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號讀書報告 遠藤周作《深河》

前回提要,小弟今年想達成一月一書,二月得廿九日,同樣係衝deadline咁睇完一本書(雖然都遲咗),如同大學時期趕功課嘅日子。言歸正傳,《深河》圍繞宗教主題,故事以幾個常人在各自面對人生難題時所作出有關宗教或者與「神」相關嘅決定,例如死過翻生嘅童話作家、經歷戰爭久未平靜嘅老兵、妻子離世嘅「正常」日本丈夫……眾人一同為自己目的而前往宗教味道強烈嘅國家,印度。

 

作者遠藤周作為二戰後「第三代」日本作家,即大約20至30年代出生作家,普遍喺青年經歷二戰,壯年日本開始因韓戰冷戰而發展,中年到達日本經濟頂點,晚年見證泡沫爆破嘅一代。主要書寫人性道德作品,加上遠藤周作有另一個身份,就係日本天主教徒(日本天主教徒嘅人佔不到1%),作品以獨到宗教見解見稱。1993年出品嘅《深河》就係佢魂歸前最後一部長編作品,同時係作者喺病床上完成嘅作品。

 

傳統而新奇嘅多線故事

 

本書有四個主要角色,都係為咗完成某啲事而報名參加印度旅行團。由一個即將離世嘅夫妻開始,頭十頁已經將一個人生死對身邊人嘅重量作出實感描寫。重病嘅妻子仍然係妻子,盡做好妻子責任,擔心丈夫;而丈夫磯邊都做咗一個「正常」日本男人會做嘅事,表面愛理不理,內裏不懂表達愛意,對妻子即將離開一事久久不能面對。而妻子死前最後一句:「我一定會轉世,在這世界的某處。你一定要找到我。」令磯邊下定決心,要搵到轉生到世界某一處嘅妻子。

 

然後兩個冇咁重要嘅主角,分別係童話作家沼田同退役軍人木口。沼田曾經大病一場,佢認為係一隻喺醫院見過嘅「九官鳥」代佢死亡,所以想去印度搵一隻差唔多嘅雀;而木口喺印度為一個喺戰場食過人肉而悔恨終身嘅戰友做法事。

 

接住落嚟係本書戲份最多嘅角色,成瀨美津子,覺得自己係「沒有愛的火種的女人」。佢去印度嘅目的係最無謂嘅(其實以世人眼光,四位主角去印度都無謂,但旅行唔洗理由嘅),就係去搵一個唔熟嘅大學同學,大津。大津係與美津子相對嘅角色,一個老土男人,但卻是一個虔誠信徒。大學時期美津子引誘大津上床,條件係要佢放棄「神」。色字頭上一抱刀,大津當然係無忍受引誘一時放棄信仰。美津子對住十字架上嘅耶蘇像講:「祢被他拋棄了!」美津子就係一個令人反白眼嘅角色。四個角色,四個都係孤獨,不被人了解嘅,故事中大量文字描寫哩份孤獨感。唔係「村上春樹」式嘅納悶,而係好直接咁描寫身邊嘅人唔了解角色。正正係哩種不被人了解嘅孤獨,令角色睇起嚟有血有肉,亦成功建構出,四個角色嘅見到恆河時,所產生嘅四種不同嘅反應。

 

為咗唔劇透而唔講太多劇情。「深河」故事寫實而實在,唔會有太多轉節,更多嘅就係文化衝擊。所謂衞生有四個程度,「高度」「中度」「低度」「印度」,本身現代人角度去睇印度哩個國家已經有好多矛盾。而印度象徵,正正係本書書名「深河」嘅恆河,唔係大家口講所講嘅神聖而美麗,而係黃泥水一般,比城門河更污糟嘅聖河。書中每一個人對「深河」有唔同期待,例如搵到轉世嘅線索,驗證宗教,更有人只係為「打卡」……更多嘅就係好似普通人咁,嘲笑視聖河為聖河嘅印度人低人一等,日日要用污水洗衫,或者用嚟飲。但無可否認嘅係,信恆河為神聖嘅人亳不在意他人如何睇自己信仰。

 

廿一世紀宗教

 

我相信每一個現代人都接觸過不同宗教。各人會堅持各自宗教需要嘅行為,每星期日返教會、餐餐餐前祈禱、唔食牛豬等等。可能哩啲行為主要為滿足心靈上需要,既不是生理需求,又唔係咩有趣事情。畀人一種高人一等嘅「聖人」感覺(利申,尊重不同宗教),但故事中角色對宗教係有偏見。美津子會色誘同嘲諷教徒大津;旅客會對聖河「恆河」黃色嘅流水同浮喺河上嘅屍體,以現代科學衞生角度冷眼對待。

 

現代人對宗教偏見,可以了解成「你信神好巴閉咩?」對現代人生活來說,要星期日返教會,不如去玩或者瞓晏小小。但有人為咗唔知存唔存在嘅「神」,壓抑自己欲望,守一條一條律法,看似不切實際,然而其實「去玩或者瞓晏小小」都十分不切實際,又或者,生而為人本身都沒有太多意義。而人們見對有人好似因信仰甚麼而有意義嘅人生感到反感,好似我哋會話人「耶x」一樣。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說白了,只不過係我哋對「神」嘅形象太高期望,神性而不可侵犯,反觀自己只是下等人類,產生反感而已。但其實「神」,唔一定係我哋腦中嘅形像,唔一定「神聖」,反而可以好「醜陋」。書中有一個好好嘅對比,眾人去參觀印度女神像,睇到查姆達(Chamunda)女神像,導遊介紹佢好比天主教聖母像,但一啲都唔清純純潔,更多嘅係恐怖、醜陋、苦難。實際上,大家睇到女神像時;導遊諗起佢嘅單親媽媽;木口想到戰時戰友。由我眼中所見,佢哋睇嘅女神像係同一個,但各人有各自嘅想法。宗教一樣,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神,大家都叫「xx教」,但信嘅根本就不一樣。而做成不一樣嘅,係我地嘅空虛。

 

大津曾被人視為異端。因為佢對神嘅睇法同其他人唔同。佢認為不同教都有「神」,耶穌為人死後,思想經學生傳到世界各人,哩啲思想都係「神」。引用大津睇過嘅《聖雄甘地語錄集》「我本能的認為,所有宗教多少帶有真實,所有的宗教發源於同一個神,不過,任何一種宗教都不完全,這是因為它們是由不完全的人傳給我們的。……各種各樣的宗教,它們從不同的道路聚集到同一地點,只要能到達同樣的目的地,即使我們走的是不同的道路也無妨。」

 

信,唔信,唔係三言兩語可以解釋到。好似故事中美津子對信心爆炸嘅大津理解不能。但不論是誰,係佛教定天主教,神都以不同方式存在。好似恆河一樣,污糟黃黚黚,卻包容一切。

 

 

頭盔

 

亦要一提,本書由日本國立東北文學博士林水福所譯。頭盔要戴好,本人對字唔對人。書中文字的確令我睇得有點頭痛。一時出現孤獨嘅開/關引號,一時出現錯別字,文法不太順暢。同時作者係喺病床上寫作,可能會有文字未有充分雕琢。但將死之人寫嘅生死論,又有一種說不出嘅虛實交錯。各位有興趣嘅朋友敬請做定心理準備。

本文由作者【leonlauyin1822】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攝影/攝錄/剪接/動態設計/設計/教學/文字創作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