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應廷 《不要活成自己討厭的模樣》:告別無盡的精神內耗 別對未來失去希望
在成長的過程中,為了迎合他人以及令自己變得合群,我們逐步殺死真實的自已,逐漸成為自己曾經討厭過的模樣,同時繼續討厭著現在的自己,甚至因為過度在意別人的眼光或不斷自我糾結而陷入精神內耗。MIRROR成員柳應廷早前則推出歌曲 《不要活成自己討厭的模樣》,由他本人及吳林峰一同作曲,並由陳詠謙填詞。在聆聽這首歌曲後,希望每一個人也可以提醒自己「不要活成自己討厭的模樣」,也要緊記即使已耗盡內在的能量,仍然要對未來有所期望,相信世間的美好不會失去。
「自細很聽教 笑容何其重要 容讓是禮貌 道歉不可缺少 累了」
精神內耗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大概是從小時候長輩對我們的教導開始。長輩總是教導我們說小孩子要「聽教聽話」、笑臉迎人、禮讓他人,以及在犯錯時不管有錯一方是不是自己,也應該先向別人道歉,這樣才可以獲得其他人的喜愛,也是在待人處事方面應有的禮儀。然而,這些應有的「禮儀」卻逐漸成為對外與別人相處時的刻意包裝,以及對內綑綁自己的枷鎖。這些刻意營造的「禮儀」不但會讓我們感到疲憊,更會逐漸成為麻木的應對機器,最終「留住笑面結果將裡面粉碎」。
「難道我寧願他人好 最後連想講出感覺亦怕很無聊 存在亦變得多麼小」
因為太在意別人的目光與對自己的看法,為了更迎合其他人的喜好,讓自己可以融入其他圈子或群體,只好將自己真實的想法與感覺埋藏在心裡。在轉變的途中,或許也曾經想過鼓起勇氣說出自己的感受,在猶豫再三之後又覺得說與不說所衍生的結果也只是相差無幾,而且旁人可能也不會有興趣聆聽我們紓發內心情感,因此倒不如什麼也不說,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隨著拼命抑制自己的情緒而逐漸殺死真正的自己,成為只懂附和別人的機器。
「能內耗直到多麼氣餒 留住笑面偏偏一切沒興趣」
除了長時間抑制自己的情緒以外,也會對自己現時的模樣感到不滿甚至這個虛偽的自己,以及過度在意別人的眼光或而陷入精神內耗。不但經常感到焦慮、沮喪、孤單等負面情緒,更會不斷自我糾結及懷疑自己,「連面對自己也開始想潑冷水」,而且對未來亦失去期待與信心,開始無法感受活著的趣味或生存意義,「徘徊在世上有甚麼好興奮」。
「能量已盡耗不反對 期望有份美好不會失去」
或許現在的我們早已成為失去情感的機器人,卻希望透過柳應廷的歌曲 《不要活成自己討厭的模樣》提醒各位「不要活成自己討厭的模樣」。即使已耗盡內在的能量,加上暫時還未能看到一個充滿光明與期盼的未來迎面而來,但是仍然要設法保留自己的真實一面,也要堅信就算前方的道路如何晦暗,美好的事物總不會輕易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