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 (Socrates) 說:
認識自己 (Know Yourself)。


如果人不是群體動物,只是個體,不會跟其他人接觸,就不用認識自己、認識別人。認識自己和別人,我認為是同一件事,藉著跟別人接觸,知道自己和別人不同,慢慢就認識彼此間的區別,個體和個體間應該如何溝通,建立互相連結。在三個以上的個體形成的同一群體,更有可能再建立互相的協定,共同的語言、生活、日常的協作模式,這樣就有了社會的初型,甚至「法律」(規矩)。


現代有所謂的「九型人格」、「MBTI」(16型)等,其實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不會被歸入一種「型」中,就好像術數中的「xx座」、「X年」各有12種,即使勉強相乘,12x12x16,就可以包括了所有不同的人格了嗎?這是另類迷信。


在群體中,彼此了解認識包容是相當重要的。己有不足,別人能補足;彼有所短,己能補其短。或者問:認識自己、別人有多重要?要多久時間?要達到多深入?


有些心理學理論,說人不可能完全認識自己,總有些盲點。Johari Window指出,人和別人相處,能夠知道對方察覺不到他自己的地方;但盲點就是沒有人察覺到,這盲點越大就越危險。可以說,越認識自己,越認識別人,這盲點就可以變小。


在人一生中,隨著閱歷漸多,對人性也應該越認識透徹。追求進步的人,能自我反省,也能友善對人。人類社會是彼此依存的,人的缺點/弱點甚至終其一生也改不掉,但他能接受一個不完美的別人嗎?他跟別人相處,如果有太多太多的磨擦,不能接納對方的過錯,怎樣能繼續相處?這情況小至群體,大至民族。


人際關係,首先是他跟自己的關係,是否能面對自己:自卑、自怨、自大、目空一切、受過傷害長期未復原,傷害過人而一直(不)自咎,這些都影響著他未來跟人的相處。要自我省察、然後再認識別人(人性),學習跟人相處。我們很難做得到完全,但也要盡力,終其一生達成;當中會遭遇難題,要懂得面對及化解。這一方面能驅使自己進步,也能幫助別人。


由群體到社會,為什麼總會有一大堆問題,是源於人性有種種缺陷。各人只顧自己利益,彼此競爭,不能彼此包容接納,世間越多紛爭。今生身處環境,是亂世而非四海昇平。


儒家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基督教有言:愛人如己,為敵人禱告。佛教又說:渡己渡人。人的終極,是認識真理,追求真善美,回復古代聖賢所稱的至善世界。

 

 

Oren Jay Sofer
吳宜蓁  譯
正念溝通:在衝突、委屈、情緒勒索場景下說出真心話
Say What You Mean: A Mindful Approach to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究竟出版 2020

 

Emily Alison, Laurence Alison :
吳宜蓁 譯
信任溝通:全球頂尖心理學家解讀人心的四種方法
Rapport: The Four Ways to Read People
究竟 2021

 

 

by cmlai
2023-11-13
https://hkese.net/@cmlai1218_j8k
https://cmlai1218.blogspot.com/?m=1
 

創作者
讀書、寫作、研究、思考、創作、多維度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