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學

台劇《模仿犯》淺談殺人動機與殺人犯性格

模仿犯劇情簡介

《模仿犯》不是將劇情著重在要觀眾猜測哪一個才是真正的犯人,而是串連一系列的犯罪行為,以及與共犯所犯下的看似安排好的犯罪行為,襯托出最後主謀的佈局、與檢警的來回心理戰以及最後無法勝過自己內心的掙扎而露出的破綻。同時,透過媒體的力量達到渲染和讓社會恐慌的目的。看似這些被害者與殺手彼此間都是無冤無仇,甚至是互相不認識的關係,然而殺手卻可以如此不重視對方的生命,將一個比一個還要慘忍的犯罪手法“展示”。究竟什麼樣的原因會促使一個人想剝奪另一個人的生命,又有什麼樣的性格具有脆弱性,容易在受到刺激時轉變成犯下一連串的錯誤。

模仿犯/圖片取自Netflix

 

近期重大槍殺案 探討背後殺人動機

會將同類以非生理性需求(食物)的目的消滅掉實屬非常罕見的情況,因為如此會讓生物以非自然的消減狀態。近期在新聞上看到不論是安倍晉三在助選場合所遇到的意外,還有令人震驚的南投生技公司槍殺案。生活中想到要親手殺了要變成食物的動物都會覺的於心不忍,難以下手。可想而知要是現在換成殺掉一個人,那背後的動機是否有跡可循,以此也許能夠有些預測的作用讓社會更多點安心與平和。

為何想開那一槍?

看到新聞媒體上都提到南投這次生技公司的命案是因為八年前一場與當時主管的恩怨,而這次槍殺的對象正是在那時候有出庭作證指認自己的人。如果只有這些線索我會覺得這只是因為嫌犯的挫折容忍度(
Frustration Tolerance)偏低的結果,挫折容忍度是指我們多少都會面臨到告種挫折,事情的失敗或是關係的破裂等,為此也可能會被他人糾正,隨著每一次的挫折,多數人會因著這次的學習而改正成長,以面對未來更艱難的挑戰。然而,挫折容忍度較低的人會認為這些指正都是針對他個人,是帶有敵意的,而會將糾正他的人看作是個眼中釘。但難道這八年前的恩怨會累積到現在才報復嗎?這八年間發生的事情,或者是私底下的互動,也是這次重大刑案中必需要問出來非常重要的殺人動機。

錯誤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