國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