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個「知己」?「審美觀」可能幫到你!

了解一個「知己」?「審美觀」可能幫到你!

大家有沒有試過跟多年的朋友走過不少人生階段後,某一天發覺原來各自的想法相差很遠,甚至乎互相對立的地步。當然人生中遇上跟自己價值觀完全一模一樣的人機會真的很少,即便是枕邊人,多少還是會有差異,而事實上這種差異亦造就了思維上的多樣性和互補。然而,對於價值觀截然不同的兩個人,大家認為可以長遠成為知己嗎?

可以由陌生人成為朋友一般都擁有某方面的相似,主要圍繞著空間、外型和價值觀,層次由淺至深,長遠的可能性亦由低至高。空間這個層次可以令你很快結交新朋友,大家處於同一個空間:可以是工作環境;可以是學習環境;亦可以單純至旅行團中的團友⋯身處同一空間自然增加接觸機會,不難理解。所謂人走茶涼,緣起於空間,泛泛之交亦可止於此。

而外型,往往又進一步為你在同一空間的人群中進行朋友篩選,建立更為深厚的友誼。人傾向對與自己相似的其他人有好感。這裏所指的外型不單指性別、五官、髮型、高度等等的外表,更包括一些深層次的型態,例如性取向、談吐、服裝風格、行事作風大膽與否、素顔還是濃妝、肢體語言等等。在此階段,一連串的外在特徵已經令你掌握到對方一定程度的「審美觀」,能看出大家作出貼身選擇和取向的差異和相同。然而這部分的「審美」差異一般不會令認識一段時間的朋友漸行漸遠,雖然透視着各自選擇的不同,但亦無傷大雅,在擁有一部份相似下依然可以和而不同。

最後一個層次是價值觀,一個需要用時間體會同時又會隨時間不斷變化的部份,共同走過大大小小的事情,透過多方面的選擇,逐漸形成對對方價值觀的認知。可以説,價值觀是知己關係的基礎。説實話,用時間去體會只是必經之路,對於花較長時間去了解的「知己」是否能走得長遠沒有直綫關係,畢竟隨著人生階段的不同,更多的人生選擇才真正反映雙方的價值觀。他會變,自己亦會變。而且這種差異,有時候不是容易包容的,特別面對大家截然不同的選擇,每每交心對話中隱約感到矛盾和矮化。若為減少矛盾而避開交心,心都交𣎴了,應該不自覺地淪為泛泛之交。

筆者在幾段已走遠的友情中發現,比起面對人生議題,反而「審美觀」可能更早讓自己察覺出誰人應放在知己的位置上,當然只作分享不用太認真(笑)。何為「美」?沒有標準答案,這裏姑且指為追求美好的事物。當中又涉及享樂、幸福感、興趣,品味、生活模式等等自我會主動追求的「美」。簡單如大家會聽會看甚麼類型的音樂和電影、空閑時喜歡流連在酒吧還是躲在健身房、喜歡群體活動還是享受獨處、幸福感來自於五官刺激還是思考的滿足等等⋯⋯如果雙方的選擇是南轅北轍,可以做知己嗎?世事無絕對,沒有一定可以或絕對不可以,因為實際上並沒影響雙方生活。只不過大家追求不同的「美」,自然有不同的知識點和感受,𣎴一定會產生共鳴。你談雞時他説鴨,久而久之又會不會變成「話不投機半句多」?那又何來「酒逢知己千杯少」呢?

所以大家對「美」的追求隱隱約約暗示了大家希望走的人生方向,方向的對立沒對錯,但相信不同價值觀的人才更大可能一個向左走,另一個向右走。

曾經筆者遇過朋友年少時官仔骨骨,斯文書生,出來工作進入建築界後每次見面的衣著都變得相當隨性,談吐行徑粗獷。但我倆對健身都有一份執著,一談運動大家都會眉飛色舞,在其他人生選題上互相扶持。

亦遇過朋友年少時一起交心談理想,一身廚師裝束,小休時享受抽煙的吞雲吐霧。好幾次轉行後,朋友打扮著一身光鮮西裝,大方客氣的態度。然而播著純音樂慢歌輕鬆聊天他會顯得無聊,談起工作他不太感興趣,談家庭他亦沒多分享,最喜歡今朝有酒今朝醉,最大喜悦在於一邊玩紙牌一邊看著一枝又一枝酒消失在冰箱中。

空間的不同、外型的不同,都不及價值觀的不同來得格格不入。世界的多樣性多麼的可愛,人生充滿著變化才是最美好。

回憶起這件事,對友誼有了更深切的感受。珍惜得來不易的友情是對的,因為哪一刻是大家友誼的最後一刻,是難以預計。友誼有時可貴在於:「曾經的經歷」,那是唯一不變的。

 

更多文章:https://multi-identity.com/

創作者
90後身份混血兒🇭🇰  上班創業 |多元收入 |身心問題諮詢 |職涯規劃 外商上班+不同行業身份 1/5 銷售員 💼 1/5 地盤工作者 🏗️ 1/5 健身教練🏋️‍♂️ 1/5 身體治療者🫳 1/5 自媒體創作者✍️ 喜歡創作內容包括個人成長·職場透視·人際關係·創富創業·克服高敏 更多文章:ht......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