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下去,活下去

日本山櫻,傳統上賦予它具備頑強生命力的意義(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據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統計,今年八至十二月,本港共二十二宗十八歲以下人士或大專學生企圖自殺個案,為去年同期的兩倍。輕生人數上升的問題不易緩解,這也非香港獨有的現象,似乎武漢肺炎疫症過後,全世界都見此趨勢。於是有人建議提升一般人的抗壓、抗逆境能力。提升個人抗逆能力,是開拓視野、增益思考的結果,俗言道「睇開啲」,就是相類道理,我素來不談政治,特別喜歡談心性、精神,必定支持。既然鍛煉思維如此重要,不妨借近日可見的社會應付自殺議題,充當練習思考的素材,漫談幾個值得思考之處。

 

一個月前,教育局長蔡若蓮博士回應立法會議員的質詢時,稱局方多年來有恆常措施,「應對學生精神健康問題。學童的外在壓力未必是造成悲劇的最大原因,反而他們的自身痛苦才是沒辦法解決,呼籲學童自己要願意幫助自己,各方面亦要努力支援學童。 」(商業電台新聞,https://t.ly/yWztI)當手握權力的機構稱「呼籲」,就知處理辦法如何。這涉及語言與行為的關係,有些語言本身就是行為,例如教導者憑說話傳授知識。有些語言與說話者的實際行為互呈矛盾,例如很多人說︰「我並不想批評你……」此後就是一連串批評。蔡局長的「呼籲」,無疑是空山吶喊,呼籲確是完成了,至於呼籲的內容能否實現,舉目可見。

 

有人譴責蔡局長,指她有一名兒子自盡,因此懶得理會學生自殺問題。這絕不可信,箇中漏洞甚大。上述批評的前設是兒子輕生對母親造成莫大打擊,母親日後面對相似問題時,觸景傷情,諱疾忌醫。如此慈母的溫婉情態,必定是深受中華文明孝道薰陶的草民所想像,背後蘊藏極為善意的假設。以下撇開事實,純粹作邏輯分析,假使該名母親只管工作和上位,至親罹患精神疾病也不顧,有朝兒子了斷生命,對她構成的感觸有多少,也未可知。如是慈母忌自殺,不欲處理問題的假設就不成立,視年輕人性命如草芥反而更合常理。(再度聲明,此乃純邏輯分析,與事實未必相符。)討論公共政策時,忌為涉事人等戴上聖君賢相、奸黨讒臣的面譜,文明開化的地區認定人兼備善惡兩面,分界不明顯,人性也脆弱,易受誘惑,因此講究制度廉明,公權力得到緊密監察,定期舉行普及而平等的選舉。

 

原來一向有政策針對學生精神健康,二零一六年,教育局提出學校、社工、醫護三層支援,各自負責辨識、協調轉介,以及醫學診治三類工作。一個個學生有如獲得保護罩覆庇,日日掃描具備精神健康風險者,層層守衛。然而香港大學精神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陳國齡指出,抗疫後學校追趕教學進度,若要促進學生精神健康,須儘量減輕學業壓力。這是思考的基礎一步︰釐清問題,亦即清楚辨認問題(issue、question)的性質,如提出解決問題(problem)的方法,則要辨明方法是否對準問題的性質,也就是對症下藥。無論倡導多少「關愛校園」、「校園好精神」等口號式活動,宣稱如何鼓勵教師關懷學生學業以外的生活,撥備多少資金購置何等物資、聘請何等專才,當考試仍是終點,全世界朝拜同一個泥造的偶像,追趕同一顆烈日,學校苦於應對,敷衍官樣文章;老師疲於奔命,教書育人同樣乏力;學生倦於成長,熬出生天、掙扎求存、拚憊喪志,各適其適。一日不改變惟有讀書高,教育但求生產僱員,不加開發青少年真實潛能的根本問題,再旁敲側擊,制訂幾重架構、幾道防線、幾層支援,好像連綿不斷,織成天羅地網,終究不著邊際,未及正本清源,沉疴依舊,甚至一起始就是逃避問題。此處「逃避問題」一如上述,分開兩類,一是逃避 question,曲解或忽略問題中的字詞,不回應問題指涉的內容;二是逃避 problem,敷衍塞責,顧左右而言他,講咗當做咗,文過飾非,轉移焦點。兩種逃避問題都是人類常犯的錯誤,源於思考的漏洞,可以無意,也可有意為之。

 

或許有人奮起疾呼,指責本文藉自殺之事,大談抽象的思考議題,不逐一關懷殞命個體,毫無人性。大概毋須每每哭斷腸,才是關懷眾生。倘若對一篇文章、一番論說可以嚴加批判,理應以相同力量施予足以影響萬千生命的人。當有人利用思考的盲點令他人活得惡劣,發現的人應該指出。既然蔡局長有諭,個人突破局限的能力如斯重要,姑且拋磚引玉,藉時事淺論一些思考要點,與友好共勉。畢竟在亂世下保持清醒,莊敬自強,鬥長命,才能笑到最後。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