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青春期

圖片來源︰https://t.ly/1O2eF

謙信、謙義是兩兄弟,父母在八十年代從中國大陸申請到香港。某日母親興高采烈地告知兩兄弟夫婦二人返家鄉的消息。原來是為了一場名為「慶祝」的活動,弄得兩兄弟一個搖頭,一個嘆息。

 

父母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最高學歷分別是中三和中五,曾經歷上山下鄉和文化大革命。今趟回鄉,源於當時一同上山下鄉的友伴發起,母親跟兩兄弟說︰「我們『知青』慶祝五十週年,下個月我和爸爸返鄉下。」謙義覺得老媽的語句殘缺不整,皺著眉問︰「慶祝甚麼?」母親答︰「我們五十年前上山……知青啊……現在五十年,返鄉下和其他知青慶祝。」哥哥謙信幫忙回答︰「爸媽以前被政府稱為『知識青年』,原來與以前一起上山下鄉的朋友仍有聯絡,現在回去……重聚一下吧?」母親點頭稱是。謙義也懂一些歷史,眉頭皺得更緊說︰「講甚麼『知青』?政府分明不讓你們讀書,還叫知青?」謙信笑一下,不慍不火地說︰「當時大部分人未曾讀書,小學程度也可以做領導,讀到中學也勉強叫有知識了,而且龍門任搬是甚麼特色,你懂的。」

 

謙義窮追不捨,再問︰「有甚麼好慶祝?本來阿媽家族打魚,阿爸耕田,又可以讀書,總算平平安安。怎料被逼上山下鄉,兄弟姊妹四散,弄得家中一窮二白。想當年那條臘肉死去,阿爸不是開香檳嗎?」謙義心中還說︰「幸虧阿媽沒有被村幹部姦污。」(其實他無從得知。)母親不想謙義講些令她難以招架的話題,連忙揚手道︰「不是慶祝,是『祭典』!」謙義雙目幾乎反個一百八十度,長嘆一聲說︰「居然是祭——典——!」謙信對老媽的處境還能體諒幾分,知道她接受稍為正常的教育只到少年時代,為人單純,凡事只倚靠親屬好友,對於某些親友分享的資訊,不加篩選就接收,導致何謂慶祝、何謂祭典也不辨,大概是受大陸差劣媒體,甚至小紅書荼毒。謙信好像打圓場地說︰「總之有個名目聚會啦。」這時父親加入討論,沒有完全承接剛才話題,只說︰「那時是很辛苦啊,現在回想起來,總算捱過了。就是有那時的苦,才有現在的甜,憶苦思甜就是這樣。」老爸在「艱難的探索」的發動者死去後慶祝,現在所說竟然與官方的大內外宣一致,文過飾非。當然這種論調並不只限於官方,有些似乎具備獨立意志的文人也如作是觀,謙信不禁湊起來一併懷疑︰這個民族奴性是否真的太強?「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該當改名。

 

兩兄弟認為只要老人家平安來回,姑且當作一次旅行,沒有甚麼大不了,他人言說自己無力控制,思想更不能改變。兩兄弟後來重提這事,謙義顯然耿耿於懷,他始終覺得把浩劫視為足以慶祝的對象,捩橫折曲,異常可恥。同時他認為母親親歷文革,不會埋沒良知,只是為了逃避痛苦的過去,以及太熱切追求「過安穩日子」,不自覺跟從吹奏強權的小喇叭,講出自己也不懂的用語來,最終竟成為護旗隊的一員。謙信對弟弟的意見並無異議,只是情緒不同,沒有弟弟的咬牙切齒,彷彿不具血性地抽離觀看,分析背後的成因︰「對於那段歷史,他們那代人有複雜的情感,多半不想提及。現在好像懷緬的樣子,只不過他們的青春期花在那些光景裡。」

 

謙義告別青春期也有好一段日子,一經兄長提示,恍然大悟,似乎再荒謬的思考理路,只要運用「青春期」從中接駁,也成自圓其說的體系。認識歷史者固然深感類似謙信、謙義父母和稀泥、參與「活人祭典」的態度可憐又可恨,但受青春期影響成年後的心境,並不只是他們一代的表現。青春期本身沒有意志和行動能力,而是人自行把年少時的氛圍、情感,投射至客觀事物上,繼而為各事物賦予意義,甚至編織成情意結。華人喜歡把「情意結」說成具人情味、重情重義。西方文化中相類的詞彙是「情結」(complex)[1],傾向把它視作略帶異常、不能自已、把各種情感扭作一團的一系列信念,若不加抑制地發展,或會導致病患。華人口中的情意結往往是西方脈絡中的情結,並不一定代表某人何等情深義重,而是偏執己念,對於過往伴隨自己一起的事物添加過多意義,結成牢不可破的羈絆。

 

青春期伴隨而來的事物足以構成情意結,不一定是該等事物如何美好,而在於有些人認定青春美好(這也未必要爭議),同時往後的人生階段不及青春期美好:不能無憂慮地生活,不能純樸又富激情地談戀愛,不能浪擲光陰隨心做糊塗事。當中首先壓縮回憶,提煉令自己回味的部分,略去不值回首之處,那些人對青春的印象或許只是事實的小部分。此外,「青春最美,往後不如」假定未知的未來不及青少年時期過得好,只看見諸多「不能」,也只視責任為重擔、付出為損失。到頭來回歸根本,重新詰問「某某的青春是否如此值得歌頌?」或許取得另外答案。

 

說起上山,深澤七郎著《楢山節考》小說,講述信濃某鄉村有棄老習俗,就是為了節省村內緊絀的資源,俾使村內人保命,當然引起倫理爭議。轉用相類概念,應用至個人層面,人也該反省有何部分值得珍而重之,深入骨肉,與自己融會一體;又有何部分該當棄於山野,了斷執迷,有意義地破舊立新,才能輕裝上路。

 

 

註1︰英文 complex 源自拉丁文 complexus,意指聚合,尤用於相關的元素上。本文提及「情結」,理論由瑞士心理學家容格(Carl Jung)提出,他使用德文的詞彙,情結一詞作 komplex。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