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做夢因為情緒影響,或許是不安,或許是焦慮。也常聽人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看起來,夢其實跟現實有密切的關係呢。

 

在我看來,做夢是因為現實中太多牽掛,因為現實中太多無法實現的事,所以我們才會希望透過夢境去達成想法,去滿足自己。夢境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夢境是照現實,照腦中的想法構成的,所以即便是不合理,但也不是天馬行空。正因為夢境是以現實為基礎,所以才會讓人感到釋放。或許,做夢是一個人類安慰自我的方法吧。

 

可是,做夢通常是沒有記憶的。那麼為什麼會有釋放的感覺呢?

 

我認為,就算沒有記憶,但還是有釋放感的原因是我們並沒有真的忘記。

 

就像是創傷後遺症一樣,大腦啟動了自我保護機制,「刪除」了本來存在的記憶。但到了大腦認為身體可以承受的時候,那段記憶就回來了。看起來好像很複雜,簡單來說就是刪除了的文件,只是存放到另一個文件夾而已,只是轉移到垃圾筒,並沒有真正刪掉,我們還是可以選擇把它還原的。

 

同樣的,被我們「忘記」的夢境,只是存放在一個甚少查看的「檔案」而已,關於它的記憶,一直都存在。所以,大腦才會認為欲望已被釋放,讓我們會做完夢的時候感到一點舒壓。

 

現實到夢境的連結是因為釋放,那麼,夢境到現實的呢?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夢境成真」的經驗。比如說,在現實中發生的某件事讓你感到似曾相識。有人說這些是「預知夢」,也有人說是巧合。我卻認為是「人為的結果」。

 

夢境是我們的想法,想要讓現實中在意的事情,依照自己的想法發展。既然是自己的希望,在現實中,當然會不自覺的努力達成這個結局。到後來,達成了想法的瞬間,就成為了夢境到現實的連結。

 

當然這可以說是「夢境成真」,但在我看來是「人為的結果」。每個夢境,也就是每個想法,我們都有不自覺的去達成它,但並不是每個都能夠達成,而能夠達成的就是成真的夢境。所以說,並沒有預知到什麼,只是我們的努力,讓這一切都成真了。

 

夢境跟現實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透過夢境去釋放現實的壓力,同時也借著夢境去推動我們解決現實的困境。

創作者
喜愛藝文 以文字和圖畫留下溫度   香港城市大學 文學院 ; 習慣以文字、圖畫表達自我的普通香港人。 / 香港人看似冷漠無情,但或許只是不善辭令。  文字看似生硬,但在我眼中卻是再好不過的表達媒介。 /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