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水涼心法,跨過門檻原來不難

圖片來源︰https://t.ly/EPEy-

本週初,華北冷空氣南下,香港氣溫急降,加上季候風,不論氣溫抑或體感溫度應是今個冬季最低的幾日。禦寒當然重要,近乎人類直覺的做法是把溫暖的東西貼近己身,於是由裡至外穿幾層保暖衣物、喝熱飲、貼暖包、開暖爐等方法盡出,這都可行。上述都是令自己遠離寒冷,但另外有一個有效禦寒方法,是主動湊近寒冷,就是沖凍水涼。

 

以往我曾在此專欄書寫沖凍水涼的好處和適應方法,(https://hkese.net/article/182575)現在實測過若干年,連續度過幾個冬天,即使本週晚上只剩七、八度的氣溫,也是如常淋浴,我的意志並非特別頑強,或天生異稟,只是懂得突破樽頸的方法,克服不敢用冷水倒頭淋下的心態,可以分享一下。

 

秋冬沐浴,冷水灑下,常人覺得不適;但盛暑天時,男男女女到樂園玩水上活動,大盆大盆冷水倒來,又或常人在露天泳池暴曬,頃刻跳進池裡,竟覺暢快。試把上述化約成最平實的境況,就是夏季大汗淋漓,在家開凍水淋浴,正好消暑。即是只要我們感到體熱,凍水驟來也不甚可怕。天氣寒冷,無從改變,可改變的是自己的體溫,如果決心嘗試沖凍水涼,又覺得眼前有一塊大石擋路,不妨在運動後沐浴,先令自己感到溫暖,甚至冒汗,凍水再淋身也少感不適。有時只要稍加改變習慣,就可辦到,例如把最劇烈的運動留在最後環節做;運動後儘快淋浴,而不掃電話;戶外運動後,刻意不經過涼快的地方,轉而行經日曬的路。只要維持較高體溫,給予自認溫暖的條件,就較有信心克服凍水。

 

經驗不多的人在沖凍水涼前會思前想後,容易拖延,除非立刻改變主意,浸個暖水浴,否則終有一刻面對冷冽泉水,亦即趑趄不前並不會令自己更能適應凍水。取而代之,應爽快地做一次思想準備,心想︰「我即將踏進沖涼間,隨即淋凍水。」放鬆深呼吸一下,然後就開花灑。教授鍛煉的人常說一句話︰「當欲放棄,試想肇始。」(When you want to give up, think about why you started.)在關上門,褪去衣服,準備沖凍水涼不知多少分鐘以前,下此決定,應該領略箇中一系列的好處,明知這並非令自己最舒服的選項,但仍願嘗試。臨近面對,有時也是最難跨過的關口,但只消邁出這一步,足下竟是另一片境地。

 

最後一項最有效,但也最難做到,我稱之為「主客分隔」,簡言之是把個人感受和客觀環境分別開來。在考慮主客分隔前,先釐清我們身體的運作傾向。人類的祖先為後代植入頗完善的自我保護機制,以應付過往上萬年的艱苦環境,在當今高度城市化的生活環境,有時過份保護我們。例如我們的食慾很易產生,對比起工業革命前人類朝不保夕,捱餓屬生活習慣,現代一般人可預知下一餐何時進食,甚至可選擇吃甚麼。飢餓感本來提示原始人能吃就吃,免得不知何時可補充能量,現在反而令我們積聚過多熱量。又例如憤怒,本來可以令人類瞬間提升集中力和力量,以武力和威勢擊退大自然的敵人。現在人類有先進武器,成為很多物種的威脅,加上人類雜居,憤怒反而危害自身物種,乃至族群。凍感也有相類狀況,只要寒冷不持續,片刻的冷凍未必對身體有害,知悉這一點後,可以進行下一步思想準備。

 

以下就是主客分隔的核心部分,既然我們的感官和即時反應未必可靠,即是感到飢餓,未必要即時進食;一看某事某人就憤怒,但更須冷靜沉著。如此類推,所謂「凍水」,亦即溫度處於一定範圍的水,沖往身上一刻,顫抖心寒,但我們未必要逃避;某溫度的水灑在身上,起初一秒我們顫抖一下,但顫抖未必要持續;某種水漫過全身,表皮有冷的感覺,但該等冷不至有害,也不令人無法承受;甚至水流過身體,它的溫度與我的感受沒有必然關係。這是層層遞進的精神修煉,甚至挑戰我們日常對於事物關聯的前設,於此是「凍水——體冷——難受——拒絕」,沖凍水涼就是逐層打破此般前設。

 

我當然明白有人深感在少穿點衣服也寒冷的時節,沖凍水涼猶如酷刑,正如我未嘗試以前一樣。排除零下幾十度的情況,這種痛苦未必全在於凍水、寒冷本身,而是人類耽於舒適的取向,即是愈渴望舒服,就愈換來不適。拆掉本能構築的重重鎖鏈,反而能導向克服安舒與否的另一層舒適。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