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隱入塵煙的中國農村故事

一個隱入塵煙的農村故事

1.兩個無家可歸的人成了家

《隱入塵煙》是李睿珺導演的第六部劇情長片,曾入圍第72屆柏林影展正式競賽單元。本片經歷多次撤檔后正式於2022年7月8日在中國大陸正式上映,在票房取得破億的好成績后不久,突然被院線下架,緊接著該片在各大視頻網站陸續消失,其中的原因雖不得而知但似乎也不難猜測。被全網禁播、火速撤檔後,《隱入塵煙》迎來了“被關注”的最高峰。該片的這一經歷與其人物馬有鐵的經歷似乎有著某種微妙的呼應——馬有鐵作為家人急於打發走的“老四”、村民中沒有存在感的“隱形人”,卻因擁有與暴發戶匹配的 “熊貓血”在村裡出名,變成向暴發戶討要拖欠款項的“籌碼”。影片的命運和劇中人的命運似乎衝破電影這一媒介相互鏈接、相互照應。既有金銀銅,何須馬有鐵。既有繁華盛世,何須“貧下中農”。

影片圍繞一對農村夫婦展開,丈夫馬有鐵是一個木訥呆板只會和黃土打交道的男人,由海清飾演的妻子曹貴英,則被設計為一個不能生育、幾乎被判為“無用”的殘疾女人。兩人毫無反抗地接受家人安排的親事,也似乎是習慣性地接受了命運安排的一切,他們的遭遇幾乎可以被看成是鄉土社會最底層、最沒有發言權的一類人的人生寫照。該片立足於農村題材、邊緣人物,很容易讓觀眾感到內心沉重,覺得這一定是個非常“苦”的電影而不想走進影院,其實我也不例外,起初我也非常抗拒觀看這部電影,覺得自己連日常生活中的“苦”都難以消化,為什麼還要“找罪受”?但最終還是看完了,雖然是意料之中的悲劇收場,可是那種苦難的感覺好像並未纏上我,從電影裡我並未看到一對“苦命”的夫妻,而是看到了兩個“人”,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應對命運,其中的苦樂酸甜屬於他們自己,而與旁人無關,更不應該被旁人的簡單定性而剝奪他們人生的豐富性。在這部電影中,我們確實可以看到 “悲苦”,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夫妻孵化出小雞時的喜悅、夏夜屋頂睡覺的恩愛、虎口處印下的麥花以及對土地和生命的思考,這些生動和幸福的瞬間不應被“悲苦”隱沒,也不應被歸為“美化苦難”的橋段。電影作為生活的寫照,尊重生活的流動性、多樣性,才更有可能接近其原本的模樣。作為觀眾的我們,也許選擇更全面、包容的眼光欣賞電影,允許自己接受多元甚至矛盾的事實,才有可能看到更多的電影之美。


 

2.土與水

導演在構建故事及塑造人物時,抓住了兩個意向——土和水,它們是在農村生產中最常見的兩種生產材料。“土”指向馬有鐵,一個只會和土地、麥子、耕種打交道的,像土地一樣無言的男人。而“水”聯繫著曹貴英,一個經常因失禁而濕潤衣褲的、懷揣熱水瓶等著丈夫回來並且最終葬身於河水中的女人。而兩人的結合,就像土和水攪在一起,變成了用來建造新家的泥磚,兩個無家的人,互相攙扶著,試圖拼湊出一個家。

影片的開始,兩人結了婚,但實際上他們依然沒有“家”,沒有一個穩定的居身之所,只能接連住在的廢棄老屋裡,又隨著老屋的拆遷而被迫的遷移。兩人渴望擁有一間屬於自己房子,因為在他們心中房子是家的載體,有了房子,家才會完整,生活才可由他們自己掌握。

房子對於這兩位幾乎與“現代化”生活無關的人而言是重要的,但對於多數離開家鄉的農村人而言,老屋已經變成一種累贅。因為他們要在城市面臨更激烈的競爭、生存壓力、經濟壓力,故鄉和老家在眼下的問題面前顯得微不足道。而中國“城市化”的發展影響著鄉村,鄉村日漸“空心化”,最直觀的景象就是村裡大量無人居住的、破舊不堪的老屋。影片中,政府推行拆除老屋的補貼計劃,對大多數村民而言是惠民、利民的,而且也符合鄉村的現實需求。但隨著老屋的徹底清拆,鄉村對很多中國人而言成了不會再回去的老家,也成了再也回不去的故鄉。

透過電影中呈現的鄉村生活,可以看到那些停滯在傳統農耕社會中的人們,他們也許因為年老體弱或教育程度的限制而無法離開鄉村謀生,唯有依賴土地、農田和耕種過活,而現代化、工業化的社會結構已經不再依賴傳統的農民和耕種,這些人就成了少數,他們賴以生存的生活方式,也曾是千百年來中國鄉村賴以生存的生活方式已經被時代拋棄,奄奄一息。而導演選取馬有鐵和曹貴英兩人更為邊緣——貧窮、木訥、殘疾讓他們的處境更加糟糕,同鄉和家人的嘲笑、嫌棄、無視和利用使他們的人生被進一步擠壓。在他們沒有相遇前,也許兩人已經對生活不抱希望,活著的原因僅僅是因為還未死去,但當兩人相遇後,他們才開始為了彼此和家庭爭取自己作為“人”的存在。導演用暴風雨中的搶救泥磚的情節很好的詮釋了這一概念,狂風驟雨就像現實的磨難,而他們竭盡全力保護的泥磚是他們家庭的象征,而在天明時分,兩人經歷一夜的辛苦,卻仍能給予彼此相視而笑的力量。


 

3.沒有性場面的“情慾戲”

結婚是人生大事,可馬、曹兩人卻沒有婚禮,沒有婚紗照,甚至沒有鬧洞房,只有一張用來登記的證件照紀錄兩人的結合。而他們的婚姻生活也似乎跳過“性”這一話題。但從兩人的眼神中我們能看出來他們是相愛的,而這份愛是否暗藏情慾呢?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導演用水渠洗澡的戲份將這一情感表達了出來。在馬有鐵為妻子洗澡時兩夫婦有了為數不多的肌膚之親,導演還特意安排一束車燈晃過,兩人洗澡的動作瞬間停止,臉上露出了好似夫妻親密時被打擾的羞澀,內心的情愫也在此刻不言自明。雖然水渠是一個公共地方,但夫妻二人間形成了一種無形的、私密的二人空間,當車燈的出現打破了兩人間的曖昧氣氛,兩人的不知所措正展現了平日被隱藏的夫妻之愛。而這樣的溫情時刻絕不是兩人生活的日常,對於兩個普通的農民、兩個需要應付沉重的現實生活的人而言,這樣的樸素的接觸已經是一種難得的情趣,也許導演點到為止的表達更貼近真實。海清在這樣一場簡單、微妙的戲中,僅用眼神演繹了一個農婦的情慾與害羞,非常精準的把握住了這場戲在電影全片的作用和意圖,呈現出的表演精準而細緻。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