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的五條路,決定「明年的你」變成怎麼樣的人

除了下班前跟同事閒聊,踏出公司門口的那時的小聲音們,將會決定你在一年後跟別人不同的關鍵。常常聽人家說要好好利用下班後的黃金八小時,但是腦袋瞬間的惰性使然,總讓你陷入天人交戰…

「好累喔,我要被榨乾了。」

「下雨一整天,好不想去參加活動。」

「算了!下次再去好了,今天先回家休息。」

「我要去運動。」

「我要回家追劇。」

「我要去上進修課程。」

「糟糕!要去應酬。」

「我要趕快回家顧小孩。」

每個人下班後的那幾分鐘,腦袋裡都會出現天使跟惡魔。除了下班前跟同事閒聊,

踏出公司門口的那時的小聲音們,將會決定你在一年後跟別人不同的關鍵。

常常會聽到人家說要好好利用下班後的黃金八小時,但是腦袋瞬間的惰性使然,總讓你陷入天人交戰。

所以才會有人買了健身房一個月去不到兩次,或是報名了外面活動但把錢浪費了。(我自己過去也是這種類型的花錢方式)

小錢花了沒關係,如果是花大錢才會認真看待,是人性問題。舉例,假設你買了健身房一個月$1500,可能沒去幾次也覺得似乎還好,所以可以常常為自己找藉口;如果你買了十堂五萬的成長課程,你怎麼樣都會把時間橋出來。

不是愈貴的課程愈可以讓你學習,而是財團也許在玩弄你的心態,用價值來篩選思想正面的人。

抑或是有一種人會直接說,我每天11點下班,所以我根本無法去想下班後的活動。

下班後的幾條路,回家的路、去學習的路、賺人脈的路、賺錢的路、運動健身的路。通常每周有走三天以上這幾種路的,都會在時間累積之後跟別人不太一樣。

思維模式、價值觀、自律性跟習慣養成

所謂的思維模式,可能是對於一件事情的洞察力、是非分辨力;價值觀,可能是對於一個目標的相對做法、自律性,很直白,就是在不被別人影響下,你會主動將一件事情完成;習慣養成則是最難的,一個好的習慣,需要持續100個小時。

所以通常在人畢業工作一陣子以後,透過跳脫舒適圈,會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而慢慢累積出一群價值觀相似的朋友圈,這些路不一定要花錢,但一定會花到時間。

每條路其實每週都有方法走,只是要學會排序跟建立習慣,也不能只有走其中一條路:

● 如果下班只選擇回家,那你的生活圈注定越走越窄越沒自信,你只剩下工作跟家庭,40歲後絕對會後悔。

● 如果下班只選擇花錢上課、學習,那你將得到知識,但會不知如何運用,很可惜。

● 如果下班只會到處交際應酬、賺人脈,那你回到家絕對會很空虛,因為你發現沒有真朋友。

● 如果下班只選擇賺取其他收入,眼裡只有金錢,只會讓朋友覺得你變了,變得更好或更壞,則取決於你用什麼賺錢。

● 如果下班只有健身,健身通常是跟自己對話,那就很可惜,少了接觸外面世界的機會。

當你決定做一件事情之前,你要能評估投資報酬率,時間跟成長是否成正比?錢花下去跟你想得到的,是否成正比?

每個人有相同的24小時,其實你想走的每條路是可以兼具的。

每周的五天下班,盡量去運動維持身心靈健康、學習將興趣累積成專長、加班、參加飯局累積人脈、參加可獲利的活動,讓自己多講話,不要只是參加會坐著的活動或是太沉默的活動,試著把運動時間放在上班前,也可以騰出來更多時間。

相信我,如果你詢問每個下班後更忙的人,他們會更懂得利用上班時間,而且處理事情會更有效率。若是真的必須加班了,回到家的10點後或是假日,也一定會把當週設定好但沒做到的事情補齊。

這五條路設定好了,不要自己行動,邀請朋友一起行動,人都是喜歡被需要的動物,不用怕麻煩別人,頂多就是被婉拒,而你還有下一個朋友。

說實話,台灣人蠻被動的,總是怕麻煩別人,要把這種思維模式拿掉,下班後的五條路,透過時間的累積,今年的你,一定會跟明年的你不一樣。

不一樣在哪?自律性一定比較好、一定會有一些特別的好習慣,也許多賺了一些外快、認識更多朋友、發現到自己的其他天賦專長…等等說不完。

所以看完這篇文章就立馬來做幾件事情:

A. 寫下自己的興趣,並找出來其中一件事情開始研究有什麼你能做的,然後報名參加(EX:瑜珈、語言、運動)

B. 寫下自己缺乏的事情(EX:財務觀念、運動習慣、飲食習慣、人脈),然後開始在網路找尋相關課程,或是透過朋友介紹參加活動。

C. 寫下前兩項所願意花的預算

D. 執行!!就從六月或七月開始!

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文轉載於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

創作者
創辦於2017,HKESE 是新世代求職招聘平台,自由工作人才社群,致力於推動新自由工作模式,滿足新世代的求職徵才需要。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