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運動是最強抗體】不要讓你的身體成為阿富汗!要對抗病毒就要令身體成為烏克蘭!

單以對抗外敵的作戰以言,阿富汗和烏克蘭有甚麼共同與分別?即使大家看見的細節有所不同,但是大畫面仍然相似:就是一方是夾帶私逃;另一方卻是將士用命,𡚒戰至今。那麼,在於對抗疫情這場戰爭之中,你又有沒有想過你的身體到底是阿富汗還是烏克蘭呢?

 

阿富汗戰爭持續將近二十年,不但擁有外間的軍備援助,更甚至有外國軍隊駐守多年,培訓軍隊,何以僅以一個月時間,便令多年的戰績毀於一旦?與此同時,烏克蘭也同樣擁有外界的軍援,但卻沒有外國官兵派駐,仍然能夠對抗多年來聲稱軍事強權之一的俄軍?

 

兩者最大的差異,莫過於當地政府、人民以及作戰單位的反應。在阿富汗,有些地方守軍根本連開戰也不願意,直接投降,甚至連總統本人很早便已經出逃他國,使得塔利班在很短時間便已經獲得阿富汗的實際控制權。反觀烏克蘭,雖然舉國上下在開戰前幾乎完全不認為會有開戰的可能(也就是根本不是備戰狀態,不如阿富汗般持續作戰二十年),但是當戰爭爆發時,不論官方的軍隊以及臨時應徵的民兵,都在全國各地𡚒力反抗,致令本來聲言三日內攻陷基輔一幕過了接近兩個月仍未實現。

 

話說回來,當有外敵(細菌/病毒)入侵身體的時候,其實身體也是在展開一場戰爭。

 

身體的免疫系統就是身體的防禦機制,也就是身體應付外敵的軍隊。免疫系統的運作頗為複雜,也在身體的不同地方工作。免疫系統有不同層級的武力,輕則就把對方中和,重則會演化成不分敵我(入侵者與自身細胞)地全部毀滅。而疫苗的作用,則有點像是提供軍備與軍演,讓身體提早適應入侵者的來襲,讓身體可以產生反應來對抗。

 

不過,大部份人都遺忘了的一點,是真正讓免疫系統有效執行的,始終是身體本身。

 

免疫系統本身是屬於身體運作的一部份,如果身體本身已經變成屍體,免疫系統是不會運作的。同樣道理,要讓免疫系統有效運作,身體功能本身的強弱就有直接影響。

 

《英國運動醫學雜誌》(註1)在2021有一篇研究分析接近五萬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過往運動習慣與病情嚴重性的關係。也套用上文的解釋,結果亦非常合理。沒有運動習慣的患者住院率、重症率與死亡率,都大幅高於有運動習慣的患者。而所謂的運動習慣,也不過是每周150分鐘運動以上,即平均一周三天運動,每次50分鐘(一小時不到)的運動,已經比起一周運動量低於10分鐘的人風險大減。

 

這份研究的結果其實絕不震驚,因為幾乎等同於「娘親是女生」的原理一樣,有恆常運動習慣的人,身體自然比較健康。可是,為甚麼近乎是日出在東方一樣的道理,卻不是每個人都重視呢?

 

其實以研究當中所提出的150分鐘運動量,也不是過一周五天,每次30分鐘的運動量,又或者可以拆分成一周五天,每天兩次15分鐘的運動。事實上,身體對於運動的刺激,並不需要很長的時間,而是有沒有有效地針對性作出運動訓練。

 

舉例來說,以極簡肌力訓練的倡導者丹約翰所提出的訓練方法,也不過是一天做兩至三個動作,每個動作重覆三至五次的下數,已經可以令肌力有顯著的提升。但是不少人卻經常提著運動量要很多,然後推說自己沒有足夠時間,所以就連小小的十五分鐘運動都拒絕了。

 

再厲害的疫苗與藥物,也不過是外界提供的資源,在身體內發生對付病毒細菌的戰爭,作戰單位始終是身體本身,而不是單純的疫苗和藥物。要知道,如果身體健康情況欠佳,有些手術根本連施行也是高風險,即使手術再有效,身體也會受不住。因此,針對身體健康,持續進行運動,其實和每天需要吃飯喝水一樣重要和必須的。

 

世界出現的病毒細菌只會越來越有所不同,研發疫苗和藥物的進程必然落後於大自然的進化,特別是新冠疫情的多次變種,已經突顯了疫苗再強也快不過病毒擴散。要令身體可以對抗病情,身體質素的本身絕對更為需要值得重視。

 

在真實的例子當中,每周五天進行圍繞提升最大肌力的深蹲訓練,大約每次所需時間便是三十分鐘左右,好好深蹲,便能大幅提升免疫力,減低重症率。你今天深蹲了沒?

 

註1,研究報告原文:https://bjsm.bmj.com/content/bjsports/55/19/1099.full.pdf?fbclid=IwAR1oBgP8m6GHeAL3y6wiqF4cgzUIEfpO0iBWLP4o4I-oeO5n2alXvWALZn4

本文由作者【Owen Chung】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2000年開始學習跆拳道,並由2004年開始擔任教練至今,曾任跆拳道館秘書長兼總教練,為培訓教練人材編寫及整理多種教材,指導學生人數數以千計。並於2020年創辦以研究和發展傳統跆拳道為目標的「宏道會館」,以傳統跆拳道技術為本,學習綜合格鬥技巧。   跆拳道成就了現在的我。專項於跆拳道......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