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看書—不著調調的碎碎念

我一直都很喜歡看書,喜歡被文字牽動情緒、喜歡思考揣測字句中的意思;所以在犯睏的時候拿起書看會兒,精神倒是會爽利些。

小說、散文或詩詞中的風風雨雨、悲歡情仇;凌駕於現實世界的、「我」自己的精神世界中的別樣滋味。一本本新書是一次又一次的旅途;書終,合上書,精神與意識又一次回了家,帶著各種各樣的感受。

然後就會開始推敲、琢磨。為甚麼那個人物會做這樣的事情?對於他的性格而言這不是矛盾嗎?這本書的背景是以哪個時代為依據創作的?…想著想著就會想跟書中的人物聊聊天了。到《慶餘年》中抱抱陳萍萍、到《唐吉訶德》見識唐吉訶德的痴、到《紅與黑》中看于連被行刑那刻。……

為不存在的人、事、物牽動情緒,卻對現實生活冷眼看待,多少是出了點兒問題。但似乎又不全是。或許更準確來說,我是用一個讀者的身份去看待生活。

因為這樣一來,平淡的生活會變得很有趣。

比方說,《毒舌大狀》中的林涼水在法庭上發言時基本上都是面對陪審團,也會把內容的對象向陪審團靠攏。在電影院中看他的身姿,有留心他的內容,但也想起《烏合之眾》中對此的解釋:陪審團才是決定裁決的關鍵。

細節,有時候會變得很重要。

不過就算會自己瞎琢磨書中的內容,卻不會與別人爭論。當感覺到討論已經慢慢要變成爭論時,我會先退後一步,把話題引開。為甚麼要追求相同?和而不同不是更好嗎?再說,有時候我可以大概猜到對方要說甚麼,這樣一來爭論也沒甚麼意義,先不說「爭」本來就無聊,現在是「爭」不起來。

略淡的心性讓父母有點兒擔心,也是正常,畢竟這年紀正應是狂的時候。「看書很好啊,我很開心。」每每問起便很認真的回答,一遍又一遍。

突然想起《瘋子的世界》中的一位精神病人,他活著活著以為自己是一部書的作者和主角,而且對這深信不疑。面對醫生和採訪者,他都應對如流。他為自己構築出一個世界,所以理所當然並順理成章地自顧自的活下去。

一念既起,自封成王。外人會覺得有點兒痴,我極有些羨慕。有一種信念感在他的身上併發出來;而這「信念感」是我沒有的。

是不是可以以此解釋為甚麼我會喜歡看書?多少有點強詞奪理了。

不過用讀者的身份去看待生活倒是很不錯,很多事情的脈絡會變得清晰、明顯;在上述說過了,「細節」。因為是局外人,本著事不關己的心所以看事情會更巨細無遺。說到底就是關心者亂。悉時把自己擇出去,回想著自己看到過的內容,漸漸地就會發現:咦?這事也不過如此啊。

當然,看書主要是為了享受。畢竟,帶著目的性看書太累了。

本文由作者【Niki Shek】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喜歡寫作喜歡思考,喜歡在腦海中構建出一個又一個不存在的世界;習慣觀察習慣聆聽,習慣用不用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筆在紙上「刷刷」劃過,手指在鍵盤上「噠噠」飛舞。這個世界很大也很小,日復一日的生活無聊又有趣,刷刷又噠噠,變瘋狂吧。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