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師格》影評──人生是一場永無止盡的荒蕪與荒謬

 

「我的靈魂與我之間的距離如此遙遠,而我的存在卻如此真實。」——卡謬

 

一部存在主義電影。如果你剛好處於人生低潮,看完這部電影你可能會無可遏止地哭泣——

 

——本來想這麼說,但好像有點不對。

 

哭大概還算好的,因為僅僅看到了「表面」的悲劇,所以表現出來的方式也很直率;若是連裡面的深層的悲劇也都看見且看透了,那或許感受到的就不只是難過而是永無止盡的荒蕪與荒謬了——那所有人都努力活著卻仍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荒蕪,以及問題明明還沒解決日子卻一直到來的荒謬。

 

「我們都有難題,都有需要解決的困難。而且我們都……晚上帶著問題回家,早上再心事重重地去上班,我想那種無助,那種感覺,就像在大海上飄蕩,沒有救生圈,沒有防護網,而你以為你就是那個,扔救生圈的人。」

 

所有人都有許多問題。

 

有人試著去解決卻只是把事情弄得更糟,有人不知道該怎麼解決,有人等著別人來拯救,有人視而不見,有人裝作問題已經解決。

 

一個性格傾向於排斥他人的教育者,當他自身也有很多問題尚未解決時,他是否注定只能默默看著那些被視為不良的青少年們繼續掉出社會防護網,只能「避免課堂上出現謀殺案」就好?

 

如果這樣的一個人想要拯救這些青少年,會發生甚麼事?故事告訴我們,大多時候,他只會把事情弄得更糟。或者甚至,把自己弄得更糟。而之所以會變糟,有時也並不單單只是他的問題,而是⋯⋯世界太複雜了。環境、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這種種因素交織起來,就會產生無數個巨大到令人難以想像的問題。而總在我們想到之前,事情就已經糟糕到難以挽回了。

 

可即使現實如此無出口,理想如此難實現,存在主義仍告訴我們:你要去創造出自己的存在意義,要盡量去生活,那才是唯一對抗人生的荒謬性的解方。

 

但一旦我們這麼做了,我們最終勢必會感受到那個教育者所感受到的:「我希望事情有所不同,我努力過了,你知道⋯⋯但事情就是,我們都有麻煩,大大小小的事等我們去處理,有時好,有時壞,有時我們內心沒有多餘的空間⋯⋯可以留給他人。」

 

因為他活在這個社會裡,和許許多多的人有所連結(即使他並不想要這些連結),因此他不能僅做一件事,因此他內心沒有多餘的空間了,因此他失敗了,他聽到理想破碎的聲音。

 

一切都是徒勞,因為生命有限,而該拯救的人那麼多。因為太多了所以感到一切都沒有意義。任何人都逃不出這種無意義,因為我們一出生就只能一直活著,沒有一個按鈕可以讓我們暫時死掉又復活,我們都困在這個必須一直一直朝向未來活著的牢籠裡。

 

「我不在這。你可能可以看見我,但我是中空的。」

 

雖然我們總說人是獨立而自由的,但事實是,沒有與他人的連結的話,我們連一秒也活不下去。

 

所以,若我失去了與他人的連結,即使你能看見我存在於此,但我內在是沒有的,是中空的。

 

當這樣的中空擴大到一個人幾乎要向內塌陷的程度,他就可能會思考自殺,因為他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那種感覺就好像被困在時間與空間裡,更準確地說,被困在生命裡。所以卡繆才會說:真正值得思考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

 

 

(當我們想在人生中創造出自己的存在意義時,卻總是被現實擊垮。真正想要的一個也實現不了,只好沉溺在那些可以實現但沒那麼想要的事物裡,為了避免崩潰,漸漸說服自己那些其實就是自己非常想要的。只有很少很少人才能獲得真正想要的,那必須付出極大的努力,有時即便付出了也得不到,因為時間有限肉體有限,明明是件如此不合理之事,可你一旦抗議,現實卻還會張開血盆大口對你說:這是你必須承擔的風險!

 

於是我們大多只能選擇要在理想與現實之間體會無盡的挫敗,或者沉溺於更為簡單可得的事物中並且只願意(為了避免被人瞧不起而)偶爾努力一下。

 

大部分的人選擇後者,也許常常感到內心不被填滿,可只要沉溺的話,沉著溺著人生也就過完了吧。)

 

主角說:「我們都需要一些東西,使我們從繁瑣和現實中解脫,或或多或少思考下事情的根源,沒人願意去想到底需要多少努力才能⋯⋯脫離。脫離苦海。我們都需要解脫。」

 

可結局告訴我們,解脫是不可能的,至少在活著時不可能,也許你偶爾會看到希望像粼粼波光時而閃現,但當你妄想要抓住它時,你必須要做好被整座大海吞噬的準備。

 

就像人們常說的:希望跟絕望是一體兩面。

本文由作者【六番号】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情緒廢物集合體。狗派。日劇迷,但最近沉迷最深的是韓劇。 到底要怎麼用寥寥幾句完整呈現一個人呢。自介真的是世界上最難的文體。 IG@rokubango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