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思為何怕AI(下)

https://bit.ly/2J6oSpO

上回引述一些對人工智能發展的憂慮,並作回應,該兩項為擔憂數碼極權出現,以及擔憂科技發展帶來的未知。今回評價其他常見的反對意見。

 

人工智能足以擔當無數人類現在從事的工作,好些人聲言大量工種將被取代,引致失業問題、個人身份認同問題。首先,設想並非無益,但要知道設想對象的性質、現狀為何,有哪些部分已屬實、哪些屬設想。今日 ChatGPT 還被人評頭品足,譏笑它資料錯誤、答非所問(當中有很多根本未明 ChatGPT 的應用範圍),就設想人工智能發展至極盛的階段,期間勞工如何安置,大有商議空間,當今想像各行各業的職工一朝即面臨裁退,未免杞人憂天。只要經濟結構靈活,教育真正育才,容許勞工流動,社會開放,聆聽各界聲音(這些可能在某些地域甚為奢侈),今日距離各式勞工遭取代,尚有很多探究的餘地。

 

從另一個角度考慮,若某工種可遭人工智能取代,並不一定代表它價值低下,而是它的作業模式傾向一板一眼,正是人工智能所長,自然沒必要找人類從事該等工作。人類未馴化野獸前,耕種全賴人力,馴化某些野獸作家畜後,犁地耙土,已有獸力代勞,可謂部分農夫的工作轉為較不重要。引擎發明以前,富人以人力車、馬車代步,那些車輛由車伕駕駛,後來機械取代人力、馬力,車伕、馬伕工作漸不重要。相同例子不勝枚舉,如同一代新人換舊人,只是「新舊」在於技術,「人」在於崗位轉換,難以想像因為懼怕車伕被取代,而拒絕開發引擎;社會反倒鼓勵車伕開拓更多適合的就業途徑,繼而轉型,從事更能發揮他特質的工作。職業被取代無疑是挑戰,就在人工智能搶掉飯碗前,更該思考該工作所需特質、個人特質,乃至人之所以為人的優秀、無可取代之處。面臨這重挑戰,細思之下,或許是解除各人自性的過程,原來再高的知識技能,也可能是循規蹈矩,以致被一套編程取代,如是一個人特立於世上,有何獨立自性?能否發揮該獨立自性,以致無論他人抑或機器都難以代替?

 

由此進一步思考,過往人類花費大量時間培訓某些人才,未必是發掘人類獨特性的教育方式。有論者容易作出以下論述︰「社會花大量人力物力培訓XX師、YY師,到頭來由人工智能取代,浪費資源,令人類無立足之地。」首先那些專業人士,甚至技術較低的勞工,未必會徹底遭替代。攝影機面世前,繪畫人像形似,是達致藝術成就的一項重要指標;攝影機面世後,既然像真有機器代勞,繪畫形似的價值下降,洞察力高的藝術家以另外的角度看世界,後印象派、表現主義、抽象派等畫家驟生,他們沒有怨天尤人,指稱發明相機的人罪大惡極,反而開拓人類探索藝術以至思想世界的另一蹊徑,邁向另一個巔峰。

 

此外,若某些門類的工作竟能遭取代,社會自然毋須花太多資源於培訓他們之上,也是一個供社會反省教育為何的機會。長久以來,教育的理想一面是發掘下一代的優秀潛能,創造條件培育他們,發揮潛能,並實現更高價值。然而現實中的教育有很多制肘,變成訓練下一代足以謀生,甚至成為良好僱員而已。俯拾可見的各類專業人士,在整個社會下終究是勞工,培訓他們成材的教育體制是確保不同時期有相類勞工擔當社會上各個崗位。人工智能若真能代替他們,並非否定他們的價值,而是從根本上叫人類反省教育為何。

 

有人擔憂人工智能破壞人際關係,因為人工智能有望如真人一般,能與人類對答,下一步可以是模仿人類的模樣、人類的意識、人類的情感……這樣滑坡式的思考在這問題上,不論以哪門專業作為理據,都未能斷言絕對可能或絕無可能,但與上文談過的工作議題一樣,若某個人類被人工智能單憑模仿言語和身軀就足以取代,這名人類在其他人類面前算是怎樣的人?抽空地設想人際關係遭破壞可怖,但套入現實思考,當我們可見本來是社會賢達者,向公眾發佈文告是溝通的機會,但他們的表現比人工智能更差;很多人對他人真知灼見、肝膽忠言置若罔聞,至少人工智能還會糾錯;人工智能會提供錯誤資料,仍能靠人類重新輸入正確資料來更正,好些人習非成是,還自堵溝通渠道,固步自封,所犯的錯誤無關智力,彷彿腦內缺少一塊。就經驗所見,對於不能溝通的人類我們已不存寄望,其餘足以令我們珍惜的人際關係,又是否輕易遭人工智能取代?如果我們又認為那類人際關係彌足珍貴,就該反省如何切實保護它,每個個體(尤其自己)在人際關係中擔當甚麼作用,而非抽空地憂慮人工智能怎損害人際關係。

 

擔憂新事物對人類構成惡果的思考模式往往同時具備兩項特徵︰一、把狀況想得最壞;二、對於壞的狀況束手無策,不積極思考解決辦法,只坐著指責帶來潛在惡果的人和事。前者不為過,擁有危機意識總勝於缺乏,兼備後者才致命。站在困境前,只旁觀事態,編出的理論再宏闊動人,也無助於扭轉他們正在指稱堪比天劫的危機。人工智能為人類帶來的危機確實存在,但反省過來,終會發現它們之所以成為危機,源於人類本來的弱點,革新人類,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