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卷書、萬里路,有何理路?

沈周《杖藜遠眺圖》,圖片來源︰https://t.ly/TTzGo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是不少人由童蒙時期已獲耳提面授的教導,或許無數人深感認同,此話歷久傳誦,甚至不知出處,竟也認定它必定出自哪部經典。「讀」一句不但並非出自偉人之口,是否恰當,也可商榷。

 

臺灣教育部《國語辭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條的解釋如下︰「人除了要吸取課本上的知識外,還得要多到各地旅行,開拓視野,以增廣見聞。」沒有標明出處,該定義的依據也成疑。考究這句名言的出處,暫不見出於何本,最近似的是明代畫家兼高官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論畫家修養所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立成鄄鄂。」「不行萬里路,不讀萬卷書,欲作畫祖,其可得乎?」董其昌把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並舉,視為同等重要。中間「不如」二字恐怕是後人加上。

 

雖然話語未必出自名流高士,還可以恰當,如此就要審閱這句話講甚麼。「讀萬卷書」指博覽群書,從二手資料獲取諸多知識;「行萬里路」指遍歷山川,親身獲取諸多體驗。兩者都是非常多。如果引這句話來支持親身經歷勝於獲取知識,而不論本來包含的「多」,先不論「讀」一句對確與否,引用者已忽略該句一項重要元素。

 

「不如」是遜於、及不上,基本意義顯淺不過,值得思考的是比較哪些層面。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究竟是讀書不及經歷能累積知識、讀書不及經歷具人生意義,抑或讀書不及經歷有趣呢?若未清晰劃定所說「不如」的範圍,就討論「讀萬卷書是否不如行萬里路」,或指稱經歷重於讀書,是連討論的對象也未釐清。

 

按此推論,「讀」一句豈非沒有討論意義?喜歡所有事大而化之,說甚麼都沒有大不了,自問看透世情的人會如此說。可是「讀」一句還有實質應用層面可討論。較多人把「讀」一句解讀為「經歷比學習重要」,其中經歷是第一身體驗,尤其重視工作和旅遊;學習則是透過二手材料獲取知識,該等知識傾向學術、資料性質的,學習的手段也傾向傳統,例如閱讀書籍、報讀經導師傳授的課程。建基於這定義,「經歷比學習重要」(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給予那些支持者的指引是︰認識某地方時,旅遊比透過書本和影片優勝;我在這界別有多年工作經驗,自然比讀書多、經驗淺的同業優秀;我親身經歷過這境況,當然比別人從概念上分析準確。

 

切身體會、眼見為實之類的深刻、感觸,以至震撼,相信凡人經歷過,在很多情況下,其中所能領略的都比單純從文字、影像、他人之言等二手途徑來得真切。然而主張經歷全然比學習重要,甚至如剛才提及常見的引伸想法,就頗見漏洞。一人對某地的歷史、文化全無認識,只徑自造訪,看看建築,摸摸石牆,終究走馬看花,不知有何意義;一人自鳴老練,在烘爐七七四十九年,練就火眼金睛,但觀物睹人只憑一己角度,沒有其他視野補充;一人親歷眾人未必容易經歷的狀況,似乎鶴立雞群,可是高舉個人經歷,忽略抽象思維,不知原來有人已探討相關問題,缺乏思考的資源,返回往復,不脫個人困擾的窠臼。面對這些處境,仍有人堅稱經歷比學習重要,正因為他們拒絕學習,堵塞了增進認識世界的途徑,自然無視己身的不足,往往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更加沒法知道所不知的領域。即使繼續遊歷名山大川,所見所感也只有腳前那塊石頭,還是吳下阿蒙。

 

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兩次都同時提出讀書和行路,兩者並駕齊驅,他應該看通在提升個人境界上,汲取知識和親身體驗都不可偏廢。講得淺白時,這道理似乎人人皆懂,落實至現實生活中,又有無數人只採自己喜歡的形態。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