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說「串過碼頭咕喱」

圖片來源︰昔日香港 Facebook 專頁 https://t.ly/RvZID

以前香港有一句俚語︰「串過碼頭咕喱」(比碼頭苦力更囂張),指某人態度極為囂張。今日尋常百姓鮮有接觸碼頭工人,工人也不只赤膊搬扛,還要操作機械,勞力背後還有技術,與以往大眾對勞動階層只有汗臭、粗鄙無禮的刻板印象已頗不相同。「串過碼頭咕喱」只殘存於曾與老一輩交流之人的記憶中,已不常使用。加上當今論囂張跋扈,比起碼頭工人以至其他勞動人民更甚者,大有人在,近來圍方商場兩名工作人員的表現足以令人把俚語改為「串過圍方保安」。

 

本週初,一段車輛攝錄片段顯示,一名駕駛電單車送貨的人員駕車進入圍方商場停車場,駛入途中,一名自稱於圍方工作的人在馬路中央步行,司機響咹兩下示意危險,惹來該名工作人員截停質問,司機稱要向所屬公司投訴。司機送貨後,沿路折返,上述工作人員在場,並召喚貌似保安主管的人員到場介入。司機講述事發經過,保安聽過幾句就反問︰「咁你而家想點?」(你現在想怎樣?)又驅趕司機離開︰「唔識躝,咪爬囉!」並聲言︰「你搞事,我就搞事。」毫無調停的意圖,反而令雙方衝突升溫。如斯處理衝突手法,香港人可謂見怪不怪,在幾年前已目睹無數次。

 

碼頭咕喱被塑造成囂張無禮,難以考究原由,貼近常識的猜想可以是碼頭苦力本來就是老粗,加上工作勞累,上落貨情況緊張,說話不免直白,在人際溝通上謂之「串」。方今圍方兩名工作人員不似出賣勞力,弄得汗流浹背;能夠在馬路中央行走,工作狀況不似十萬火急;接收投訴可以慢慢聆聽投訴人講述事件,大可作為中介冷靜處理,公司應該已制訂處理投訴的程序,主管級別人員應該知曉。論者可以說世上大部分文明開化的地區是車讓人,惟獨香港要人讓車,道路使用習慣該檢討;這可要經年,迄今毋須經司機提醒,活在香港,也該注意自己身在道路的安全。又可以說司機與工作人員理論期間爆粗;有些人就是對粗口異常敏感,「總之講粗口就唔啱」,世上道理竟如此簡單,又不辨無數說話難聽過粗口。無人說鐵騎士大義凜然,全無瑕疵,只是兩名商場工作人員一點即燎原的囂張態勢,與他們的工作崗位絕不相稱,連給予體諒碼頭咕喱之所以串的想像也沒有。

 

又有一句上世紀的前輩已講的俚語︰「抯住雞毛當令箭。」(拿住雞毛當作發令的箭)諷刺人自以為掌握權力,仗勢凌人,卻不自知手把的只是尺寸之杖,管立錐之地,擁一孔之見。有些人成長背景很悲慘,既受欺壓,又遭白眼,自幼不論耳聞目睹,抑或親身經歷,都是社會無情輾壓的結果,彷彿無論如何努力,都從未獲得該當的待遇,難以擡頭做人。我們可以把情況想像得再惡劣百倍。然後這些人一朝獲得有權者發放丁點權力,足以憑一己意志影響他人,就覺得在自己所管轄的小王國內有無上權威,所以才會說出「呢個場,我做嘢,梗係喺呢度㗎啦。」(首名工作人員的說話︰「我在這地方工作,當然站在這裡馬路中心。」)認為在某地工作地位就最尊崇。他們亦會容易覺得受冒犯或挑戰,神經異常敏感,所以遇上投訴竟旋即質問對方是否要報警,把投訴說成鬧事(第二名工作人員的表現)。我們可以把他們曾遭遇的慘況想像再惡劣萬倍,今日可見的狼戾無理,仍無可推諉。

 

又或根本毋須考慮他們的出身和經歷,現在也無從考證,人本來就有一種傾向,就是獲得權力會亢奮。權力落在有修養的人手上,他們會抑制亢奮,保持謙遜,避免過份的行為;落在缺乏修養的人手上,他們只領略箇中愉悅,把既有的亢奮愈發推高,滿溢的高漲情感要宣洩,在不必要和不適當之處彰顯權力,終究只是權勢的暴發戶。權力令人腐敗,權力也令人串起來。

 

話說回來,究竟為何香港、廣東一帶的人稱囂張為「串」?次文化研究人彭志銘先生稱,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發生文化大革命,紅衛兵有「串連」活動,他們穿州過省,勃發鷹揚,旁觀平民擋不住他們的氣燄,稱之為「串」。若此說屬實,原來「串」的來源與權力密不可分。環視今日大小場域,都有人倚仗體制內滴漏而來的權力,言行皆串,坐糜廩粟而不知恥。網絡輿情導致保安公司必須妥善回應,辭退涉事的乖張職員,在其他職場逗盡厚祿的人,幾時落台?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