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lstatt 小鎮的返照——旅遊透支

夏舒特景色,圖片來源︰Skynews(https://t.ly/ZkvhW)

幾日前,也就是今年八月底,奧地利小鎮夏舒特(Hallstatt)居民示威,抗議當地面臨「旅遊透支」的狀況,影響民生。

 

「旅遊透支」一詞是我勉強翻譯的,暫未見權威的中文翻譯,甚至在華文世界裡,也不多提出此概念。「旅遊透支」譯自英文 overtourism,表示一地承接的旅遊量超出當地負荷,產生問題,包括空氣污染、嘈音污染、過度擠逼、搶高物價、產業趨向單調、居民與旅客衝突等。上文說「旅遊量」超出負荷,因為造成禍患的起因不一定是旅客過多,只要他們的行為構成當地難以承受的滋擾,即使本來當地能接待該數量的遊客,仍有旅遊透支的問題,性質與「一粒老鼠屎搞壞一煲粥」類似。當然旅客過多,也容易引致旅遊透支。

 

夏舒特位處上奧地利州的南面,就整個奧地利而言,它處於中央地區,有公路連接至兩大城市薩爾斯堡(Salzburg)和格拉茨(Graz),主要交通工具是巴士和渡輪。新石器時代已有人在夏舒特聚居,在漫長的歷史中,暫未見記載有關該地的重要事件。直至十九世紀,有人到夏舒特採鹽,該地積存上千年的鹽礦為移民帶來財富,終究發展為城鎮,也建成今日蜚聲國際的巴洛克建築群,獲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世界遺產。如此獨特的建築加上毗鄰的阿爾卑斯山地貌,有傳為電影《冰雪奇緣》(Frozen)內城市的靈感來源,二零零六年韓國電視劇《春日華爾茲》亦在當地取景。影視作品的刺激,加上社交平台傳播,令夏舒特聲名大噪,旅客紛紛到此打卡,以世所罕有的小鎮為佈景板,拍攝照片,不進深遊覽就離去。

 

這個約七百人聚居的小鎮承受不了旅遊透支,並非一日之事。遊客即日來回,車水馬龍,每日大約一萬旅客到此一遊。過去十年,當地已反覆興起限制旅遊的聲音,並引來傳媒注視,奈何市政府實際行動欠奉。二零一九年,市長曾言旅遊業帶來的收入對該鎮不可或缺,誠如很多人的觀念,銀紙和自由永遠處於對立。二零二零年,旅遊局官員說︰「一方面,我們的收入仗賴旅遊業;另一方面,它帶來煩擾,又搶高物價。我們希望取得平衡,改革巴士規例算是起點。」於是當局規定預訂當地住宿、博物館門票、渡輪遊服務的巴士旅行團可優先取得車位,以鼓勵優質旅遊,聲言「質先於量」。原來技窮的窘相,舉世普及,環球相似。

 

幾日前,夏舒特一百名居民堵塞通往該地的行車隧道,舉牌示威,標語包括「我們住在這裡」、「想想我們的孩子」,他們要求限制每日遊客數目,以及下午五時禁止旅遊巴出入。網上有批評指「賺夠的老而不截斷後代的財路。」相信在某些社會還有人會稱「只有一百居民站出來,顯示還有六百沉默大多數持相反意見。」「惡待衣食父母,不來就不來!杯葛當地!」大概持這等評論的人從未想過,只有衣食,世上就不可能構成別具特色的旅遊地點。

 

我們居住的城市即使沒有巴洛克建築,沒有飲譽國際的遺產,沒有世人嚮往的異鄉美景,甚至沒有人提及 overtourism 這類理論化的概念,都承受過旅遊透支的惡果,以及處事者的無能怠惰、利字當頭。從沒有人渴求不食人間煙火,「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只在有如杜撰的歷史故事中出現,問題在於怎樣食,如今流行的有四種︰跪著食、站著食、坐著食、躺平食。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