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偶像?拆偶像?建立兩項網絡素養

圖片來源︰喜愛日本 Like Japan - https://bit.ly/3Oml43N

本週 Rubberband 成員黎萬宏(泥鯭)批評姜濤的歌藝和行為,惹來大量姜濤以至 Mirror 的擁躉不滿,紛紛反擊,如此反擊掀起網絡罵戰,一邊自然是上述擁躉,對家則是同意泥鯭言論者、認為姜濤應受批評者,以至一向不喜歡 Mirror 的人。兩幫人包攬的人等漸多,電台節目主持、非娛樂界的網絡KOL等,也涉足爭論。最終 Rubberband 發表道歉聲明,事件似乎告一段落。網絡論戰,離不開拳來腳往,互潑污水,轉而寂寥的頃刻,大眾就發現了無建樹。有人指責以往的民主運動行禮如儀,次次和平散去;方今舉目可見,人畜互毆一輪,只剩大量網絡垃圾言論,網軍不和平收隊,又該如何評價?我大膽建議,香港人戒除兩件事,如果成功,有望在全世界的網民之中屹立於文明開化的高地。

 

講述要戒除的兩件事前,先辨明今次爭論的性質。事緣姜濤在樂壇頒獎禮領獎,發表得獎感言,泥鯭發文譏諷,連帶批評姜濤歌藝不夠,又搞小動作,顯然批評的意慾不始於今次姜濤獲獎。此後姜糖(姜濤支持者)大肆還擊,有指斥泥鯭出言不遜,有質疑他的用心,有力撐姜濤並非如泥鯭所說(即泥鯭所言失實),諸如此類,總之要維護偶像。大概我喜愛的偶像遭人踐踏,就如我的一部分也被人否定,因此維護偶像尊嚴其實也是維護個人尊嚴,尤其狂熱喜愛某事某人時,稍遇非議,惟有駁斥對方至不能回應,才能紓解心中憤懣。是次支持泥鯭或反姜濤的人主要執住言論自由一點,稱姜糖應容得下批評,但他們就絕少提及批評的質素以至批評的焦點是否準確。兩個陣形又出post,又到他人帳戶留言洗版,素來喜歡挑啟爭端的網絡寫手繼續火上加油,口水戰越浸越廣,到達洪水泛濫的地步。在當今言論自由日趨奢侈,行將放入博物館的年代,加上姜糖的失態,似乎泥鯭一方較易獲得同情。同情終究是情感,若要評理(網民日夜都想講公道,奈何總是情緒化而已),回頭一看,恰似二千多年前《莊子.則陽》所言的「蠻觸之爭」。

 

蠻觸之爭是一則寓言,講述梁惠王與田侯牟有約,但田侯牟背約,梁惠王憤怒得計劃刺殺他。梁惠王身邊的人聽見此事,紛紛獻計,自言可以帶兵討伐。惟獨戴晉人連番詰問梁惠王,引導他明白兩國相爭,放諸整個世界而言,恍如一隻蝸牛的左觸角和右觸角相爭。樂於爭論的人當然批評這寓言和稀泥、老講和諧了。莊子可沒有收維穩費,不搞大外宣、大內宣,他說的是看待世界的眼光,人輕易把眼前所見放得無限大,導致狹隘,殊不知方今著緊到不堪的事,只是滄海一粟,若可抽離一點,內心可以更廣闊。

 

如是,我勸大眾戒除兩事︰一、在網上泥漿摔角;二、食花生。先講第一項,稍有上網經驗的人不難發現,在網上與人爭論,多半沒有成果,最終流於各自表述。深究議題,少不免詳細的論述,才能把相關事實和推論過程展現。網絡上容讓大眾發言的平台,例如社交媒體、影片串流平台的留言區、論壇、即時通訊軟件等,都不利長篇大論,很多人務求簡要,又「長文慎入」、又 TLDR,或根本就是要扳倒對方而已,只要造成對方何等神憎鬼厭,就毋須講道理,一句 KO 令人神往。然而這種一句 KO 往往只取得同溫層認同,立場本來相異的人可不會服膺,然後繼續過往的爭論。咬文嚼字來說,不講道理本質上並非爭「辯」、「議論」,只是對罵、爭吵,如斯行為還會令人覺得追捧某某的人就是這等水平,繼而影響偶像。如果真心擁護偶像,應該做有利於偶像的實事,例如做有趣的二次創作、自行製作應援宣傳品、在無傷大雅之處與其他人一同取笑偶像以逗樂,以雅量、實際行動、吸引未成為擁躉的人來捧偶像,比起四處出征一無所獲,試想偶像較喜歡哪類?

 

第二是戒食花生。旁觀與食花生不同,我眼見今次事件反映網絡生態,稍加探討此事,也閱讀好些新聞報道、網絡言論,屬旁觀。「食花生」始成為俚語時,還有後續「等睇戲」三字,食花生所描繪的狀態是準備觀賞異況而取樂。食花生心態是期待好戲上演,進而可以是做出舉動,達致心目中的好戲出現,而戲劇之所以好看,在於有衝突,網絡上的好戲,就不是人與環境、命運的衝突,自然是人際衝突。所以太愛好食花生,會走向在旁煽風點火,發表無足輕重的抽水 post,參與你一言我一語的嘲諷。放在網上的片言隻語是公開的,只要某地域沒有築起網絡長城,言論可謂向全世界宣示,相類的言論積少成多,發揮的作用可能不亞於傳統主流媒體,也就是每個人都可成為獨立的微小傳媒。如果言論帶來後果,有份堆疊這座九層之臺的個體自然該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有人會提出一項頗有力的反駁︰「現在要聲討權貴、社會不公的成本太高昂,在處處滅聲下,大眾把心神和辯論場所轉至娛樂圈,暢所欲言,發揮真正普及而平等的影響力,有何不可?」正正是活在如此世道,我們最大的敵人是愚昧無知,上述的爭論有否令人更加離開愚昧無知?若沒有,而我們還是樂此不疲,費熬心思,大敵還可以背地偷笑,甚至引領大眾享受蝸角論戰至死。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