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影評】女戰不敗 (The Woman King ,2022) :《裏王》

以「22世紀最強三寶」女權和有色人種其中兩個元素作為宣傳手法,可能會讓很多人對電影產生偏見,甚至在觀看前就已被勸退。我必須承認,僅是看宣傳海報並不能吸引我去觀看這部電影。然而,作為奧斯卡大熱的Viola Davis卻未能入圍最後的五強,繼而造成的雞蛋風波,反倒讓我渴望一窺究竟。簡單總結觀後感:不要讓電影宣傳和娛樂新聞扼殺電影的聲音。

整部電影最令我震撼的不止它威風凜凜地宣揚非洲血汗史;美輪美奐的民族風電影設計;演員的忘我激情演出。乃是它所傳遞的核心訊息:只有放下過去的自己,才能真正自立成王。

整個故事的軸心主要圍繞著Nawi (Thuso Mbedu 飾演)和Nanisca (Viola Davis 飾演)兩個主角的故事。與其他戰爭部落電影不同在於,在這個名為Dahomey的部落中,軍事首領與代表Agojie清一色是女人,並非男人,與22世紀越趨盛行的「母系社會」有異曲同工之妙。作為帶領觀眾走入故事的Nawi,在電影開首就上演了一場「非洲花木蘭」,她父親將她賣給一個有錢的醜男人,但天性倔強的Nawi為了選擇自己的命運,拒絕迎娶自己不喜歡的男人,於是加入Agojie,逐漸成為獨當一面、掌握自主命運的女王。

作為Agojie首領的Nanisca,她看似刀槍不入,卻隱藏著柔情似水、不為人知的私密。Agojie之所以成為Agojie,是展現了她們不堅拒被男人牽制的選擇,繼而決定自立門戶,透過戰鬥,一種充滿陽剛之氣的象徵,對外宣稱拒絕父權社會的洗禮。然而,在Nanisca成為巾幗之首前,原來她曾被眾多男人性侵,甚至懷孕,駝著一個沒有愛意,只有仇恨的孽種。這一段經歷令Nanisca留下比傷疤更深的一道烙印。戲劇化的是,最後發現原來Nawi就是Nanisca忘不了的仇恨。當年,Nawi出生後便被送到孤兒院,命運多舛,最終她們於追尋掌握自主命運之路上再度相遇。最終仇恨得以化解,流下憤怒、仇恨的血;舉起勝利、盼望的劍。

"The curious paradox is that when I accept myself just as I am, then I can change." —— Carl Rogers

「奇怪的悖論是,當我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時,我就能改變。」—— 卡爾·羅傑斯

故事基本上九成都是從女性的角度出發,並且強調女性自主掌權的重要性。相反傳統的「父權」、一男一女制度、陽盛陰衰等概念,在這群「女戰不敗」的咆哮與雌風中,充分展示了荒誕與無能。然而,掌控自主人生的態度不應劃分男女。Nanisca的經歷傳遞了自立成為王的必要條件:放下過去的自己,接受過去的自己,原諒過去的自己。

從「裏」改變,在外稱「王」。

本文由作者【Paul 】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