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自由/ 樓市撤辣真的有助香港經濟嗎?

香港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於今天較早時間宣讀,其中一項的措施是樓市全面「撤辣」。

所謂的樓市辣招分成「3招」,

第一招額外印花稅:以任何名義取得住宅物業,並且於取得之後36個月內將其轉售,買家須按不同的物業持有期繳付額外印花稅。首6個月內出售,稅率為20%,7至12個月為15%,超過12個月到36個月為10%。

第二招雙倍印花稅:任何買家購買第二間物業,劃一收取從價印花稅稅率15%。

第三招買家印花稅:非香港永久居民及以公司名義購買香港住宅,都需繳付15%的買家印花稅。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去年10月25日已經宣布調整相關措施,例如額外印花稅的適用年期由3年縮短至2年、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的稅率減半,以及為新來港的人才實施「先免後徵」安排。今天,財政司司長再一次宣佈樓市全面「撤辣」。但究竟全面「撤辣」真的有助拯救在衰退的香港經濟嗎?

「加辣」的原因

當初「加辣」是因為香港樓價高企,炒作房地產的情況頻現,時任的財政司司長才會宣佈施行「樓市辣招」,來抑制少賣,亦希望在「辣招」的影響下,可以降低樓價,使有需要的港人可以較容易置業。可惜的是,「辣招」推行的10多年後,香港的樓市不跌反升,直到近年的社會運動、國安法實施、新冠疫情等等的來外因素下,樓市才有稍微的下調。

「撤辣」有何用?

撤銷樓市「辣招」可能鼓勵更多的投資和交易活動,從而刺激經濟增長。這可能會提高房地產市場的活力,增加房價和租金。同時,這也可能增加首次購房者的機會,使更多人能夠擁有自己的住房,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不過,「撤辣」是百利而無一害嗎?

撤銷樓市「辣招」也可能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例如,房價和租金的上升可能使低收入家庭難以負擔住房,增加貧富差距。此外,過度炒作房地產市場可能導致市場泡沫和金融風險。

經歷過2003年沙士、樓市炒賣、再頒布「樓市辣招」,又再次遇上政治困境,到新冠疫情全球封閉3年,再到了現在樓市全面「撤辣」。香港的經濟似乎還是在掙扎,突然好像有點「生氣」,但又好像有點「喘不過來」。悲觀的說話不說,畢竟筆者還在觀望「由治及興」的好處。

創作者
一個喜歡閱讀與寫作的人。 一個勇於面對挑戰而且不害怕未知事物的人。 有人說未知的未來很可怕,但我說:「未知的未來代表了無限的可能性。」 *************************************************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