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派位大抽獎 為玩死家長?

學校為BAND狂

由於家中的賢內助為著囡囡的中學派位廢寢忘餐, 四出奔波, 幾乎网羅所有選校的資訊, 再自行將搜查取得的個別學校資訊制作成各種明細, 希望從中能窺竊到一些數據關連性, 從而為選校排名作出最佳位置及最安全的選擇,分析的細膩程度絶對是堪比很多坊間的專家機構.

為此, 筆者也著意了解這個一直為坊間普遍垢病的中學派位的機制, 按著賢內助的思路, 望如何可以最佳化其選擇. (補充: 所說明的機制若有任何錯誤, 歡迎糾正, 以幫助大家更清楚甄選規則.)

首先, 先說明中學派位的關鍵因素: 1. 學生派位組別 2. 學生編號. 學生派位組別由校內考試成績經抽樣的平均成績調整出來("評分試"), 然后學校再參考前一屆成績的相對位置推測出該學生的估計應被編配的派位組別, 唯沒有這個評分的細節. 至於學生的編號, 則完全來自於電腦的隨機抽取的結果, 這個編號的重要性在於如果該編號愈細, 則代表其於排隊中的被選中的機會為較先.

那麼, 學生組別更是其中最關鍵因素所在. 中學派位完全先為每名學生依據評分試成績編配其所屬派位組別, 該派位組別位置就成了每個學生於派位編制的一個身份識別, 是一個學生個人等級, 及派發編制的一個最基本首先排序依據的基礎. 現時, 中學派位組別分為三級制, 分別由組別一至組別三. 

在派位分配中, 如果學生的派位組別分屬於派位組別一時, 該學生便首先於被視為派位組別一的中學排序中去被選擇, 但如果學生是屬於派位組別二時, 要選取派位組別一的排序機會, 首先得先讓給原屬於派位組別一的學生選擇后還有剩餘學位時才會有得在次輪排序中的排隊機會. 到這個階段, 說明是機會, 因為還可能因該學生的個人學生編號號碼偏大號, 於排序中又首先得先讓給編號較小的原來自派位組別二的學生, 假如該時在派位組別一還有可供分配剩餘學位分配時, 持較大編號的派位組別二學生才有望在該階段有機會被選取取錄, 不然, 該學生便按排除順序往派位組別二去排隊, 並依據當時其他已將派位組別二列為首選的學生分配后的可供剩學位再按該學生的學生編號大小去排序, 直至該學生的排序因獲較前排隊位置而被選中取錄, 不然便一路順序往派位組別三及再按其學生編號大小繼續排隊, 直至被選擇為止.

所以, 在選擇中學的排名名單上, 都必需十分謹慎先考慮學生的所屬"估計"派位組別先, 也只能按這個"已知"因素去選擇學校. 

那麼, 奇怪的問題便來了, 既然這兩個關鍵因素如此具決定性, 偏偏學校與學生也只能靠用"估"去做決定, 豈非不合理嗎?

這個又可以透過競爭原理去理解. 試想像一下, 當學校與學生家長都知道清楚該兩個決定因素后, 學校與學生家長的決定會如何做決策呢? 對於著緊的家長, 有較多資源的學校, 既然已掌握自己學生/自己仔女的組別位置, 在選校時會亳不顧慮地一往直前, 全都亳無保留只集中選擇心儀中的派位組別一的學校, 那麼, 屬派位組別三的或不受傳統歡迎的學校自然不會有人為著買保險而選擇, 那結果便自然令到被坊間視為好的學校一定獲得更多屬派位組別一的學生選取, 本來校譽不太出眾的學校便更難獲得組別較好的學生的嘗試青睞. 因此, 透過對學生派位組別及學生編號的保留, 逹致倒迫小學間為著競爭校譽及派位成績的高低令校長有動力誘因提供坊間(學生家長市場)認為好的教育配置例如教師, 教學設施與各種學生適切資源, 同時, 也不會令同一中學的中學學生的收生組成太過於一面倒地只集中某類別學生的局面, 也能給與任何家庭背景的學生有機會可獲得較一致的中小學教育資源. 

可以這樣說, 中學的派位機制不是實行精英制的平均主義, 是希望每位中小學朋友都獲得相同的教育資源與機會.

https://www.edb.gov.hk/tc/edu-system/primary-secondary/spa-systems/secondary-spa/general-info/index.html

創作者
我一直相信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為活生出意義, 來讓"活"發生吧. 求知求真跨領域嘗試令生活更有趣味, 遇挑戰更擴活眼界, 醉心發掘"生活" 出身於審計資深會計師,涉獵於上市公司,初創及銀行. 曾服務過具規模的上市公司, 於知名銀行任財務項目管理......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