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

為什麼主力都跟你對作?因為你用的是第一層思考,想學第二層、甚至三四五層,你一定得看看這篇

 初入市場時一定會覺得,為什麼我買進股票就會跌、一賣出就漲?


 

這種感覺好像是有人知道你買進或賣出了,正在跟你對作,我們常會戲稱是被主力盯上了。



 


 

其實想也知道,主力哪會盯你這個小散戶,C/P值也太低了。但為什麼我們老是買了就崩、賣了就噴呢?


 

這是因為我們沒經驗時,常常會用第一層思考買股票,認為一家公司營收公佈漂亮就應該要漲、定存股要配息了就應該要漲、新聞報了就要漲到翻掉。

電費漲價的包裝下,藏著朝三暮四的把戲

電費終於漲了。


 

如同我之前文章說過的,不漲電費,在台電是實質國營的情況下,不過是全民買單而已,實際上就是拿用電小戶的錢去補貼用電大戶。


 

結果竟然又發明新名詞了,原來這次是民生不漲的電費調漲啊。


 

我實在是想不出來民生怎麼個不漲法,難道所有的工廠、商家他們都會自己吸收成本?就算百貨賣場的電費不漲,難道他們販售商品的製造工廠不會漲價?


 

我認為電價還是要回歸市場機制就好,該漲多少就漲多少,不用在那裡補貼來補貼去的。


 

為什麼電價會漲?不是因為政府施政的問題,而是因為國際的原物料都在在上漲。


 

但明明原物料在漲,錢被賺走已成定局,但用電的人卻不需要付出對應的成本,那就是政府施政的問題了。


 

退休才是你的目標,培養股票大局觀,別糾結短期虧損

每次的股市大跌就是財富重分配的機會,問題是你準備好了沒?

最近的大跌一定讓很多人都感受到股市有多麼不講武德了,經過統計,從1月的高點以來,台股的市值蒸發了近10.5兆元,平均每個國民的財富要縮水45萬左右。

我們以加權市值來看,目前”才”下跌了16%左右,換算起來如果你的表現與大盤相當,帳戶要有280萬才能達到「虧錢平均值」。

別忘了,這還是個人平均,像我一家四口還得再乘以4,事實上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沒這麼多股票資產,所以虧的一定相對較少。

所以你說,這不是財富重分配,什麼才是財富重分配?

如果你剛進股市沒多久,你該慶幸在初期就讓你感受到股市的瘋狂,其實嚴格說起來,相較前兩年的大漲,這波算是小巫見大巫,但也相當具有啟發性了。

但不管虧多虧少,其實都已經是過去式了,別人虧更多錢也與我們無干,其實更重要的是,你之後要怎麼做。

巴菲特說過:「錢會從沒有耐心的人手中轉移到有耐心的人的手中」。

年紀就是你耐心最大的本錢,因為相較於已經退休的人,你沒有從股市中提領的壓力,能阻礙你的只有自己的心理。

你想想,當你現在想賣出股票,你不是真的需要這些錢,只是不想看它們在帳戶裡貶值,心裡想現在賣出以後跌深再回補賺更多。

散戶也有優勢?從大姆指湯姆學習股市厚黑學

 「大拇指湯姆」是格林童話裡的一則故事,我原本對這則故事完全陌生,只是最近連看了兩部戲劇都提到了它,分別是《紙房子》的大姆指湯拇計畫,及《大娛樂家》的拇指湯姆將軍。


 

格林童話其實包含了許多黑暗面,「大拇指湯姆」也不例外,內容主要描寫了一個拇指大的男孩,利用自己矮小身軀做出別人做不到的事,加上不斷的利用(陷害)別人,最終達成了他的目的(詐騙金錢),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本來是想當作兒子的床邊故事的,但這故事內容實在不太具教育意義,不過我倒是從中看出了一些大人可以應用的點。


 

大拇指湯姆裡有大量的情節,關於湯姆利用矮小身軀的優勢,例如爬進老鼠洞、大吼大叫吸引注意(而自己因為身型不會被注意到),被牛、狼吃下肚時還能運用策略脫困,這令我想到了股市中散戶的優勢。


 

你可能會想,散戶能有什麼優勢?股市不就是一部用錢投票的機器嗎?小小散戶根本無法影響股市。


 

沒有錯,散戶無法影響股市,但為什麼要影響股市呢,可以學學大拇指湯姆,他可沒想利用武力制服那些身型比他大上百倍的動物。


 

湯姆利用了他的優勢,而我認為散戶有三大優勢:


 

保險可以讓你更游刃有餘,你現在還不認識家庭責任險,但看完這篇你一定會保

 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許多戲劇裡都會演到,主人公事業正要起飛,卻被一場大火或是車禍、重病之類的讓生活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雖然他們是主角,但過程也夠人受的了。


 

像是Disney plus的大娛樂家,裡面的P.T.巴納姆就因為小混混放火燒掉他的馬戲團,「幾乎」沒有辦法東山再起(詳情就不暴雷了),而這部是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


 

說到真人真事,我家附近有4間家具工廠因為一場惡火付之一炬,如同字面意思,真的都燒光了。而其中一間只經過兩個月時間就東山再起了,蓋了新的鐵皮賣場,招牌也掛上去了。


 

他們為什麼能這麼快東山再起,可想而知他們一定保了足額的火災險。大娛樂家是19世紀初的故事,我認為到了21世紀,如果你還因為常見的火災、車禍、癌症之類的突發狀況而陷入困境,實在是大可不必。


 

解方就是火險、超額險、防癌險,這部分網路可以輕易找出相當多文章介紹,故暫且不提。


 

還有另一種常見的情況,應該也是很多家長們的惡夢。


 

你該追求的保守是時間,別用人生計畫綁住自己

 如果你跟我一樣,在三十多歲的年紀裡,很多人都會遇到買房選擇的問題。


 

有關買不買房的選擇跟買了房房貸的規劃問題,在前面的文章裡已經討論過了,現在還剩一個問題,我如果想買房,但目前還沒有頭期款的時候,該怎麼規劃買房呢?


 

許多人可能幾年前就想買房了,但當時覺得貴,現在多存了一點錢,房子卻更貴了。


 

我這裡還是維持一貫的態度:房價的漲跌是無法預測的,而且自住的房屋不用在意漲跌,你能做的只是設定好你可以負擔,且願意支付的預算,萬一房價漲到你買不起,那就只能說買房超出你的能力範圍了。


 

假設你住的是像我一樣的郊區,目前存了100萬,預計再過兩年會存到200萬付頭期款,那這一百萬在這兩年的時間可以如何運用呢?


 

有人會說,先全部投入股市,買較保守的其他指數投資;也有人覺得只有存定存才能保本;當然有會有人想投入短期股市衝殺。


 

常看我文章的應該知道我不會建議後者,因為短期股市太難預測,基本上與賭博無異。


 

大多數人會推薦投入指數化投資,因為基本上指數化投資算是相對保守的股市投資方式,但這忽略了時間因素。

舉世皆濁我獨清,在商業上就只是怪咖。股市裡沒什麼事是不正常的

 在公司訂飲料時我注意到一件事:大家點的甜度只有半糖以下、冰量則不會多於少冰。相信很多人也有發現到。


 

這讓我很好奇,飲料店最清楚每天有多少人點「正常」的選項,如果會點正常甜、正常冰的人只是滄海一粟,那還能稱做「正常」嗎?


 

幾年前的「清玉」正夯時,入店時店員會用充滿朝氣的聲音喊出店裡標榜的:黃金比例最好喝。如果你不接受這個黃金比例還會被百般說服(刁難?)。


 

我於是想,飲料店或許知道糖可以給人帶來滿足感,甚至成癮性,所以他們想儘可能增加甜度,至於冰塊很好理解,冰塊多了茶就少了,這直接影響了成本,所以也可以理解,或許他們想利用定錨效應,讓人儘量選擇多一點點的糖跟冰塊。


 

但是問題又來了,當沒有人理會你定義的「正常」,也就沒有人會照著你的正常來行事。

加上飲料的甜度跟冰塊量,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黃金比例。

當我買了一杯紅茶,插下吸管喝了第一口,馬上就會知道這個口味對我來講是過甜還是略顯無味,喝完時就知道冰塊會不會過多。

和別人一樣,你怎麼成功?以夾娃娃機為例,吸引夾客是紅海,找出你的藍海策略

 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樣,從畢業進入職場後,我大約有十年的時間,都是只有儲蓄沒有投資的。


 

但其實我大學就接觸到投資了,看了幾本書後還開了戶投入了一些打工的資金,只是畢業後工作忙加上拖延症,一直沒有所動作。


 

當我轉換到比較輕鬆的工作,有了時間思考後,我便開始思考投資的管道,除了股票外,當時正逢娃娃機開始再度流行。


 

我在更早先的娃娃機大流行時,就很喜歡夾娃娃了,當時還是學生的我就花了不少錢在夾娃娃上,但畢竟經濟能力有限,也沒練出多強技術。


 

這次就不一樣了,我用了一些錢充實我的夾娃娃技術,但後來我發現夾來的東西不好處理,因而循線租一台機台來經營。


 

這時我才發現當台主面臨的挑戰還真不少,從台子的設定、商品的選擇、活動的規劃等都不是簡單的事。


 

經營過程中認識了很多大台主,個人都經營超過10台,當時娃娃機的風潮之盛,只要任何有娃娃機的地方就有生意,也因此台主要做的事只有降低成本,包括商品成本及管理成本。


 

這造成了娃娃機的樂趣大幅下降,因為台主希望降低補台的管理成本,希望儘量不要出貨,因而增加機台的難度。

股市的波動不會相同,但背後的人性卻會一致,沒人可以預測人性,你需要更有效的投資方式

我們知道股價代表了市場的共識,舉例來說一支股票從100跌到90,代表了在100時覺得貴的人多,覺得便宜的少,股價才會下跌,跌到了90時大致取得共識,覺得便宜的都買到了,覺得貴的都賣出了,因為股價會在90附近盤整。


 

問題來了,為什麼有的股票昨天大跌今天又大漲呢,昨天才取得了「共識」今天又有新的共識嗎?當你每天為漲跌找理由時,很快會發現這等自相矛盾的狀況,事實短期的波動與人性比較相關,而人性是綜合了相當多因素所以難以預測,憑一己之力基本上是找不到理由的。


 

首先要先知道,市場裡不是只有基本面分析一種流派,其他還有技術分析、動能派、消息派等等。


 

前兩者基本上跟基本面比較無關暫且不提,消息大多是跟基本面息息相關的,例如取得供應鍊的訂單、漲價題材、缺貨等等,除了少數經營權之爭的消息外,會影響股價的都是從消息推導營收/獲利會上升/下降而成的。


 

雖然重大消息在證券交易法有規定,知悉者一定時間不得進行交易,但我們從過往種種案例就知道,老是會有人先知道並反映在價格上,只是這也不是必勝法。


 

BNPL:最新的「借錢免利」卡,除了方便之外,風險你不得不注意

你知道什麼是Buy now, pay later(BNPL)嗎?這可是電商最新流行的玩意兒,連蘋果也要切入這一塊了。

功能就如同字面上的意思,現在買,之後再付錢。

不知道你心裡是不是也浮現了跟我一樣的問題:等等,這不就是「信用卡」嗎?

我仔細看了一下,這其實跟信用卡根本如出一轍,只是鎖定了網路上的小額消費,並針對不容易辦得到信用卡的族群。

趁著618的購物節,我看到電商有BNPL付款新戶不限金額25%回饋的優惠,我也去申請並付款了一次。

其實這中間也有點陷阱,它說的是新戶不限金額25%回饋,不是25%回饋不限金額,其實我也不是菜鳥,有去查了一下回饋上限,但沒看到有寫,最後我買了6000元只回饋了300元(約5%)。

總之呢,我申請只用了5分鐘,以為要上傳身份證什麼的,結果是全部不用,只要身份證字號、電話打一打就申請完成,信用額度一萬元。

付款也是十分阿莎力,手機接個簡訊就付款完成了。

問題是我不知道帳單什麼時候、會怎麼寄過來,我還花了一點時間去找,原來是在APP裡就可以付款。

付款自由度也很高,可以一個半月後再付款,也能分期付款,不過我還是選擇馬上付款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