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個話初創一定要係咁做?

Photo by Joshua Gresham on Unsplash

叫得做初創公司 (Startup Company),就當然是在比人缺乏資源的條件下,正在開創一個創新概念的業務。可依靠既就只有Founder 一鼓作氣既Passion 和創新Innovative。

Fun Fact: HKESE 由2017至今營運已有3年,從始至今未有從政府或私人機構取過分毫的資金支持。

初創的陣亡率超過9成,真正是一趟九死一生的旅途,對於搞初創,我有一些奇異的非主流想法。

 

唔好意思,Founders,你未稱得上係創業家 Entrepreneur

開創Startup 的先鋒者有個名字叫創辦人 Founder。

我對於Founder 的定義是:Founder is someone doing everything to drive a startup business success.

不要以為叫自己做Founder,你就係指揮家,咩都唔洗做指點人去做,個Startup 就會成功,事實上係相反,Founder 係咩都要落手做,尤其係當你個業務仲係草創期,缺乏資源,咩都仲係摸石過河既階段,Founder 係擔當一個先鋒者、開荒者,呢段最難捱既路你係要一力承擔闖過去,無法假手於人,因為只有你自己最清晰知道想要做什麼。

恒毅力 (Grit) 係創業家重要的特質之一,因為在開荒旅途上必定荊棘滿佈

只有當你找到了成功的營利模式,業務成熟了,這時候你才稱得上做創業家,可以將工作下放。

 

搵投資者不是唯一的融資方法

需要資金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想要加速擴展業務,好多初創知道想要資金,就要找天使投資者 (Angel Investor),又或是VC 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

其實還有其他被忽略的融資方法,包括自資、貸款和自力更新 (Bootstrapping)。

我比較傾向後者 - Boostrapping,專注於創造價值,實現營利,以應付日常營運開支,這就是自力更新的營運模式。事實上好多外國初創都會採用Bootstrapping 方式,例如GoPro

假如你對自己的王國充滿信心,你會輕易將股權、業務控制權分讓外來投資者嗎?
 

有雞先定有蛋先,有蛋先定有雞先?

有些初創公司會以自己係數碼港 / 科技園 Well-funded Startup Company 作招徠,對我而言,有政府資助當然是好事,減輕了創業的起始成本,但並不保證一家初創能夠營利能夠營運成功。

一個業務要營運成功就要找到好的商業模式,實現營利,才能持續營運下去 (Sustainable)。好多初創都在尚未找到成功的營利模式之前,花光所有資金,沒柴可再燒而告終。

初創在草創階段,就像在雲層上跳下,然後要在著地之前發明一把降落傘,驚險程度可想而知。

成熟的初創是已經找到成功的營利模式,有收入支持業務發展,這才是吸引人才加入的條件。

 

Bootstrapping Definition - Investopedia

如何獲得創業啟動資金? - Dan Lok

本文由作者【瀧澤 Ming】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HKESE 平台創辦人.社群願景官 ・90% Introvert 的創業家 (Tech Entrepreneur)・數碼遊牧民族 (Digital Nomad) ・熱愛獨遊探索世界,時常幻想能改變世界的窮書生。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