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緣路山旮旯》: 地緣與角色建構的關係

《緣路山旮旯》的口碑似乎不錯,票房已達597萬,以今時今日的香港電影大氣候來看,能夠回本絕對不是一件易事!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其中一個因素,相信是以側面描寫戲中角色所住的香港偏遠地方,吸引到大家的注意!

除了欣賞戲中的風景,甚至喚醒大家對香港一些已被遺忘的地方的注意外,我想以地緣與人物的角度來看這部戲,似乎也是一個有趣的角度。

阿厚來自茶果嶺邨,因為父親把逝母的東西通通丟棄,於是他決定把父親這位於觀塘市區的住宅,用比市價高的價錢租下來,以阻止父親把住宅賣掉圖利。是賭氣,也是念舊。對於逝母,阿厚從未忘記。

而電影中導演刻意描寫的幾個地方,都是被邊緣化的。

是禍,也是福。

禍,是因為住在這些地方的人好像與城市格格不入;

福,是這些地方大部分都得以免於被城鎮化、士紳化,儘管只是暫時。

因此,這些地方好像處於時間的狹縫裡,甚至能夠保持了數百年歷史,如主角阿厚成長的茶果嶺村。

而當深入看電影的主線,即是阿厚對愛情上的心理變化,我們能夠對比阿厚和其中一任女朋友Mena,阿厚並不如Mena一樣貪利計較,看來就好像阿厚雖然工作和生活都在城市中,但他並沒有被同化,好像他的出生地茶果嶺村這樣保持四百年歷史一樣,而Mena在與Manson約會的衣著可見,她已經完全融入了城市活色生香的文化意識中。

因此Mena和阿厚,注定無法一起。她注定和代表流行文化的Manson一起。

來自澄碧邨的咩姐,從劇情交代過她曾做過藝人,如今甘於平淡,歸回本科專業。而值得留意的是,在茶果嶺邨中繼承老冰室的阿厚的朋友,大槪是一對兄弟吧,他們聽見阿厚的談話講及澄碧邨時,不經意地說了一話:

「以前住澄碧邨好威架!」

借地喻人。或者就是編劇的小心思。

咩姐大學時是校花,畢茶做過藝人,風風光光,後來歸於平淡,就如澄碧邨當年以富裕階層為鎖售對象,早期買家多屬國際大企業,供高級員工作消閒用途,甚至被譽為豪宅,但如今卻因各種原因而無人問津。

對於這樣的一種「淪落」,咩姐沒有不忿,反而無重一身輕,摒棄了繁華,葉落歸根。經歷了多次失敗的感情,咩姐才找到真心待她的阿厚-一個如古老村落般「死板老實」的男子。

兼任編劇的導演在拍攝方面做得不錯,節奏輕快易入口,惟獨劇本沒有寫得很嚴謹,主線和支節的角色分配不均,阿厚由和Mena分手、以至咩姐一起之間經歷的心理轉變其實沒有足夠說服力,令阿厚醒覺自己要做出改變,主動爭取幸福;而且Mena和其他女角如花花、女神(陳漢娜飾,抱歉忘記了角色名字)、A.Lee,在喚醒阿厚反思的功能上幾乎重疊。大槪只是導演為了介紹多一點地方而寫多幾個角色,以及一點「群花拱照」的小噱頭罷了。
 

本文由作者【米克講劇本】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1.如果你有拍攝的想法但沒有劇本;2.如果你已有劇本在手,但想尋找第三方意見; 歡迎查詢合作邀請,請洽:[email protected] 本人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通識及文化研究系,曾任職報章編輯、咖啡師、配音稿撰稿員......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