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卡片盒筆記》:傳奇教授尼可拉斯・魯曼的傳家秘寶,原來最了不起的工具最簡單?

卡片盒筆記 - 最高效思考筆記術,德國教授超強秘技,促進寫作、學習與思考,使你洞見源源不斷,成為專家 電子書 by 申克.艾倫斯

《卡片盒筆記》實體書購書連結:https://tinyurl.com/2p5rlkjp

《卡片盒筆記》電子書購書連結:https://tinyurl.com/2fmapr56

我知道坊間介紹「筆記術」、「筆記法」的書很多,但每個方法各有擁護者,各有各的好,卡片盒筆記的優點在哪?為什麼陸續開始有人擁戴這種做紀錄的方式呢?

事實上,在介紹《卡片盒筆記》一書之前,我一直都是《子彈筆記術》的擁戴者,雖然還沒將該書重頭到尾的閱讀完,但我擷取了蠻多在我實際手寫筆記時遇到的內容並加以運用,儘管遲遲沒有寫下書評(老實說,也還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評論」,畢竟方法好不好用也要依照個人習慣「用了才知道」),那話又說回來,為什麼開始寫《卡片盒筆記》的書評呢?

因為我覺得這個筆記的概念,在「我」的個人觀點裡,是在記錄一些「還未發生的事情」,更精確一點說:「還不知道要怎麼發生的事」。什麼意思呢?

源自魯曼的驚人筆記技術

Luhmann.png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才識淺薄如我,在閱讀《卡片盒筆記》以前,其實根本不認識這個人,卻被書中形容他的描述吸引的目不轉睛,魯曼正是透過「卡片盒筆記」這個方法,讓自己從外行變成社會學家,並且用他自己的筆記系統寫出一篇又一篇、一本又一本的革新著作,由於他的作品實在太多,開始有人對這位社會學家的寫作方式、靈感來源感到好奇,本書的作者申克.艾倫斯便是其中一位,因此深入了解魯曼的筆記方式後,發現他用的是一個看似相當簡單,卻可能有些違反直覺的《卡片盒筆記》,而透過艾倫斯的重新解釋、介紹,以及現今許多方便操作的電腦軟體,我們任何人都有機會將魯曼的「大師訣竅」納為己用。

 

讓有用的筆記成為永久的資訊

mediamodifier-e9bYbRFCM9I-unsplash

(圖片取自:Unsplash.com)


其實本書在開始不久就介紹完魯曼的筆記方式了,就是將閱讀到的書籍、文獻中的內容記錄下來,寫在一張張小卡上面,若之後發現有與該則筆記有關的內容,就會在本來的卡片後面在放一張,並將編碼往後延續,這樣未來在找尋這則筆記時,就可以往後看到相關連的筆記內容。

當然,說的簡單,在實際操作上還是有些技術面需要顧慮,就像是快閃卡的記憶方式一樣,這樣子的筆記內容務必簡單扼要,不能在一張小卡上紀錄過多的訊息,而若了解「卡片盒」的概念便會知道,這意味著寫下來的筆記必須花時間去過目、整理,而不是零散的放著,因為這些小卡的目的是為了跟其他筆記內容取得「連結」,這樣在找尋一則筆記內容時,就能透過這些連結去發現連帶的其他「知識點」。

 

從黑曜石Obsidian這個軟體去理解

images

(圖片取自:網路)


既然方法簡單,那要怎麼實際開始運用呢?我個人是使用Obsidian這個軟體去協助我理解卡片盒筆記的概念,其實這個軟體我在幾個月前就已經下載好,卻從來沒真的打開使用過,原因是當時對「連結知識點」的想法很陌生,雖然連接起來一個網狀構造好像很美很厲害,卻沒有真正認真地記錄,自然就無法發揮「卡片盒筆記」的最終目標:幫助思考並創造。截圖 2022-10-13 下午8.12.11

(圖片為筆者自己記錄的內容,並透過軟體生成關聯圖)

因此,我建議真正想要了解卡片盒筆記的人,可以先去把程式下載下來(或者是其他跟卡片盒筆記相關的軟體),反過來講也通,若要了解Obsidian這個軟體的人,也應該花點力氣去研究《卡片盒筆記》這本書,否則,空有完美的軟體,也不知道怎麼運用、不了解記錄上該留意的細節,就容易無法完整的把整套系統的精髓給拾起。

 

個人評論:卡片盒筆記的精髓在於「還未發生的事件」

absolutvision-82TpEld0_e4-unsplash

(圖片取自:Unsplash.com)


既然本書一開始沒多久就講明了方法跟工具,那書本多數的篇幅在說什麼呢?它更著重在筆記的質量、做記錄或將各項知識點連結起來的「重要性」,並用大量文獻佐證,對我來說,這些東西雖可加深這項筆記的「說服力」,但多數的舉例內容我已聽過,舉凡:查理・蒙格對於「普世智慧」以及「思維模型」的評論、前些日子才看過的《瘋狂忙碌拯救法》中提到的「蔡加尼克效應」(指的是當我們發現有事情未完成時,會不可避免的被分心,除非我們把它先記錄下來,就能免除這個困擾),更有甚者,本書的文獻內容還包含了《彼得原理》裡提到的「達克效應」(無知者會以為自己都沒有問題)、以及《刻意練習》等概念...

會有上述的描述,最主要的來源便是《卡片盒筆記》中不斷地強調這樣的筆記方式很適合學術類寫作、非虛構類寫作的靈感擷取,若用陳舊的筆記方式,或自我感覺良好的「不斷重讀、畫線」方式筆記,其實往往記得的東西並不多。換言之,在讀者我狹隘的腦袋中,並不覺得日常生活中的記錄很適合用「卡片盒」的方式來記下,除非我們能針對每個發生的事件分門別類,並且確實有找出其被記錄的長久價值,否則多數的每日記錄,或者是工作上的記錄模式,也許並非「卡片筆記」的強項。

但轉個角度,若卡片筆記適合在撰寫東西時找尋靈感,那它就應該能被轉換成任何一個有在寫作、創造事物或演講者的「錦囊」之中,這也是為什麼我想把我的每日記錄加入「卡片筆記新增」這項作息的原因,若在未來,我有一個足夠的連結網,讓我能將看過的書目、電影,書中的引用、劇中的角色等,都先預作歸檔擺放,連結起來之後,我在未來的書評撰寫、影評的廣度都可以再次提升(現在我在寫文章往往是想到什麼寫什麼,後來發現自己最常引用的可能都是那幾個比較印象深刻的素材)。

綜觀來說,我不覺得「卡片盒筆記」適合所有人,起碼它的使用情境並不是馬上就被看出來的,這也是為什麼我說它是為了記錄「還不知道要怎麼發生的事」,因為靈感不常來,但有時一來也來的你心慌亂,卡片盒的系統就是幫記錄者更容易找到各項連結而激發出靈感,但這之前的前置準備「簡單卻不容易」,它不像「子彈筆記術」能立即改善問題,卻能在長遠的未來裡,讓有志成為創作者、或內容生產者打造屬於自己的知識宮殿、思維模型。

 

ⓞ延伸閱讀:書評-《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查理蒙格的普世智慧,是股票及人生成功的關鍵

ⓞ延伸閱讀:書評-《瘋狂忙碌拯救法》:帶你一步一步了解找到忙碌的根源再談如何解決忙碌的問題

ⓞ延伸閱讀:書評-《彼得原理》:職場裡不適任的十萬個為什麼

ⓞ延伸閱讀:天哪我給大腦開外掛了!它完全顛覆了大家對筆記軟體的認知 | Obsidian 教學 (影片為Papaya電腦教室所有,此僅分享)


 

本文由作者【艾瑞克ERiC】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