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魔鬼代言人》:決定的連鎖反應,邪惡僅在一念之間

魔鬼代言人影評

截圖 2022-02-21 下午9.36.40

個人評分:★★★★(★1分、☆0.5分,滿分5分)

剛好在Netflix上的影片推薦裡看到這部年輕的基哥(基奴李維)和艾爾帕西諾合演的心理恐怖片《魔鬼代言人》,雖然知道片長不短(將近3個小時),而且不知道為何我很相信基哥的演技會搞砸的情況下,我還是點進去看完了這部電影…

結果出乎我意料,基努李維雖然一直都不是以「演技」說服觀眾的演員(反而是暖心舉動、盡業精神、平易近人以及紳士的舉止態度得名),但本片中,還未變成當今愛狗人士代表的「殺神」之前的基努李維,表現算是可圈可點。既然最擔心的狀況沒有發生,這部電影剩下給我的,就是滿滿的驚喜!

驚喜1:年輕的莎莉賽隆

截圖 2022-02-21 下午9.38.55

我沒想到這位後來的奧斯卡影后竟然在片中演出,就好像在看電影《火線追緝令》時看見飾演大明星布萊德彼特老婆的葛妮絲派特洛(後來因為《鋼鐵人》系列中的「小辣椒」一角廣被台灣觀眾認識)一樣,算是驚喜中的驚喜。不過,不像是葛妮絲派特洛相對來說戲份較少,也較有所表現,莎莉賽隆在片中已經展現出自然純熟的演技,從熱戀、自信的女孩,漸漸變成被魔鬼誘惑、精神失常的病人,角色的起承轉合引人入戲且有說服力。

在《魔鬼代言人》一片中,莎莉賽隆飾演的瑪莉在筆者的心目中更像凱文(基努李維飾演)的「良知」,當然,我這麼說有點一廂情願,但她受到艾爾帕西諾的誘惑,雖然動心卻抗拒,也從身邊其他的女孩身上看出了崇尚物質、謊言以及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隱藏的邪惡。一開始,我並不喜歡瑪莉帶給觀眾的感覺,不過這也有可能是年代的差距,電影初期的瑪莉感覺只是一個支持老公事業的配角,但到了電影後半段,觀眾可以看出她內心的掙扎,想要靠自己自力更生卻又一次次被綁住。而本片好看在於虛擬又寫實的人性刻劃,也可能是被「排除在核心外圍」的關係,瑪莉比老公凱文更清楚看出來到紐約的這份工作是一條通往萬劫不復的深淵的入場券,但她無力挽回一切,因為有一個超級強力的推力,那就是艾爾帕西諾飾演的「魔鬼」:約翰彌爾頓。

 

驚喜2:不需要特效就足夠邪惡的撒旦

截圖 2022-02-21 下午9.40.30
老實說,艾爾帕西諾的演出以及演技應該都是預期內的功效,也不該說是個驚喜。但這位影帝飾演的撒旦,自帶的盛氣凌人的「邪惡感」倒是讓本片增添不少的看頭。雖然這類型的反派在各類型的電影並不少見,但演員往往會因為演得太用力而失真,艾爾帕西諾卻收放自如,他那雙具有威脅性的眼神,以及雖然在視覺跟體型上都輸給人高馬大的基努李維,卻有比這位新起之秀更強大的氣場,一切都在掌握中的「霸氣總裁態度」,也給人不寒而慄的威嚴,其中,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在地鐵裡被混混挑釁的一場戲,在面對已經亮刀的惡徒,約翰似乎眼睛都不眨就讓對方知道自己是「狠角色」的安排,不用肢體、不用激進的語言,對手就知道這個「不好惹」。

而他與基努李維飾演的凱文的互動也讓電影不會因為將近三個小時的片長而感覺冗贅,讓觀眾看見待宰的羔羊如何一步步陷入泥沼之中,他的每一句「交給你決定」、「我相信你的判斷」,甚至很多時刻,約翰會給出「不像是惡魔會給的建議」,像是「去陪你老婆」之類的,但無論他說什麼,站在「上帝視角」的觀眾都能感覺出每一句話都像是狡猾的蜘蛛正在編織更大的網,等待著他的獵物掉進去…,不過,「永遠知道要談判」的撒旦之子凱文,真的那麼容易掉入陷阱嗎?這引領我們進入第三個驚喜:自由意識的錯覺。

 

驚喜3:自由意識的錯覺

截圖 2022-02-21 下午9.42.14
我覺得電影的本意不是說「人類沒有自由意識」,而是「人類擁有自由意識」,也就是善惡的本質在一念之間,撒旦只是透過人性的弱點去引導有七情六慾的人類掉入陷阱,就好像布蘭登費雪主演的黑色喜劇《神鬼願望》一般,惡魔利用鑽各種漏洞,想辦法讓自己說出來的話出爾反爾、用盡力氣讓可憐的人類「感覺不到他的費力」,因此,一切成敗都在於選擇,對吧?

也許故事的主角、魔鬼的兒子會是一個幫人脫罪的律師是有原因的,因為上述所說的惡魔罪行,正好符合律師對陪審團做的工作:

找尋容易被操弄的陪審團,然後達成自己想要的邪惡目的。

但仍有不同,凱文也能在法庭上看見一些「不能接受」的事實,例如親眼見到性騷擾學生的老師在法庭上勃起,不過,能不能接受是一回事、視若無睹又是一回事,而就算他對這樣的行為氣憤,但在搬到紐約之後,觀眾不難透過凱文的眼睛看見他也因妻子以外的人而引起性慾,而於此同時,莎莉賽隆飾演的瑪莉也正被惡魔給誘惑中…

截圖 2022-02-21 下午9.42.55

除了情慾的誘惑(如果身為觀眾,自覺是個聖人的話),惡魔offer的第二個誘惑是:物質。搬到紐約以後,換到更大更豪華的房子、瑪莉換上更美麗的衣服、參加名媛的盛會,凱文似乎買單這樣的環境,畢竟這一切都是他努力想要換得的,但相對凱文,瑪莉或許因為自己沒了工作、少了生活重心,自然而然地發現一切都是太美好的想像。

所以,看穿一切的瑪莉逃脫了嗎?並沒有…

截圖 2022-02-21 下午9.44.01

無論是早就看出惡魔勾檔的同事、瑪莉、還是檢查機構,凡是看見真相的人都在故事裡慘死,他們拒絕誘惑、拒絕邪惡的下場就是因為自己的選擇而殉道,換言之,惡魔要不是給你蜜糖讓你乖乖就範,就是給你毒藥讓你死於非命,所以,最後…基努李維飾演的凱文決定舉槍自盡,終結自己的生命…

畫面閃回到電影的一開始,基努李維在一念之間決定不在幫助惡人脫困,看起來後來出現的喜劇電影《命運好好玩》也套用了一樣的套路,讓觀眾看完所有決定的連鎖反應之後,要你跟劇中的角色一起想想:如果一切都能重來,你還會做相同的選擇嗎?而不管是亞當山德勒還是基努李維飾演的角色,最終都做了不同的選擇,但結局卻很不一樣…

凱文還是中了撒旦的圈套…只是這回他中了虛榮心的罪。

 

結語

截圖 2022-02-21 下午9.45.28
其實,當然人類擁有自由意識,如果沒有,電影也就沒有什麼讓角色重新抉擇的時刻,但「你做的決定真的是你的決定嗎?」這個問題卻值得借用《魔鬼代言人》一片來討論,從電影的開始到結束,撒旦提出的建議、想法,甚至聽起來像是「讓你決定吧」的時刻,其實都是「自由意識」的展現,因為那並非是惡魔能控制的東西,但我們還是選擇了邪惡要我們做的決定,為什麼呢?

套句墨菲定律的說法:會發生的事情總會發生。

截圖 2022-02-21 下午9.46.24

也就是說,會受誘惑的時刻總會受誘惑,只是誘惑你的東西是什麼?是虛榮、美色、財富還是嫉妒?身為擁有感性的人類,只能試著讓它延遲,電影裡,撒旦說他有不只一個兒子,到處都有他的骨肉,會不會也許所有人的源頭都是惡魔?端看早就被種下的邪惡種子在什麼時候萌生,難道這就表示我們每個人都無一倖免嗎?也許未必…凱文的媽媽曾經在紐約生活過,但最後選擇樸實的生活、遠離大城市的誘惑,也許這就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我們不能保證每次的選擇都是對的、都是不受影響的,但盡可能地避開可能造成的誘惑,就能延後它的發生,甚至在有生之年都不發生,我曾經讀過一篇文章講述:人一生可能都會得到癌症,只是多數人都在癌症還沒出現之前就死了…不確定這句話的真實性,但借用一樣的概念:

人一生都會面對誘惑,但我們有機會延後它的發生,就可以免於在有生之年得承受家破人亡又或者妻離子散,或許吧...

截圖 2022-02-21 下午9.47.00

本文由作者【艾瑞克ERiC】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