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情懷】深水埗區的足跡

圖片來源:r/HongKong from Reddit

有人說:「歷史是不應該被遺忘的。」

提起深水埗區,可能會令人聯想到高登電腦中心、鴨寮街或是車仔麵檔等一些十分庶民式、草根的地方,但當我們從歷史角度重新探尋時,便會找到不少驚喜。

過去的深水埗原來是個港口,「埗」字與「埔」、「埠」相通,「埠」有「碼頭」的意思,大概深水埗從前是個深水的碼頭吧!

「活化」還是「清拆」?

目前,不少港英時期的建築物已被清拆,如: 皇后碼頭,而可幸的是有些建築物仍被保留下來,如: 北九龍裁判司署。北九龍裁判司署位於九龍石硤尾大埔道,是一幢具有英國特色的建築物,它的門外有個六角形樓梯。根據導賞員所述,「60-70年代,裁判司署每日審理近800宗的「走鬼」案件,所以法官一般都係罰款了事。」現在,這個地方已活化成美國薩凡納藝術及設計學院,從前的囚室、第三法庭已分別被改建成會議室、課室,而大堂旁原本用以收取犯人罰款的房間,則被改建成學校圖書館。然而,當中一號法庭仍保留了六十年代原有法庭的環境,如: 庭內的柚木地板以及犯人欄的鐵欄。

美荷樓被打造成二級歷史建築物

位於九龍石硤尾寮屋區的美荷樓,是香港僅存的「H」形七層徙置大廈,見證著五十至七十年代的居民的生活辛酸史,如: 僅有三格的公共廁所、擠迫的臥室以及家家戶戶在走廊煮食等點點滴滴。

「(從前的居民)去廁所一定要去中間廁格,仲要帶埋份報紙入去」,這是導賞員在一次訪談中得知。我猜想當中的主因大概是當時的公共廁所設計簡陋,排水系統不完善,以致第一、三的廁格經常會出現漏水的情況。經活化後,第四十一座石硤尾邨美荷樓已經被改建成青年旅舍及美荷樓生活館,讓旅客可在生活館一睹舊式腳踏衣車的風采,藉此想像一下五十至七十年代的香港婦女在家中縫衣以求幫補家計的情況。

下一站 ─ 唐樓

記得王德威先生在《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一書中提及了早期香港人的居住環境,如:「大多數的是帆布生活,商店裡是晚鋪早拆」,這證明了香港地少人多及香港人生活困苦的情況早已存在。作為九十後的我們,要面對著「上車」難的問題,而造成這些問題是政府的錯還是地產霸權?

「唐樓」是中國華南地區及香港一帶於19世紀中後期至1960年代誕生,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一般只有三、四層高,而它的誕生亦造就了「包租婆」、「包租公」的職業。從這次家訪得知,原來業主為了達致利潤極大化以及成本極小化之果效,一般都會劃分單位,並且會以不同級數分租,如: 最佳是騎樓房,即頭房、次佳是中間房、尾房以及「閣仔」,即樓閣,這些房間通常以木板相隔,所以稱為「板間房」,後來又被稱之為「劏房」。

未來

在這次「探索」活動中,我重新認識深水埗區,不論是附近的建築物,還是唐樓。「你希望日後的深水埗區會是怎麼樣? 」 「我希望深水埗區可以進行市區重建。」這段對話是來自這次的家訪,代表著居民的心聲。他們簡單的一段話,令我回想起幾年前曾發生的馬頭圍道唐樓倒塌事件。

或許,重建後可能會吸引青年人遷入,但市區重建真的可行嗎,會不會令香港人從此遺忘了這段歷史? 但願市區重建有助改善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活化整體的社區環境,可保留這個屬於我們的歷史吧!

 

本文由作者【KCS】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張白紙。」 我說: 人生就好像一場完不了的接力賽, 而我所能做的就是盡全力去完成。 To remember, don't try to understand me! Cheer UP!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