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槍林彈雨走到兒童視角的《JOJO Rabbit》

戰爭電影不只有一個面向,即使是描述同一件事情也可以而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以猶太人集中營為題材的電影恆河沙數,但其中的切入點亦有所不同,《舒特拉的名單》以商人舒特拉營救猶太人、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講述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納粹集中營,父親不忍只有五歲的兒子飽受驚恐,利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扯謊說他們正身處一個遊戲當中。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電影來描寫戰爭,並沒有誰更優勝之分野。

在眾多雄赳赳的戰爭電影中,《Jojo Rabbit》(香港譯名《陽光兔仔兵》;台灣譯名《兔嘲男孩》)反其道而行,以十歲主角Jojo的小孩角度說德國人對於猶太人的偏見、戰爭的殘酷。故事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男孩Jojo滿腔愛國之熱誠,一心加入希特拉青年團,為國、為希特勒效力,更不時幻想出希特拉作為知心好友。然而,Jojo本性善良又充滿愛心,在青年團的一次訓練中,因不肯服順命令殺掉可愛兔仔,而遭到團友排擠。加上,他在訓練中的一次意外,令他無法上戰場,只好擔任一些文宣的工作。後來,他發現母親Rosie Betzler在家中收留猶太少女Elsa Korr,令他如臨大敵。 

與《1917》相比之下,《Jojo Rabbit》是一個關於戰事後方的故事,也不是渲染任何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主角Jojo以兒童的視角觀看戰爭。在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洗腦教育下,Jojo 對希特勒的支持,完全是一個狂熱分子的行為,但導演巧妙地用兒童視覺來描寫,令一些戰爭中的醜惡變得喜劇化,電影中的出色之處就是由天真Jojo的口中說出當時納粹如何妖魔化猶太人。電影中在Jojo出現任何掙扎時,希特勒總是會以他好朋友的姿態出現。

同時,這電影中充滿了黑色幽默的元素,由JOJO的畫簿來表達猶太人如何被妖魔化,他認為猶太人是恐怖的族群,會吃人、會奪走正常人的財產。又或者蓋世太保調查團到JOJO家時,眾人必須要花很多時間講希特勒萬歲,才開始講正事。

納粹在二戰時藉由對幼童到青少年這段期間尚未發展獨立思考前,對他們做了大量洗腦。讓小朋友去打前鋒、為國犧牲,過程中犧牲很多小孩。

本文由作者【職場上的西西弗斯】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文字工作者 熱愛文學、歷史、哲學、宗教、藝術、電影 歡迎各類型文字合作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