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

極權不但矯情,還喜歡用別人的血來暖自己:我讀《血色大地:夾在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東歐》

書影取自網路書店

公眾視野中的猶太大屠殺,其實是化約過的歷史

1950年代以迄今,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所闡釋,德蘇極權以進步和愉悅為名,遂行屠殺、清洗,除去「多餘之人」的理論,影響無數的研究,也形構了公眾對二戰期間的猶太大屠殺與種族滅絕的認識,在各式各樣圖文、影像,持續流衍。


像是營救二戰歐洲猶太人為主題的電影,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有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近十年,則有唐澤壽明主演的《杉原千畝》;至於呈現納粹集中營與猶太大屠殺的圖文或影視情節,更是族繁不及備載。

二戰初期的法國,為何不戰而降:我讀萊丁《盛會不歇》的部分篇章

書封取自網路

納粹統治時期,作為戰爭協力者的法國維琪政權

二戰初期,納粹德國以所謂的「閃電戰」(Lightning War),在西歐戰場取得驚人的勝利。

繼波蘭、丹麥,與荷比盧陸續淪陷之後,希特勒成功避開英法聯軍對東邊的軍事佈署,突破馬奇諾防線(Maginot Line)進入法國。1940年6月14日,德軍直取巴黎,法國僅短短39日就全境陷落,期間並未有任何抵抗。

淪陷後的法國,由一戰英雄貝當元帥(Philippe Pétain),與德義簽署停戰協定,並將中央政府的所在地,遷往中部的溫泉度假勝地維琪(Vichy),成立專制政體的「法蘭西國」(État français,1940–1944),取代普法戰後所成立的法蘭西第三共和(La Troisième République)。

二戰的開始,一段愛情結束: 《珍珠港》心得(有雷)

    嗨大家好,我是MILI,《珍珠港》是一部2001年上映的美國戰爭電影,由Michael Bay執導,Ben Affleck、Josh Hartnett和Kate Beckinsale主演。

    這部電影以1941年日本空襲珍珠港事件為背景,描繪了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的情景。劇情圍繞著兩名美國飛行員,他們在戰爭爆發前愛上了同一個女孩,並最終捲入了珍珠港事件。電影以戰爭行動和浪漫愛情故事相結合,展示了珍珠港事件對個人和國家的影響。

    《珍珠港》雖然在票房上獲得了商業成功,但在評論界評價褒貶不一。一些觀眾和影評人讚揚了電影的視覺效果和動作場面,但也有人批評了其劇本和情感虛構。無論如何,這部電影仍然被視為是描繪珍珠港事件的重要作品之一。

    

    1.劇情簡介:

    

被世人遺棄之天才:《模仿遊戲》影評(有雷)

    嗨大家好,我是MILI,《模仿遊戲》的主要情節是描述英國數學家Alan Turing在二戰期間帶領一個團隊破解納粹的“恩尼格瑪”密碼機,幫助英國戰勝德國。電影還穿插了Turing青年時期和他與同性戀情人的關係等個人經歷。
   該電影的背景是二戰期間的英國,納粹德國使用了“恩尼格瑪”密碼機加密通訊,這給英國等盟國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Turing和他的團隊被聘請來嘗試破譯這個密碼機,他們使用了早期的計算機技術,成功地解密了納粹的通信,為盟軍在二戰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退即是前:《敦刻爾克大行動》影評(無雷)

     嗨大家好,我是MILI,《敦刻爾克大行動》是一部2017年上映的戰爭電影,由Christopher Nolan執導和編劇。這部電影描述了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在敵軍的進攻下被迫撤退到法國的敦刻爾克海灘,並試圖逃回英國的過程。此部電影並憑藉其逼真的戰爭場景和技術水準而獲得了廣泛的好評。

    

       1.簡介:

    

     《敦刻爾克大行動》是一部2017年上映的戰爭電影,由Christopher Nolan編劇和執導。故事情節圍繞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敵人的進攻下被迫撤退到法國的敦刻爾克海灘,然後試圖逃回英國的過程展開。

    這部電影採用了三個不同的時間線,分別稱為“陸地”、“海上”和“空中”,展現了從不同角度所發生的事件。在陸地時間線中,觀眾跟隨年輕的英國士兵Tommy在敦刻爾克海灘上試圖逃生的過程。在海上時間線中,救援隊伍在英吉利海峽中展開了一場拯救行動,試圖將大量的士兵轉移到英國。在空中時間線中,英國皇家空軍(RAF)的戰鬥機試圖保護海上救援行動,遭遇了德國的飛機。

從槍林彈雨走到兒童視角的《JOJO Rabbit》

戰爭電影不只有一個面向,即使是描述同一件事情也可以而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以猶太人集中營為題材的電影恆河沙數,但其中的切入點亦有所不同,《舒特拉的名單》以商人舒特拉營救猶太人、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講述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納粹集中營,父親不忍只有五歲的兒子飽受驚恐,利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扯謊說他們正身處一個遊戲當中。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電影來描寫戰爭,並沒有誰更優勝之分野。

在眾多雄赳赳的戰爭電影中,《Jojo Rabbit》(香港譯名《陽光兔仔兵》;台灣譯名《兔嘲男孩》)反其道而行,以十歲主角Jojo的小孩角度說德國人對於猶太人的偏見、戰爭的殘酷。故事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男孩Jojo滿腔愛國之熱誠,一心加入希特拉青年團,為國、為希特勒效力,更不時幻想出希特拉作為知心好友。然而,Jojo本性善良又充滿愛心,在青年團的一次訓練中,因不肯服順命令殺掉可愛兔仔,而遭到團友排擠。加上,他在訓練中的一次意外,令他無法上戰場,只好擔任一些文宣的工作。後來,他發現母親Rosie Betzler在家中收留猶太少女Elsa Korr,令他如臨大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