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品牌效應

圖片來源︰https://t.ly/ZXaDK

區議會選舉臨近,香港街頭旗海飄揚,幾乎所有旗都是寫上一個沒有多少人認識的大名,旁附那人的相片,部分還徹底修圖,再加兩句口號。方今境泰民安,加上政府積極有為,經濟有望全面復蘇,實現由治及興新階段。那些直幡大旗隨風搖曳,恰如為香港即將復興的社會搖旗吶喊。修整完善後的選舉制度下的區選拉票活動,與以往不同的是同區候選人會在同一地點駐紮宣傳,而不像以往競爭者壁壘分明,各據陣地。如此一來,旗幟色彩斑駁,名字摻雜,令本來難辨的嘍囉面目更添幾分模糊。諸般風景,竟與香港某種經營品牌的模式異常相似。

 

品牌經營就是令所營運的生意變得具個性,從建立品牌的角度看,經營者把創立生意的故事、營運概念注入品牌之中,再用簡要的圖像、口號,甚至經營手法盛載那些資訊。從顧客的角度看,接收品牌資訊時迅速領略經營者所傳遞的內容,或只是塑造的氣氛,對品牌產生印象,認為該品牌及其生意具備某種個性,日後快捷想起和辨識該品牌。若個性與自己相合,就可能選購它的產品。這種經營手法與車仔檔賣魚蛋的層次完全不同(當然車仔檔販賣可以是廣義的「品牌建立」),容易為經營者帶來好處。二零二一年刊於《福布斯》的博客文章仍然臚列經營品牌的各種優點(https://t.ly/vA2Fu),憑消費和經營體驗,結論應該大同小異。諸般好處還是指向一個核心︰品牌有助建立個性。然而某些財團建立品牌,非但銷磨個性,還把經營者隱藏在後,本文暫且稱此手法為「品牌輪轉」。

 

運用品牌輪轉最為顯著的領域是飲食業,某些財團經營食肆,少則十幾個品牌,多則八十多個,他們並不因提供服務的種類不同,而另立品牌,也從不把財團的名字置於食肆任何一處。於是大眾不會看見「XX集團中菜館」、「YY集團西餐廳」,而是一大堆恍如真菌,不知從何冒起的名字,同一財團可以經營多家日本菜館、韓國菜館、西餐廳,它們的產品、服務特徵還可以接近,但財團仍為它們各自命名、製商標、創立品牌。二千年代首十年,在沙田一個大型商場,就有一個大財團承租全層,全開食肆,分別有兩間茶樓、一間潮州菜館和一間川菜館,乍看之下,以為那是商場安排的中菜樓層,原來不僅如此,還是單一財團圈地築成自我小園地。

 

獨特個性是品牌的命脈,內裡包含創立故事、經營理念,品牌輪轉則只有寶號、商標,其他闕如,進入該等食肆進餐一輪,完全不察覺有何個性。A 餐廳裝潢尚好,餐牌經過專業排版;同一集團經營的 B 餐廳也是同類別的食肆,若與 A 餐廳互換裝潢、餐牌、員工制服,沒有多少人察覺異樣,但財團就是依樣畫葫蘆,倒模製造好幾間,甚至上十間同類食肆。幾年過後,該財團炮製得最多的是商標,業務的核心——餐飲服務——卻是千篇一律,了無新意。

 

複製而來的品牌,不但沒有經營特色,還承襲同一集團工廠式的平庸服務水準,一切都如流水作業。它們都首先用盡方法吸引顧客坐下,招式包括近門口擺設梳化座位,營造舒適感覺;刻意調暗燈光,意圖提升格調,也掩蓋店內的瑕疵;菜式種類不算多,故作雅致,有幾道貌似招牌菜討人喜歡。吃畢一頓,往往發現菜式設計頗顧及熱量控制,份量偏小;味道、配料不能說只如街邊茶檔草率,但不過爾爾,端出來還似模似樣,但總是欠缺深度和特色,以最快捷的方式告知顧客「它是美味的」就好。食客感到味如嚼臘,物低所值,然後不解為何千挑萬選,最終造訪那家毫無特色,服務中庸的寶號。如此建立的品牌,究竟向大眾展現何種經營特點?若逐一追本溯源,發現原來間間來自同一財團,就只會歸納該財團作為一大品牌,經營餐飲之粗製濫造。

 

有人視所創立的品牌如瑰寶,品牌輪轉中品牌卻沒有此等待遇。好些同一財團旗下品牌只能經營幾年。生意不佳,營運策略轉變而結束品牌也算常事,但財團背後還有一項策略,就是維持大眾的新鮮感,品牌有如跑馬燈在面前輪轉,感到消費市場永遠新奇,總有很多食肆從未造訪。然而他們不知再多的品牌,也是由同一財團以同一生產線製造足以互相替代、無足輕重的品牌,旨在宣示市場五光十色,繽紛絢爛。財團則可隱身於後,藉由各條品牌遮掩的路線輸送財富。品牌其實也非財團操控人親手孕育,只不過指示設計師、市場策劃師模造,品牌消亡,如棄草芥,自然有下一梯隊填補空缺。

 

地區候選人和品牌在某種經營下都只是消耗品,草創上百、上千個,幾年棄置一大批,再複製另一批,又如何?經濟不振,紙上熱鬧,市況冷淡,不能只抵賴租金高昂,而是集團經營的粗淺品牌遍地,市民屢見劣食,受騙太多,難免反胃。不論飲食抑或社會問題,自然自行解決,與市面構成平行時空。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