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去算命 不如「把自己活好」
有人經常抱怨,日子很苦,別人都順利幸運,平步青雲,那定是他的命太好了!
然而,你了解人性嗎?人生是否只是「命好」便足夠?初看《把日子過好,把自己活好》的介紹,以為是一介命理書,談及如何趨吉避凶,很想立刻放下,可是再看原來這是一本講述人性,甚至是人生的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算命師,卻非講述如何算自己的命,也沒有我想像中的玄學分析,反而道盡人性,也算是意料之外。作者千里淳風是個半途出家的命理師,他透過剖析客人的命運,從而悟出人生哲理。
坦白說,某些道理我也深感認同,例如:
比較無幸福
「不要過於強求,也不要做超出能力所能負荷的事。恰如其分的幸福所帶來的滿足與快樂,終究是會比較長久。」
作者接觸不同類型的客人,其中有些人深陷痛苦、不開心,原因竟來自過度關注別人的生活,從而生出嫉妒比較——過度沉迷臉書、IG上朋友的動態!
「我看過很多不開心的人,原因不一而足。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羨慕跟比較。殊不知,我們羨慕的人,心裡可能也有著難以言說的苦。」
不少人平日機不離手,每時每刻都在窺探朋友的動態——或在星級酒店嘆下午茶的打卡照、或週遊列國的生活照、或朋友成群歡聚照⋯⋯相較之下,自己日復日重覆的工作、生活可能顯得乏善足陳,或形影隻單,於是羨慕起別人精彩的生活。
作者以自身的專業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命定。「符合自己能力與身分的生活,才是最自在的生活。」莫論你是否相信命定之說,相信也不能不同意這句現代人的生活哲學。
追悔無意義
你們是否常常聽到「要是當初。。。就好了」、「早知道。。。」這類追悔之辭,或者你自己本身也在說。
不過,你有沒有試過真的從頭細想,若能再選一遍,你的選擇會否不同?人生會否改寫?
讀到這句,我不禁回想自己曾作過的一些決定,發現那些在當下掙扎萬分的抉擇,如今回想,若重頭再來,我相信我仍然會作出相同選擇!
難怪作者說:「就算再活一遍,回到過去那一個時間點,絕大多數的人,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還是會做出一樣的選擇。」
況且,「我們只能向前走、向前看。雖然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但別忘了,前方還會有別的村,別的店。」
追悔過去的選擇並無意義,你在人生中的選擇,永遠是當時權衡利害下的最佳選擇。
把日子過好
活到一些年紀,多數人總有一些不堪回首的過去,也遇過好些教你傷心痛苦的人和事,不少人被時間沖淡回憶,但總有些人執著於過去不放,將自己陷入痛苦的輪迴。
無可否認,一個人目前若變得成功了,自然會把過去所經歷的一切苦難「當成是邁向成功的必要過種,並視為是種正向的磨鍊。」,也比較容易原諒過去曾傷害自己的人,甚至矢言「殺不死我的,會讓我更強大。」(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至於那些今天仍活得不濟的,想放下過去的種種,就難上加難了。
在此,作者提出了解救的方法:「傷心的過去,痛苦的回憶,某種程度是可以被療愈、被拯救的,關鍵就在於,把日子過好,把自己活好。」
可是,與其執着過去不能改變的事實,不如活好現在和未來。因為過好日子總能幫助你不再在人生低谷中難以自拔。
「如果過去的心生並不太美好,與其深陷於傷心、怨恨,執着於報復、挽回,不如想方設法,好好地把日子過下去,並努力地把日子過好。」
讀畢此書,我有很深的感觸,一些看似顯而易見的道理,身處其中時,卻往往當局者迷,甚或會鑽牛角尖,例如,好不容易選擇了,卻又反覆推敲,想着是否選錯了。。。自尋煩惱,而其實即使我們能夠再度選擇,我們大多數人仍會維持最初的選擇,只是很多時,我們忘了當刻的決定已是某時某刻最恰當的選項,輸打贏要罷了。
原來將日子過好不難,放過自己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