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力與腦力的微妙關係,要提升腦力你必須要的是提升體力!

即使不是體力勞動的工作,上班一整天,身體還是會覺得疲累。但是,不少體力勞動工作的人,下班後反而很多都有不少體力去做其他的事,身體的構造到底在如何運作呢?又,如果想要提升思考的能力,提升體力又有怎麼樣的幫忙?

 

腦力也是力!

 

腦力不是一個學名,甚至也不是一個正式的名字,但相信不少人都不難理解甚麼是「腦力」。簡單而言,就是當你的腦部需要運作時,所需要利用的「力量」或「能量」。

 

正如電器一樣,要運作就要電力,人要運作,就要體力。人的運作並不止於產生活動,一些非自主的身體活動,其實也在消耗體力,比如心跳和呼吸等等。然而,你也可能會問,呼吸和心跳不也是運動的一種嗎?只不過這些運動是身體難以控制吧(即是你不能令自己忽然停止心跳),所以這些都是體力活動啊!

 

對對對,這也沒錯,但再退後一步而言,即使真的不動了,也不計算運動了,你的腦袋運作本來也是有所消耗的。

 

正如為甚麼形容很需要思考的東西,例如電影、小說、歌詞等等,會形容為「燒腦」。這是因為當你很用力地去思考時,你的腦部會高速運作,當在這種運作模式下,你的頭部或多或少有一種發熱的感覺,情況好比你的身體運動時,用得較多的部份也會有這種熱熱的感覺。

 

事實上,身體的能量之所以被稱為「熱量」,或多或少也真的與「熱」有關,因為在消耗能量的過程當中其實也會有熱能的產生,所以只要涉及到能量的消耗,身體便會有熱的感覺,那怕是腦袋還是肌肉,甚或是內臟面對額外的處理工作時都會有熱的感覺,也是和能量的消耗相關。

 

因此,當你的腦袋需要用力運作,例如面對繁複的文書或資料處理,又或是思考和創作,其實當中也需要大量的能量消耗,某程度而言是另一種「體力勞動」,所以這些「腦力」,實際上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力」!

 

體力勞動消耗較少體力?

 

那麼,體力勞動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比起腦力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又如何呢?在科學上很難很直接去測量這兩者的比較,但是從身體的運作模式當中,就不難發現為甚麼體力勞動反而沒有這麼累。

 

體力勞動的工作,大多屬於重複性工作,又或是稱作所謂的「手辦眼見工夫」。在身體產生動作的過程當中,動作的本身固然是透過腦部去發送產生動作的訊息去指揮身體活動,然而,在整個過程當中,幾乎每一步都涉及能量的消耗,即包括腦袋去思考這是甚麼動作,這個動作需要哪裏用力,用力的程度如何,用力的同時身體姿勢如何等等等等。所以當你去學習一個新的動作時,那怕那個動作可能是需要很少很少很少的肌肉參與,卻可能令你大汗叠細汗的,比如穿針引線。

 

而由於產生一個動作的完整過程,特別是由完全不懂一個動作變成初步掌握一個動作的過程當中,往往需要更多額外能量讓身體完成一個動作的產生。所以身體其實會有一道機制,去為身體產生動作建立一套捷徑,這些捷徑就是令身體在產生動作時可以減少腦部的能量消耗,讓身體的肌肉自主協調運作,這些就是坊間常說的「肌肉記憶」了。

 

與此同時,身體應付每天的能量消耗,也會有一種適應性的改變,比如如果習慣了一天需要消耗這麼多的能量的話,身體會傾向可以使用更多的能量去運作,其中包括令身體變得更強壯,有更多的肌肉以應付體力需求。這些肌肉並不完全是在外表線條可以看出來的,特別是一些體力勞動的工作需要經常搬運的話,針對身體的需求其實是需要穩固的核心肌群(而不是好看的)去避免身體受傷,所以即使看上去可以是所謂的「肚腩」,當細心分析肌肉比例之下,不難發現他們的核心肌肉力量或比所謂的「六格腹肌」來得強得多。

能量系統 - TaekwonDOwen

如何提升腦力?

 

然而,身體需要消耗能量,但能量並不是隨時可以吸收的,所以當身體便需要儲存能量,以使在沒能即時吸收和轉化能量的時候,仍然可以有足夠的能量以應付身體運作所需要消耗的能量。

 

身體吸收熱量的來源主要來自食物,不論來自哪一類的營養素吸收(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要令這些不同形式的來源轉化成身體可用的能源,需要身體當中一樣極為微少的單位,稱為「粒線體」的參與。

 

「粒線體」的工作極多,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為身體轉化能量,因此,當身體需要消耗的能量越多,也就是粒線體需要的參與越多,才可以有效維持身體所需要的能量供應。

 

因此,即使日常的工作並不需要太多的肌肉活動,但是在於腦力消耗也同樣需要能量消耗的前提下,要令可使用的能量增加,提升粒線體的數量也是一種有效的運作模式。而粒線體本身就是儲存於肌肉當中,為此,要令腦力提升,提升肌肉量便能令粒線體的數量增加,情況等同令電腦的處理器核心增加,自然能夠提升更高的效率。

 

另一種方法是,由於粒線體是把營養轉換成為身體可使用的能量的工作單位,提升粒線體本身的轉換能力,同樣也可以令腦力提升,即是將電腦的處理器功率由i3變為i9的情況。而粒線體的運作效率,最直接的訓練方法是令身體適應帶氧訓練。

 

帶氧訓練令粒線體適應身體需要長時間轉換能量以維持工作(長時間跑步之類),因此會令粒線體較快地令營養轉換成能量。所以為甚麼耐力型運動員(長跑,長距離公路單車等)一般的身體都不會太胖,除了是因為身體為了減輕負重以維持長時間工作外,其次是因為他們的身體有更好的轉換能量效率,以令能量不會轉化成長期備用的形式在身體中存放(即是脂肪)。

 

簡而言知,要令腦力提升,要不就是透過肌肉訓練,增加身體的肌肉量,提升粒線體的儲存量;不然就是進行定期的帶氧訓練,令身體的粒線體維持高工作效率,更快地轉換能量。

 

所以,要令腦力提升,運動才是最直接的方法呢。

 

心肺耐力與肌耐力 - TaekwonDOwen

本文由作者【Owen Chung】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2000年開始學習跆拳道,並由2004年開始擔任教練至今,曾任跆拳道館秘書長兼總教練,為培訓教練人材編寫及整理多種教材,指導學生人數數以千計。並於2020年創辦以研究和發展傳統跆拳道為目標的「宏道會館」,以傳統跆拳道技術為本,學習綜合格鬥技巧。   跆拳道成就了現在的我。專項於跆拳道......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