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求人不如求己

在這個就業市場動盪的年代,我見過太多求職者把希望寄託在他人身上。他們精心準備履歷,四處投遞,然後開始漫長的等待。每天檢查郵箱十幾次,手機一響就緊張地查看是否是用人單位的來電。這種被動的求職方式,往往換來的是無盡的焦慮和自我懷疑。

我曾經也是這樣。

大學畢業那年,我投出了上百份履歷,參加了無數場招聘會。每次面試結束後,就開始患得患失,反覆回憶自己的表現,猜測面試官的想法。結果大多數時候都是石沉大海,偶爾收到的拒絕信也千篇一律,從不告訴我真正的問題在哪裡。那段時間,我感覺自己就像商品一樣被挑來挑去,毫無自主權。

求職市場上有一個殘酷的事實,大多數人都在用相同的方式找工作,結果就是誰也無法脫穎而出。當所有人都忙著投履歷、準備面試時,真正聰明的人正在建立自己的專業網絡,創造獨特的價值。他們不一定是學歷最高的,但一定是最有特色的。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一位前輩。他聽完我的抱怨後,只說了一句話:「與其求人給你工作,不如讓工作來求你。」這句話點醒了我。我開始反思,為什麼一定要被動等待別人給我機會?為什麼不能主動創造自己的價值?

我決定改變策略,我不再把時間都花在投履歷上,而是開始系統性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同時,我開始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在社交媒體上定期發表行業見解,建立了一個專業部落格。起初閱讀量很少,但我堅持每週更新。半年後,我的文章開始被業內人士轉發,甚至有人邀請我去做分享。

這個過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當你足夠優秀時,工作自然會找上門來。

其實,與其花時間討好潛在雇主,不如把精力用在提升自己身上。主動創造機會往往比被動等待更有效,與其海投履歷,不如深入研究幾家目標公司,找出他們面臨的問題,然後提出解決方案。我曾針對一家心儀的公司做了一份詳細的市場分析報告,連同求職信一起寄給他們的CEO。雖然最後沒有得到那份工作,但CEO親自回信,後來還把我推薦給了另一家公司。

自由工作者的經歷更讓我體會到「求人不如求己」的真諦。當我開始接案工作後,再也沒有向任何人「求」過工作。客戶都是因為認可我的能力而找上門來。這種模式下,我不再是求職者,而是服務提供者,心態完全不同。雖然收入不穩定,但擁有完全的自主權,這種感覺比任何穩定工作都更讓人滿足。

「求人不如求己」不是要我們拒絕與他人合作,而是要我們掌握主動權。在這個變化莫測的就業市場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自己的能力。與其擔心經濟不景氣、行業萎縮,不如讓自己變得足夠強大,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創造價值。

這個世界上永遠不缺工作,缺的是能把工作做好的人。當你成為這樣的人時,你就再也不用「求」工作了。

本文由作者【職場上的西西弗斯】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文字工作者 熱愛文學、歷史、哲學、宗教、藝術、電影 歡迎各類型文字合作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建立我的個人專欄,成為HKESE 平台作家,廣泛曝光觸達10萬+ 讀者觀眾。
HKESE 星級創作者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