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π

圖片來源︰math.williams.edu、Martin Krzywinski

三月十四日,某些地區把它列為「圓周率日」(π Day、Pi Day),源於圓周率取至小數後兩位是3.14。一九八八年三月十四日,美國物理學家拉利.梳爾(Larry Shaw)在三藩市科學藝術館與同事舉行慶祝活動。二零零九年,眾議院通過無約束力的議案,議決三月十四日為國家圓周率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十年後,定該日為「國際數學日」。無論何方何時訂立與 π 或數學有關的紀念日,都與推廣數學教育、提升公眾認知有密切關係。今日在華人社會中,一邊廂高舉數學如何充當富國強兵的要任,另一邊廂貶抑大部分數學教育的內容沒有實際用途,現在值得我們反省數學,以至其他範圍的學習所為何事。

 

π 多方造就人類社會,它令人類能倚靠理論而非經驗和瞎猜,來計算圓周和圓面積,在抽象的科學領域以及工程、統計等技術領域影響殊深,這是 π 令人為它訂立紀念日的原因之一,尤其直接。亦因如此,聯合國另立國際數學日,而與圓周率日合流,也是順理成章。然而,謂 π 等於3.14,不過約數,即使運用當今計算能力最強的電腦,也未能算盡它的精確數字,小數後似乎無窮無盡。這就是數學之純粹和奧妙,令人望洋興歎之處。所謂推廣數學,當然不只它帶來效益、考慮短期功利的部分,還包括追求純粹學問、開拓思維、探究世界,可謂非關利害的部分。

 

很多人埋怨年少所學在投身社會後百無所用,數學正是其中一門飽受指責的學科,批評者會舉出無數中、小學曾學習的數學課題,指稱考試後從未使用,包括對數函數(logorithm)、三角函數(trigonometric functions)、等差數列(arithmetic sequence)等,他們通常會伴隨下半部分的論述︰該當以其他內容取代,例如理財、電腦科技、求職。但他們絕少提倡要增多體育課,以紓解都市病年輕化的問題;不會提倡增多藝術或設計課,以避免公共建設和設計被當權者擺弄,構成視覺污染;更不會提倡加強生活技能的教育,當中須教授烹飪、清潔、防治家居蟲鼠、水電工程等。這種看似重視所學事物是否實用,詮釋何謂實用卻非常片面。數學課程並不全然指向學生未來的具體問題,所謂「用」,也不意味課程內容逐一對應生活處境。數學教導人的其中兩大重點是邏輯和抽象思維,有哪門學科、哪種職業、生活哪個部分並不用上這些能力?若中、小學教育每個部分都指向未來的具體問題,即是炒燶股票要課程應對,失戀要課程應對,面對伴侶選擇用膳地點時三心兩意,也要課程應對,何只終身學習,幾世也上不完課。

 

基礎教育有兩大目標︰一、令學生具備基本知識;二、令學生具備學習能力。數學是其中一門學科,亦擔當上述兩項功能。即是說數學的課程之設立,除了讓學生掌握具體的課程內容,還預期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學懂學習,而學懂學習與所學的內容是甚麼,沒有必然關係。一般而言,人類學習看得見、觸摸得到的東西比較容易,數學屬抽象的學問,若不故意學習,尋常百姓應該較少接觸,甚至對部分學生而言,簡直困難。正因如此,它就有學習的價值,以開拓他們本來絕少開發的領域,繼而拓展潛能。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過後,數學的課程內容大抵忘記,即使學成程度因人而異,但學習數學的歷程,總令學生一睹抽象世界的堂奧。

 

世界各地關注教育的人主張更新,在華文世界裡,有更多提倡改革的呼聲,單是這一論點,也毋庸置疑,本文也不主張數學教育毋須檢討,可是若挑出目前數學教育的流弊,就認定學習「不能對應實在問題」的課程全然可廢,甚至全盤否定數學教育,不免武斷;倡導學習其他「實在」科目以作取代,亦屬短視。舉例來說,若說學習投資理財,金融產品多變,花兩三年學習,兩三年後產品大可轉變,更遑論日後恒指低見多少點,無人可知,屆時還可在金融市場展甚麼拳腳,不是由人教授就可了事。若要在投資具備紮實根基,又要埋首讀很多人視為畏途的經濟學了。學習某幾種電腦程式的運作方式,課程完結,又有嶄新的程式問世,因此資訊科技的課程目標,並非指向個別軟件應用或兩三項技能,而是電腦和資訊科技的素養。再多的軟件和技能修習,不過乎鋪橋搭路前往素養的彼岸。概括而言,具備學習能力的人不宜耗費過多時間學習容易過期的知識,好些知識,甚至資訊,對於有學習素養的人而言,並不難獲取。

 

近年部分香港人憂患意識強烈,力主救亡,認為必有所學,如飢似渴,其中不乏學習特定課題以對應特定具體難題的想法,把所學與所遇簡單牽成一根直線,期望具備某項知識,就可挪開面前一座大山。由此路往,不能移除大山的學問,根本不值一顧。面對煎熬,難免有如此想像,可是人之所以能擺脫困境,往往源於整體質素優秀,該等質素包括涵養、智慧、共通能力、基礎知識、思考能力,當然知識有助滋養這些質素,但要建立健全、有力克服困境的人,可不是把任何問題以直線連通另一端的答案。不論數學還是其他有益於智力人心的學問,都值得人省思要學得多深入。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